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命令行输入“C”后回车,启用“圆”命令,绘制三个同心圆A,半径分别为210个单位、240个单位、320个单位。设白色中圆A的上面象限点为点B,白色外圆A的左、右象限点分别为点C、点D。
1.2、因为教程过于详细,所以分了上、中、下篇,今天的教程是上篇,主要讲解所需要平面图形的绘制。
20250420_01
20250420_01
2.2、调出来的“视图”工具栏如下图。
2.3、命令行输入“PT”后回车,调出“点样式”对话框。
2.4、点选下图中的“点样式”后点击“确定”。
2.5、命令行输入“C”后回车,启用“圆”命令,绘制三个同心圆A,半径分别为210个单位、240个单位、320个单位。设白色中圆A的上面象限点为点B,白色外圆A的左、右象限点分别为点C、点D。
2.6、命令行输入“L”后回车,启用“直线”命令,捕捉白色外圆A的左边象限点C、右边象限点D绘制一条黄色水平线段CD。
2.7、命令行输入“TR”后回车,启用“修剪”命令,选择黄色水平线段CD作为修剪边界后回车,对三个同心圆A进行修剪,完成后如下图。
2.8、按键盘上的“F8”键,打开“正交”,选中黄色水平线段CD,命令行输入“M”后回车,启用“移动”命令,在绘图区任意位置单击拾取一点作为移动的基点,向上移动光标,输入“60”后回车,指定移动的第二个点,这样就将黄色水平线段CD竖直向上移动了60个单位,与白色中圆弧A在左边交于点E,设黄色水平线段CD的中点为点F。
2.9、命令行输入“PO”后回车,启用“点”命令,绘制以下黄色点G、黄色点H。
黄色点G相对于中点F的相对坐标值为“@-208.5,0”。
黄色点H相对于中点F的相对坐标值为“@-201.5,15.5”。
2.10、命令行输入“C”后回车,启用“圆”命令,接着输入“3P”后回车,选择三点方式绘制圆,输入“TAN”后回车,启用捕捉“切点”,将光标移到黄色内圆弧A左上的位置上,当出现“绿色递延切点标识”时,单击捕捉“该递延切点”作为圆上的第一个点,捕捉黄色点H作为圆上的第二个点,捕捉黄色点G作为圆上的第三个点,这样就通过三点方式绘制出了一个青色圆K。
2.11、命令行输入“O”后回车,启用“偏移”命令,将青色圆K向外偏移20个单位,偏移完成后得到一个青色同心圆K。
2.12、命令行输入“C”后回车,启用“圆”命令,捕捉点E为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20个单位的黄色圆E,与青色外圆K在上面交于点L。
2.13、直接回车,再次启用“圆”命令,捕捉点L为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20个单位的红色圆L。
由绘制过程可知,红色圆L过点E,并且与青色内圆K外切。
2.14、命令行输入“E”后回车,启用“删除”命令,将黄色水平线段CD、黄色圆E、青色外圆K删除,完成后如下图。
2.15、命令行输入“TR”后回车,启用“修剪”命令,选择黄色内圆弧A、白色中圆弧A、青色圆K、红色圆L作为修剪边界后回车,对黄色内圆弧A、青色圆K、红色圆L进行修剪,完成后如下图。
2.16、选中青色圆弧K、红色圆弧L,命令行输入“MI”后回车,启用“镜像”命令,以过圆心A的竖直线为镜像线,将它们镜像到右边。
2.17、命令行输入“TR”后回车,启用“修剪”命令,选择右边的青色圆弧K作为修剪边界后回车,对黄色内圆弧A进行修剪,完成后如下图。
2.18、选中两条红色圆弧L、两条青色圆弧K、黄色圆弧A,命令行输入“J”后回车,启用“合并”命令。
2.19、这样就选中的五条圆弧合并成了一条黄色多段线EQ。
设外面的白色圆弧为白色圆弧CD,其中点为点P;中间的白色圆弧为白色圆弧MN,其中点为点B。
2.20、命令行输入“L”后回车,启用“直线”命令,绘制稍长的白色水平线段A'B'、白色直角三角形B'C'D',回车退出“直线”命令。
白色竖直线段B'C'=400,白水平线段C'D'=80。
2.21、直接回车,再次启用“直线”命令,捕捉点D'作为直线的第一个点,向右绘制青色水平线段D'E'=30,接着向下绘制稍长的白色竖直线段E'F',回车退出“直线”命令。
2.22、直接回车,再次启用“直线”命令,捕捉点E'作为直线的第一个点,向右绘制白色水平线段E'G'=150,接着向下绘制稍长的白色竖直线段G'H',回车退出“直线”命令。
2.23、直接回车,再次启用“直线”命令,捕捉点B'作为直线的第一个点,向右绘制白色水平线段B'K'=300,接着向下绘制较长的白色竖直线段K'L',回车退出“直线”命令。
2.24、命令行输入“BLE”后回车,启用“光顺曲线”命令。
2.25、点选白色水平线段A'B'作为第一个对象。
2.26、点选白色竖直线段E'F'作为第二个对象,这样就得到一条青色光顺曲线B'E'。
2.27、直接回车,再次启用“光顺曲线”命令,点选白色水平线段A'B'作为第一个对象,点选白色竖直线段G'H'作为第二个对象,这样就得到一条黄色光顺曲线B'G'。
2.28、选中黄色光顺曲线B'G',可以看到它有四个蓝色控制点。
2.29、在黄色光顺曲线B'G'的第二个蓝色控制点上单击一下,使第二个控制点由蓝色“温控制点”变为红色“热控制点”,水平向右拖动鼠标,边拖动边观察,直至黄色光顺曲线B'G'的最右边上点与白色竖直线段K'L'重合就停止拖动。
2.30、在黄色光顺曲线B'G'的第三个蓝色控制点上单击一下,使第三个控制点由蓝色“温控制点”变为红色“热控制点”,竖直向上拖动鼠标,将第三个控制点拖到红色箭头所指的位置即可。
3.31、先选中青色光顺曲线B'E',再在青色光顺曲线B'E'的第二个蓝色控制点上单击一下,使第二个控制点由蓝色“温控制点”变为红色“热控制点”,水平向左拖动鼠标,将第二个控制点拖到红色箭头所指的位置即可。
2.32、在青色光顺曲线B'E'的第三个蓝色控制点上单击一下,使第三个控制点由蓝色“温控制点”变为红色“热控制点”,水平向右拖动鼠标,将第三个控制点拖到红色箭头所指的位置即可。
3.33、黄色光顺曲线B'G'、青色光顺曲线B'E'通过控制点调整形状完成后如下图。
20250420_01
(接下来的步骤将在下一个教程讲解。)
3.1、在绘制三维实体模型时,使用“视图”工具栏可以快速切换所需的视图。
3.2、为了易于观察,可以提前设置点样式。
3.3、学会点的绘制。
3.4、学会“定点、定点、相切”三点方式绘制圆。
3.5、学会使用“J”命令合并对象。
3.6、重点掌握绘制光顺曲线的操作步骤以及使用控制点调整光顺曲线的形状。
来源:汝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