——花径公益青少年心灵成长营回访摘要:对于困在自我囹圄中的年轻灵魂,教育者的使命不应是居高临下的救赎,而是化作润物无声的春雨——在凝视伤痕时保持理解的静默,在接纳缺陷时秉持尊重的姿态,让每个被误解的瞬间都成为重建信任的契机,这便是“无分别的爱”。让满径的花香穿透黑暗,让温润的春雨化开寒冰,那些被冬
前言:
对于困在自我囹圄中的年轻灵魂,教育者的使命不应是居高临下的救赎,而是化作润物无声的春雨——在凝视伤痕时保持理解的静默,在接纳缺陷时秉持尊重的姿态,让每个被误解的瞬间都成为重建信任的契机,这便是“无分别的爱”。让满径的花香穿透黑暗,让温润的春雨化开寒冰,那些被冬雪封锁的心灵终将在爱的恒温中解冻,绽放出属于生命的璀璨光芒。
2025年1月15日—18日花径教育接到上级部门为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公益帮扶的任务后,在山东省的一所专门学校,举办了为期四天三夜的花径“春雨公益计划”青少年心灵成长营活动。此次活动让六十余名孩子感受到了“无分别的爱”的温暖照耀。
2025年4月17日,《检察日报》未来周刊“未成年人检察”第075期,刊登文章《我开始喜欢这个春天》,对参加花径“春雨公益计划”成长营的一位孩子进行了回访,他自述了经历过心灵成长营之后的变化以及离开学校后的崭新生活!
原文摘录:《我开始喜欢上这个春天》
小时候,我也是个沐浴在阳光里的孩子。直到10岁那年,扣在父亲手上的镣铐击碎了这一切。街坊邻里的窃窃私语,校园里同学的讥嘲,伴随着一千多个被歧视、被孤立的日子,仇恨的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3年后,父亲刑满归家,我错把偏袒当铠甲,“有了靠山”的我立下誓言:“一定要让伤害我的人付出代价!”某天,熟悉的嘲讽再次刺破自尊,我第一次挥出拳头,尝到了复仇的快感。原来拳头可以让我扬眉吐气,从此,我成了派出所的常客。
2024年10月,因多次打架斗殴,我被送到山东一所学校接受专门教育。这里有各种课程和游戏,老师和当地检察官经常找我谈心。可那又怎么样呢,他们和我又没有什么关系,我凭什么要相信他们?
光阴似箭,转眼在专门学校3个月了。老师藏在严厉下的爱护,检察官每周二的耐心疏导,打破了我的“防护铠甲”。我逐渐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也打开了尘封的童年里的回忆。
2025年1月,检察官阿姨和花径教育“春雨公益计划”青少年心灵成长营老师一同来到我们学校。第一天,破冰游戏、观看电影,让我觉得挺好玩的,和老师也熟悉起来了。第二天,“委屈的自己”分享会上,老师让我们挨个上去分享自己最委屈的一件事。我看着旁边的检察官阿姨,说:“我不想上去,也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事。”她轻轻拍着我的肩膀,肩膀上的手,带着无声的力量,我开始轻声诉说……
“你看外面小河里的冰融化了,路边的柳树也快发芽了,你要相信自己,一切都会过去,你值得拥抱一个美好的春天。”老师温柔的话语,给了我新生的信心。
检察官阿姨问我:“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干什么?”从那时起,我开始认真思考以后的人生了:不能活在别人的言语里,拳头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我要让别人从心底尊重我、认同我,要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2025年2月,爸爸妈妈来学校看我,我抱住他们说:“我知道错了,我一定会改。”爸爸说他理解我,也相信我一定会越来越好。离开学校后,在检察官阿姨的帮助下,我开始到县城一家理发店当学徒。农历二月二那天,按照家乡风俗,我给爸爸妈妈理了发,还把照片发给了检察官阿姨。我告诉她,我开始喜欢这个春天,我的人生有了方向。我还学会了腌萝卜,把第一罐送给检察官阿姨,请她品尝我努力的成果。
写在最后:
这便是“无分别的爱”的意义,爱可以照耀黑暗,可以融化冰川,可以让花绽放,可以让梦长出翅膀,可以让孩子爱上春天......花径“无分别的爱”愿意照耀世间的阴暗角落,愿意照进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相信爱,传播爱,奉献爱,花径公益在行动.......
来源:无分别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