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国明, 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的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
哇,没想到单身汉著名作家唐国明,在他写的《零乡》里,流露出了西藏、恋人卓玛情节
唐国明, 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的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精选脂批、文句汇校标注、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自2013年成名后,多次因学术主张、作品出版、文学话题登上热搜,最热时,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2亿。
【半途主义就如前所未有的给世界带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精神的唐国明,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了成熟部分的《零乡》一书中表达的那样: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前所未有地发现论证了两组项数n相同,且数差一律是d的连续整数,一组数之和与另一组之和的和差b的规律,是它们之间的数差d乘以它们一组的项数n的平方,即b=d×n的平方;还发现任两组项数n相同、数差是d的连续数之和的和差,与另一任两组项数n相同、数差是d的连续数之和的和差相等;另,还发现从1开始的,两组项数相同且数差是2的连续奇数,一组数之和是另一组之和的3分之1。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作品
6、神秘人的到来
皇帝的信使很久没有来了,我站在高处望着那条通向皇城的路。我就这样一个人守卫在这里。一发现北边的敌人来了,我就在烽火城楼上放出狼烟。无论白天与黑夜,我就这样以守望的姿势站着。与我一起呆在边塞的还有一位老人,他是一个专门给我做饭、送饭、种地的厨子。自从有了长城,我与他就被派到这里来了。在边塞久了,他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他是谁,我知道他是一个能种麦子、种菜的伙夫,他知道我是一个士兵。还有一个常来给我们送粮草的信使,有时他也带来皇帝的口谕。每换一个皇帝,信使就会用马车给我们带来新皇帝的赏赐。我不知皇帝已给过我多少次赏赐。总之我就一直这么风雪无阻地站在这里,一看到北边的尘土滚滚,我就会在烽火城楼上放出狼烟,发出敌人来犯的信号。其他的事就不是我的事情了。
后来,直到我再也没有见到信使。信使来过的最后那一次,我已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他临走时跟我说了一句,我这信使的使命已经完成,没有皇帝召你回去的命令,你得一直守着这道要塞。
时间过得越来越慢,直慢到我睁眼看不到那条通往皇城的路。那条路突然消失在杂草与没有边际的森林中。以前北边的敌人向这边骑马奔跑的路已经长满了荒萋萋的杂草。长城要塞上只剩下了我、老伙夫与几块麦地菜地。我眺望一下长城,很多城墙已经倒下,完整的几段,也已长满了青草。
一天一个很神秘的人冒了出来,一看到我,他叽里呱啦的说我的铠甲与头盔已经长满草。我说我还没有接到皇帝要我撤走的命令。神秘人说,已经没有皇帝了,皇帝已不存在。我说,我存在,皇帝就存在。如果我们的皇帝不存在了他怎么会来到我这里。他说他是探险家,他告诉我,现在不叫皇帝了。我问:是不是我们的皇族已经灭亡?神秘人说:早已灭亡。接着他就叽叽咕咕地用奇奇怪怪的语句描述了皇帝灭亡的战争。他说我该离开这。我说没有信使送来皇帝的命令,我是不会离开的,我只属于我的皇帝,我只相信信使的话。神秘人说:你看看通向这里的路都没有了,怎么有信使来。我说:皇帝想起我的一天,一定会派信使来的。
神秘人听我说完后,打开了一本叫《零乡》的书,翻到《从天边走过》,他的嘴一张开,仿佛整个大地都传出了他吟诵出来的神秘的声音:“西藏,世界最高的地方,群鹰傲视着天空,远古的气息一缕缕透出秃鹰小小的骨腔,狼在高原上大摇大摆如同遥远天空的星座,奔跑在西藏的胸膛上/在这里的经历就像风一样,大地如同一个旋转的轮盘,任何方向的路,如同天梯斜向天上/野马奋起四蹄击踏高原之鼓,又如一颗发射的子弹射过;群集的乌鸦面对黄昏,飞起又落下,播撒着苍凉前黑暗的嘶哑/无穷无尽的天空撞击而下,这里的一切如一只鼓顺着历史的山坡,一路滚到了我的脚下/风在这里狂呼乱跳的声音已经哑了,风在这里旋转吟诵着病老生亡/西藏,这条通往天空的路上,光洁的石头晃动如千盏金灯;它一无所有,它所有的所有是荒凉与寂寞,荒凉与寂寞是它所有的财富。阳光在这里如金黄的叶子,从天庭簌簌地下落/这里的人永远在不知从哪儿有,不知从哪儿无的路上,面向一个光芒四射空无的来世,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黑暗中的想象/西藏就这样迷惘地,面朝天空,敞开所有;就这样鼓钹声声,在酥油灯闪闪里念着,无边无际的虚空/辽阔苍凉的西藏,傍若无人的西藏,牛屎火一点一点地温暖的西藏,山爬在一座山上的西藏;天空下的人们如巨鹰在高处翱翔,风声一千年一千年的吹涌出一条,一泻千里的文化走廊;时间如雅鲁藏布江汹涌着沧桑;经文引领着这里的一切,如水流淌上太阳/鹰在俯瞰西藏,西藏一片苍茫;转动的经筒就那样,转动着西藏;这里任何方向的路如天梯斜向了天上;在这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人永远在不知从哪儿有,不知从哪儿无的路上;这里的山爬在一座山上/一块肉不会动,一根骨头不会动,有了灵魂骨肉才会动的西藏;黑色的大地,像经书一样被风不停地掀开吟诵;只留根须的红柳,五至十年后仍能在这里抽芽生长;在这里,生是第一苦,死是第一乐,这里的一切在歌唱,一切的一切在这里没有饥饿,如同风沙一样在经文里跳舞;这里的大地如同天空一样/西藏就这样面朝虚空、背对苍茫地做着自己的王;大风从它的头顶上如鸟群年年呼啸着。它如一个巨人,有肉体的大地,有雪山的骨骼,有血管的河流;它看似静止的,却如千万匹天马向天空不停地奔跑着/它行在空中睡在空中,它是这个世界唯一没有出来称王的王。如果它是一代帝王,因为它发生的每一场战争都是为了一生死亡后的梦想/面对西藏,我想如此沉默,我想这样沉默地喊着从天边走过”
神秘人吟诵完后,留下这本叫《零乡》的书,叹了一下气走了。老伙夫从此除了仍然尽职尽责地给我送饭外,他迷上了那本叫《零乡》的书,没事时就在烽火楼上大声反复吟诵。
7、老伙夫大声反复吟诵的片段(一):献给恋人卓玛的诗意流【来自2013年8月25日吴和健记者在《潇湘晨报》深度报道中提到的那个80万字《零乡》稿件里残存的内容】
一、
“该扫扫干净已经埋没诗歌神殿多年的垃圾,擦亮被灰尘遮蔽圣洁尘埃的诗歌桂冠;让这顶桂冠重回到人世间,戴到真正在为诗歌献身的诗人头上”
“穿越千亿年滴泪成佛时光,等待你万世归来共度为王”/“你像大地一样很累,累得吐出江湖的血水;你就那样安静地守望着星月与山岗,直到身开鲜花、闲云流水地死亡”/ “我坐在大地上,像一个王,坐在清风的王座上,坐在日月殿堂的中央”/“蓝色的山铺向蓝色的远方,沿着蓝色的路,有一个个蓝色的他乡”/“我的小屋只有一盏青灯,还有一颗绿化沙漠的心”/“我没给人间留下什么,我走时留下的鞋子,已被时光穿走”/“在想象里死去的我,仍坐在阳光里耕云织雨,做饭洗衣,生儿育女,收获粮食,赋诗吹笛”
“在古与今的路上,在承载天才摇晃的马车上,不用笔杆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雪国,就会用枪杆子建立起自己世俗的中央”/“我就是一口被横躺在历史上的棺木,被横放在一本又一本书籍里,在一代又一代传下去的过程里,被一次又一次注释解读”/“我坐在窗前听风吹屋后的山岗,把一首又一首诗用春天的笔,写在开满鲜花的身体上”/“世俗是一条女人的内裤,谁都想把它费尽力气地脱掉”/“天空如一只大鸟,大风一阵一阵吹过,刮落它一身的羽毛,将冬天的大地铺白了”/“我不知道何时,我的鹅毛诗能随群鸟与大风,飘到高高的山上,像雪山一样,放出如雪山圣洁的光,照到那些圣洁的灵魂上”
二、
“我故乡很小,它就是我的小故乡;它如一滴墨水,滴在了时间的墙壁上”/“故乡的小屋在鹅毛云上,父母已把门槛坐弯,等着我把这个他们守着的空巢,填上诗歌与文学,还有远方”/“故乡即使残破,山坡虽然荒凉,那仍是父母生根我发芽的地方”
“我们为了生活把自己的梦想踩得吱呀乱叫;生活的重任把我们压在一个叫挣钱的机器上,我们像一根稻草,在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的生长里轮回地活着死亡”/“上天提一盏青灯给了我们,大地将一张纸与一支笔给我们后,还给了我们一个墨水瓶”
“你把我深深地用土埋没,深深地用土埋没,然后让我长出芽长成大树,为你一年又一年开花结果”/“在你想埋没我的土地上,我这棵树很高,我这棵树很大,我这棵树雷劈不到、火烧不死、风雨不垮”/“我不是,一起诞生,一起枯黄,一起死亡的稻谷;我是开在山顶的花朵,我是离天空最近的草木;我矮小的身体到达了别人到达不了的高度”
三、
“有这样一条河,一头拉着没有尽头的远方,一头拉着看不见的故土;有这样一条河,永不停息地如血一样,为一个民族载负着什么,在叫远方的群山里汹涌淌流”/“滔滔的黄河在起伏着波浪,我歌唱的声音在这块大地四处回荡,我流浪的脚步已把一本本史册踩乱”/“神的头颅一个又一个滚下天空,我的头颅一个又一个滚下山岗,头与头颅如滔滔奔流的河流”/“这个村庄的最后一块麦地麦子在长,这个村庄的最后一块梯田爬在向阳坡上”/“你如花朵开在污泥之上,你在风雨里如野草一样生长,生长在属于你的远方;宽广的大地,何处有一张你安身的床,安居你自己的含苞欲放与国色天香的鹅毛思想”
“鸟群从北向南翱翔,洒向村庄的歌声就如同铺天盖地,下到山川河流的鹅毛大雪一样;我的理想国,是一篇篇流传下去的文章”/“群鸟的翅膀在扇动,扇动的大风从屋顶一直从西吹到东,它们如同从天而来的滔滔黄河、滚滚长江,旋转进我的笔管;然后一只又一只,飞落在我洁白的诗稿上,传送我打在向阳坡土地上的阳光;如一篇一篇流传下去的文章,日夜写向未来的纸张,与时间共同向未来生长”/“大地被天空伤害得体无完肤,我的诗,干净得像一个从没有人去过的地方”
“你坐在漆黑的夜里落满灰尘,我用泪水在灯下看你如一本发黄的书籍,在幸福的人间用磷火照着自己”/“你敞开雪门,透过窗子在静默中哀悼那些,出去了再也回不了家的人”/“冰清的村庄在夜风中旋转如江河,日月山川如你晃动而过一波三折的水肌玉骨”/“天空晴朗,群鸟飞过;我身躯一具,树一样挺立”/“我是吹向远方的风,我是远方吹来的风;我来自天尽头,又向天尽头吹送”/“我没给这世上留下什么财富,我只是在我洁白如纸的世界里写下了诗歌”/“你看不见我,我在更黑的地方;我看见你,你是一盏挂在天空的灯光”/“走过秋天走过四季,走过我、走过你、走过大地,最后剩下的是荒凉的远处”/“风吹向千里,千万盏黑夜的灯被风吹熄”/“一切安静了,安静如山岗上的青草;明天的路又在等着我向天空奔跑”
四、
“如果大海是一张纸,老家就栖居在我蓝色的纸上”/“那时我在一个与天接近的山顶上做着放牛郎,如今我被埋在向阳坡下的亭子间写着诗想”/“走出老家不再想故土,越近故乡,越想远方与梦想去生活的天上,走在远方还想更远的远方”
“我想把书摆满大地,把世界变成我的书,那样我就不再愁穿衣吃饭,那样我就可以丰衣足食,那样我就可以成天在大地对天空天言天语”/“我曾生在白云之上,我曾在雾里成长,我曾是白云上的王”/“那时我很脏,脏在闲云流水清风明月里;此刻我很干净,干净在没有清风流泉的沙漠里”
“洁白的月光如一片又一片羽毛,飘落在大地上/野花是大地深处的火,沿着植物的根茎,一直烧到春天的尽头,烧到果实落地,烧到我的诗在每一盏阅读的灯下如野花开放”/“水在木桶里那么沉默/只有风让它喊叫出寂静中沉默的惆怅”/“灯是睁开的眼睛,它每夜看着一家人/灯看着这一切流泪,灯是最后的人间光明”/“谷子远离了稻草,稻草腐烂了/谷子还在仓库,明年春天的田野,稻草还会长出”
五、
“人老了,顶着一头枯草;人老了,老着老着就老成一捧灰,再也不见了”/“星星一样多的金银,无法带到天空;青草一样多的牛羊,无法赶到天上”/“月亮像一只被人掏了窝的鸟,在黑夜中对我发出哀叫”/“一条河流脱离了大地,飞向了天空;大地让我饱尝了没有出生到天空的悲痛”/“风带着风吹向了远方,脚下的路在远方被无穷无尽地流放”/“天空被风吹去,大地被我不慎丢失”/ “就这样坐下去,把所有的风景,收集到自己的内心”/“这是我戴月喝酒的日子;今夜,酒是我最好的妻子,酒杯是我最好的儿子”/“我一次又一次地成为流向天际的河流,笔如大雁,在我不眠之夜中,夜夜向长空划过”/“大风吹过,鲜花满坡,大地一无所有;生活是一杯高举向唇边的苦酒,除了空虚仍然是一无所有”/“坐在远方,坐在天上,坐在草原上,大声喊,大声歌唱;看着羊群,看着风吹过的远方”
“我的每一个夜晚如酒,在草原的杯子上流淌;一切花朵的头颅已埋在了山岗”/“太阳把血,流在大地上,光从柴草里跑出来为我照亮”/“风吹开了我的门,水流过我的小村;水流过黎明中残剩的屋顶”/“我,在一座山下和一切圣洁的人,安聚在山林”
“高高在上的诗歌神殿永远空空荡荡;坐在云梦湖边与天鹅对话的我,面朝天空地隐居在向阳坡上”/“群鸟一群又一群飞过,去读天空这本书的鸟群,不在高处,就在山坡”/“故乡永远如一匹在天涯的瘦马,古道上的我如一只永远在飞的倦鸦”/“我的殿堂像天空一样无穷无尽的宽广,我的财富像无尽的时间一样”/“如果每天的生活,可以用一行行鹅毛诗构筑的诗梁文柱换取;如果可以,我还可以在墨水中,将墨稻种植在向阳坡上烧过诗稿的泥土里”
“没有这一切无用的东西,有用的它来自哪里!对于我坚守的天地,你走不进来,我走不出去;我以树自喻,告诉了你,我的意义与坚持”/“风在吹过,稻浪起伏,任何时候,大地是我的王座;每一座山岗,是大地与天空伸出的手”/“我像一片鹅毛轻轻飘在这里,我爱这大地如同深爱我自己,我得努力用富有去接近这个世界所有的”
六、
“我愿养一群鹿,每天跟着鹿群随风雪飘过山岭与河流,在闪电雷鸣中,在天与地里,去拥有本来属于我却被抛弃的生活”/“提出井水浇灌家园,在夜空下面对村庄里的洁白,用喊的声音喊出埋在地里的愁”/“一万年了,我仍是如此的劳作不息;一万年了,我仍将在活与死中轮回”/“大地如此苍茫,天空如此高远,生活如此血泪”
“还没等我长成山冈,姐姐却如刚开的花,凋谢在四月的雨水上,如秋月,静静躺在故乡高高的云朵上”/“暴风雨,击打着长空千万里,击打着土地;在暴风雨的击打里,我走出了村庄,我来到了远方;在远方,我再也没有了故土,也再也没有了家乡”/“一座远方的村庄,永远在守护着我那个已模糊的故乡;我从此,永远静坐在远方的山腰上,像太阳,在天空燃烧出光”/“秋天在风里落来落去,村庄里的母亲在弯腰拾取;我在村庄的远方,如一阵风吹来吹去,不知道何时能吹到故里”
“在这个早晨,我心情宁静;太阳已把屋子照亮,青草长向村庄”/“包在哪里打开,就会如花,为我开出一个虫鸣鸟语的故乡”/“向太阳走吧,向太阳走,我已在这条向阳的路上,我已走了所有的道路,我已坐上了自己的王座”/“我穿着两只小花鞋,一只如接近天空的雪山,一只像宽广的草原”/“我在远方,照着阳光;你坐在我的心上,坐在我向往的他乡土地上,坐在我一生的梦想上”/“我的每一个夜晚如酒,在草原的杯子上流淌,一切花朵的头颅已埋在了山岗;太阳把血,流在大地上,光从柴草里跑出来为我照亮”
“远方,有一条路,让我抵达;一切已经空空,一切果实已被摘得空空”/“一条又一条河流,如一道又一道闪电,闪开生活,流向天空,流向一无所有的苍穹”/“一切划过空中,一切无影无踪;一束束如阳光的草,不断向天空生长”/“月亮弯如一只喝水的白鹿,山如一团又一团连着的血肉,哗哗的流水,一刀又一刀,砍着疼痛向远方的路途”/“一切的生物都在生长,一切的雨告诉我,故乡已经躺在山岗化为了泥土;所有的痛苦我已不能向故乡诉说,我已背叛了家乡与农业,如一只船在水上漂泊;故乡的一切清风明月已留在了童年,我的一切要留给现在的事业”/“世界空无所有,世界是所有的财富”/“群鸟被天空传送给大地,路被风的呼喊走成了自己”
“不知何时,我的故乡不再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故乡是小时候那一个,月亮一样纯洁的想象”/“一道又一道墙,把故乡隔离在远方;我,越过一道又一道山岗,把一切抛在了故乡;我在一道又一道墙与一块又一块玻璃后面,画着故乡的村庄”/“村庄越来越小,小在一块又一块在玻璃中滑动的图片上;但无论我走了多远,我的根仍在村庄的泥土里,村庄的泥土永远让我如一棵树向远方生长”/“家在天空,家在远方,家在大街小巷,家已被装进了一个四处随我奔跑的旅行箱”/“风吹过我的村庄,风带给了我什么;风给我的除了风,就是无边的天空”
七、
“我活着来到大地,我不会活着回到挂在天空的故里”/“每一次看到一棵长在墙上的树,我如面对太阳在山坡上升起”/“高坡上一片又一片被风摆动的叶子,就如你我摆动在各自起伏的水骨玉峰上”/“一个作家的亿万财富就是一叠稿纸加一个墨水壶,加上几分随意闲散的狂傲,与一个盛得下清贫淡泊、世态炎凉的广阔”/“为了梦想,我藏在远方这棵树上,像山顶一座空空的房屋”/“我就是亿万财富,亿万财富就是我”/“时间深处的书与书店,曾像已忙碌了几千年运输粮食的马车”
“故乡荒凉在山坡,故乡已残破成关住故乡的牢房”/“我何时带着群鸟杀上山岗,将母亲解放到山外叫城市的村庄,和我寄住到面朝高楼的向阳坡上”/“作为一个路过世界的鹅毛诗人,只能如天鹅一样留下几片洁白的羽毛”/“世界如此广阔,除了那个曾与世隔绝的故乡山坡,在活着之上,还有一种不能以金钱至上的高尚”
“生活如同一幅画,把我们没熄灭的梦,埋入了地下”/“故乡永远只能在我的诗中抚慰我的伤痛,我永远只能在现实中,把故乡写成一个遥远的梦”/“月亮在天空一页又一页深蓝浅蓝的纸里,像一个谁也不认识的模糊字迹”/“只要给我一个天空,我就会光芒万丈;只要给我一阵永不停息的大风,我就会越烧越旺;只要给我一个远方,天下就是我的故乡”/“如同炊烟散尽在村庄上空的白云,我四处漂泊地回到我出生的地方”/“一切在吼啸中向天空喷发出来,历史,就如此在我们的泪水里,冲洗成了黄昏中的灿烂”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不在现实里;天鹅不在天空中,只在我的《鹅毛诗》集里”/“他们总把诗歌垃圾捧出来嘲笑我,总把如鹅毛诗一样伟大的诗歌藏起来,不让我见识;他们总把诗从下半身挖出来给我下酒吃,总把飞上天空的鹅毛诗埋进白云里,让我看不出”/“太阳照着我生长,也照着我死亡;在纸香墨灰里,我如冷血动物一样表达、思考、释放;只有云在流浪的天空,让我像云一样流浪”/“我告别了山,转向了大海;我告别了大海,转向了山”/“我是山顶上的一棵草,我望得远,站得高;我是长在天空上的一棵草,我没有太阳大,我比月亮小;我是长在山里的一棵草,与清风一起长大,与明月一起天荒地老”
八、
“当一条又一条门把我推向村庄,即使我背着行囊如一个乞丐四处歌唱,但我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从天上下来改变大地的帝王”/“等着我改变、改变我的世界,我已把它握在了一支让它翻天覆地的笔里”
“这座山里已埋下了很多能名垂青史的人,只要我能为人类留下一座永远不倒的文化长城,再埋葬我又有什么不可能”/“我的每个夜晚如一个呐喊的鸟巢 ,从吹来的风里感觉你摆动如水草的躯体;你是我田园梦里挂满金灿灿谷子的一棵稻,你是雨夜让我弹奏的琴瑶,你是海边向我涌来的一阵一阵浪涛;你还没有出现来到,我的夜晚就已停留了凌空而来不断发出凄厉鸣叫的群鸟,我就在你弥散出来的酒香里醉了”/“月亮就像丰收田野上的一只,不停地在鹅毛云上晃荡的碗,不停地在向大地倾泻鹅毛一样的思乡;你如一盏窗前的灯光,我如一棵在叫他乡沙漠里生长的胡杨;你在一株叫高楼的稻草里歌唱;我如一片鹅毛,飞在文字的污泥上;你如插在一个叫他乡瓶子里的花朵,我在寺庙里承受经卷一样的静默”/“黑夜在我的身上无限膨胀,光明照临到了另一个世界上;从今天开始,不再计较名利与得失,我要好好活在尘世上;也许活着的感觉如同死亡,我要好好活在,每一个能让我活的地方;我不希望,这个世界每一个人,像我一样,我只希望每一个自己,弹出自己千古不朽的乐章;在绝望的绝望里,用生存下去的力量,学会像江河顺势流淌”
“天鹅飞越长空的绝唱,已被群鸟传唱四方;云朵带着我与我的诗歌,像下雪一样下到这个世界上”/“在世界这个透明的瓶子里,鹅毛永远不停地飘荡,永远在污泥里让人看不清模样”/“面对现实如雨的箭,迅猛扑向我的青龙与白虎,即使脖子上常被一把斧子砍着,也要屈辱、英雄地为自己的天才与诗歌活着,也要活到为人类留下更多的不朽”/“每用犁耙把诗篇写在自己劳动的土地,我仍没有放弃忘记那些书里记载的自己”/“即使被世俗置于可怜的谷堆上,即使这个世界只剩下我在向阳坡这个星球上,我也要生活在清风白云中央的村庄”/“与其躺在鹅毛床上拥抱灵魂与思想,不如躺在金钱这张床上肉体到死亡。在活埋的感觉里,诗歌的神性才会如雪白的鹅毛满空飞扬”/“一起与树成长,到树长到能停留乌鸦,我们再在月亮这个村庄为大地把太阳生下”
“水滴滴入水里,你如一个水罐坐在世界里,一片叶子在水中像鹅毛在天空沉下浮起”/“一只又一只杯子向嘴里举起,一个又一个月亮就这样被举了过去”/“我像一个空空的纸筐,被搁置在这个向阳坡上;我不知道我的两个面包,盛在哪个有女人做饭的炊烟里”/“我是开在地上的花,我是伸手可及的花;待风把我吹起,吹到天上去,我仍然会落下”/“那些天上的花,你我够不着它;一旦它从天上落下,你我够得着的时候,它已经在泥土上融化”/“每一次与花邂逅是一场初恋,每一次与花告别是为下一次归来的再见”/“我们的空间只剩下租来的半张床,我们最多只有半个时辰相伴;不要提爱情与婚姻,我们仅有脱下到穿上太阳裤子的一段;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个答案像苍穹的内裤一样”/“从一张床流浪到另一张床上,从一个身体躺到另一个身体上;我来到世上,不是成为一具几十年后才能掩埋的尸体;只想在一双又一双眼睛的传阅中永久地活下去”
“我似月落,我似水流;我如一棵酸枣树在向阳坡这个院子里,一年又一年站着”/“我写有一本面向整个世界,面向未来的整个时间的书,它如一轮高贵的月亮,它的名字叫《零乡》”/“大地不容许有我的家园,我只有把家园搬到纸上;世间不让我富有,我把我的富有建构成梦想”/“我坐在现实的椅子上,无事时,看看蓝色纸上那个栖居着诗的零乡”/“我将你遗忘,遗忘在天上;你是我故乡,挂在山顶上;大风吹着你,不停地摇晃”
九、
“如果大地是一张纸,家就是我蓝色纸上那个栖居着诗的地方”/“我仍如音符在你的天涯琴里,不知何时,大地会把我当小孩一样,抱进天空的身体”/“愿春天每一个女人像她一样嫁给了爱情,愿天下的花朵一直不停地像她那样开放;愿她像花朵一样,一不小心在风中,摇晃出我这个高挂在天空这棵树上的太阳”/“我来到这个世界,我只求可以骑着单车上月球,我只求我可以如一个数学公式永恒不朽”/“我是你的远方,我是人类的远方;我在你的远方,我在人类的远方;我在遥远的天空上,我在浩渺无边的天空上”/“我是太阳,我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上,我只永远在你的想象里光芒万丈”/“好像我从出生,就已如一只再也飞不动的鸟,坐在流水边,化成了一堆升空的鹅毛”
“月亮如一滴泪珠,每年八月十五夜,在天空,这只眼珠里挂着,就再也没有滴落;我如一条船,一离开故土,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我没有房子,也失去了村庄,我只能在岳麓山上,身披着白云,以天为头冠,穿着黄河长江这双鞋子,领着群鸟,大声歌唱”/“蚂蚁来了,与我一起醉倒在秋天的向阳坡;蚂蚁醉了,我仍醒着,秋天我就这样与一群蚂蚁赏月写作”/“秋天的枫叶已经飘落,王在隐蔽处为我敲锣打鼓;即使谁也逃不脱黄土埋尸骨,我从生下来开始,就没有真正死去过”
“一千只杯子举着大江大河,大风颂扬着喂我养我的诗书”/“流水如同我,也如不朽的阳光与宽广,无限疲倦地面对永恒的流放;带着所有人的痛苦与幸福,献给宽广与太阳”/“花朵在肉泥上不断开放,大地在血流中渐渐枯黄;花朵又苦又香,面对沉重的土地,张开了自己;花朵又诞生又死亡,在空荡荡中,把大地照亮;众生的火光为花朵高举,生命在大地上复生又死亡”/“村庄在荒凉的大地继续丰收荒凉的自己,村庄在残破中继续残破下去”/“大地上的人类在将生命不辞辛劳地一生又一生的延长,大地上的悬棺在装着他们的生命一年又一年歌唱”/“大地上的阳光向天空疯长,天空如大地无边无际的远方,用光芒每天照亮大地呼喊生命成长”/“父亲燃烧了一生的灰尘落向了他已老去的生命,他用头脑诞生了我这个远行在半途上的作品”/“我手捧太阳,太阳的光与温暖,顺着起伏的山峦传递远方;我在黑中的脸庞被光芒照亮,我滔滔不绝、飞流倾泻的泪水,开始成为这个世界的太阳”/“无论路是在大地,还是悬在中央,大河在天际中哗哗奔跑,我盘坐在岸上,如飞天的河流,自由而安祥”
“我为天下奔忙,我的一切就这样被吹在风里;我走到我天空的尽头,我的声音仍然在没有尽头的行走;我的足迹永无踪迹,如我的天空,空得无边无际”/“河流倾倒出无边无际的乳汁,大地的摇篮为我装满了粮食;秋风静静地梳理着村庄,劳动的汗珠如滴向金色大地的秋阳;天空颤抖着一万对翅膀,我戴上帽子,如一座苦难的雕像”/“我是远方的一棵树,我在长向天空长向云朵,长向无穷无尽的时间尽头;所以我选择了这里,选择了远方与沙漠,面对无尽的风与干渴;即使大漠的风沙随时能埋葬我,但是,我就是那种传说中能独木成林的树”
“生活在金钱至上的云梦刑场,以溪为友,依山为伴,读书万卷,写诗千行”/“大地的诗如雨珠一样,滚向了四面八方;大地的诗如河流一样,永不停息的如血一样;汹涌流淌在天下每个人的身上”/“稻子结出稻谷,群鸟飞在天空,鹅毛向苍穹逃跑,蛆从厕所里爬出” /“在我眼里,每一座书店像一座座装着金灿灿的粮仓在发光,更像山坡上种满了稻子的村庄;我像一个农人,日出晚归地忙碌在它的土地中央”/“大风不顾一切吹打着我,我像风一样,与群鸟飞过起伏不断的山岗”/“我的故乡在一朵鹅毛云上,我在天空这块田上种满了稻子;大风吹过,稻浪起伏出无穷无尽的鹅毛云朵”/“我的天空没有王与统治制度,只有圆月这间我与嫦娥共眠的小屋”/“我不想再做清贫潦倒的鹅毛诗人,只想拥有城池千座,良田万顷”/“我会不断带着我百万雄师,守卫在圣洁高贵的门槛中央;我会一生用我的文字,刻在圣洁诗歌的地方”
“天空空虚,我梦一样从大地上走过”/“秋天头颅落地,白雪抱头远去;永远这样苍凉,永远这样无声无息”/“你坐在树下,你是树下的花;你站在小村旁,你是小村的姑娘”/“我是大自然的一个水罐,我被摆在九月的麦地上,我被摆在天空这个地球的中央”/“雨洗过的村庄青翠欲滴,雨中的麦地清新美丽;甜蜜的果园在村子里,果枝轻轻垂到地下/我踏实地睡了,睡在自己的村庄土生土长;醒来再去把收藏阳光的果子采满筐”
8、等待
老伙夫的吟诵声,我开始觉得是一种吵闹。在他来给我送饭时,我说别念了,我觉得很吵。老伙夫说,他不念念这个,除了给我做饭、种地外,他觉得无事可做。以前还可以看看我放狼烟,看看从北边来的敌人,看看皇帝派来冲出要塞迎敌的勇士,就如同让他读了一段战争史诗一样,如今这里只剩下安宁了,他不再念念,发出声音,也许皇帝真以为我们已经不存在,我们就会被这些杂草与林木掩埋在这里,无人可知了。望着老伙夫的白发,我说:你想念就念吧,慢慢地念,也让我听得更清楚些。
老伙夫走后,没多久,他吟诵神秘人留下那本书的声音又断续的传来。久而久之,我也听习惯了,也离不开这种声音了,要是老伙夫哪天忙别的去了,没有念诵,倒像这个要塞上突然缺少了什么似的。好在黄昏饭后,老伙夫总会在灯下准时念诵起来,在他念诵的声里我一边望着北方的晚霞,一边听着老伙夫的念诵进入黑夜,进入了那本书里。
我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的为皇帝守着这道要塞,等着新的信使某一天带着皇帝的命令与赏赐到来,证明神秘人说的话就是一个谎言。
多年后再次出现在我面前的神秘人对我说,一看到我,就会使他想起在那片狼快消失的高原上,牧人们骑上一匹匹脊青白马,跃入荒野,落入一望无际的草原,沿河而下,斩木割草,马尾结绳,捕鹰驯养。臂名鹰猛隼,控骏骑宝马,乘春暖花开,出猎旷野。他们的祖先曾向世界说:“对于我们,人生乐事,莫过于战胜仇敌,驱仇敌于马前,尽掠其财物;目睹其亲人以泪洗面,搂其妻女伴吾寝室;为了胜利者安宁,需要战败者的死亡;打败所有的敌人之后,需要寻找更多的敌人。凡我们马蹄踏过的土地如同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可怕地震,土地上的城市全被彻底摧毁,河堤被掘,灌溉渠被毁,粮食被付之一炬,果树被齐根锯倒。踩踏田地,驱散居民,摧毁城市,烧毁村庄,填平沟壑,仅仅是为了留下一片广阔空旷的大牧场,好让自己的战马有充足的牧草,以供我们翻越巍峨险峻的山岭,渡过宽阔汹涌的江河,从日出之地至日落之所。”幸亏在时间的推进中,那些残忍的日子已消失如烟了。
神秘人说后,喊叫出了本书作者唐国明写于2009年4月11日《布满大地的村庄》组诗中的一些鹅毛诗废话。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半途主义是由著名作家唐国明提出的哲学思想与文学观念。其核心观念是: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去成就自己和天下的人。
他经典的表述为:“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唐国明通过已经发表、出版大部分草稿的《零乡》,以诗意流方式融合诗、文、史、哲、数理,将半途主义具象化为对“归属感缺失”与“人类永恒漂泊”的哲学反思,形成了独特的“鹅毛诗式的诗意流半途主义废话”文学风格。
半途主义认为人生与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与过程中,既无绝对的起点也无绝对的终点,一切皆在“途中”。
人作为“途中人”,既不属于过去、现在或未来,也不拘泥于故乡与他乡,而是始终处于半途之上。生命的价值在于“此刻”,即“除了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在千难万险中,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
每个人都如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一样,心中都装有一个精神上的皇帝。在《零乡》这书中,主人公唐国明是以自己为自己的皇帝,士兵是以皇帝为皇帝。
一个忠于自己的皇帝的士兵,一个不失鹅毛风范骨、长风情怀心,开创鹅毛诗、诗意流、半途主义,找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写有《零乡》、忠于自己理想的作家唐国明,与一些神神色色的人,以长城要塞为中心,共同交集出了一部从古至今,跨越几千年的话剧一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史诗。整部作品以鹅毛满天的方式,以诗意流的形式,讲述了永处半途之上、永处无归零乡状态的“我们”,为了一个归,一个此刻又一个此刻艰难奋进到今的历程。
唐国明的《零乡》是一部融合自传、哲学思考与诗意表达的长篇作品。该书被视作“诗意流”与“半途主义”文学的开创性实践,以独特视角探讨人类普遍的精神困境,被称为“一部关于我与我们被零乡的书”。
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自传小说”,《零乡》结合了文学、哲学与数学思维,通过碎片化的废话叙事展现个体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困境。书中包含2019年、2022年前后出版的《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指出人类处于“无根、无确定性、无依靠感”,“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的状态。提出“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才是我们唯一的归宿。”透露了作者以“考古复原”方式训练文本的能力,并尝试将他人文本改写成理想版本,展示创作过程的思考。
部分内容涉及作者在程本后40回发现曹雪芹文笔的基础上,对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考古复原、纠正前80回错误、删除非曹雪芹文笔的经历。
从文学哲学上说,“零乡”是唐国明开创的一个词。
提出了“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此处”的哲学观点。
通过“零乡”这一概念,道出了,人类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此处的状态,以及人类在“重复在此”里,不得不把此刻此处作为归,归于一个又一个此刻此处的哲学主题。
2025年3月14日安徽全椒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好书推荐”发布了何章平先生写的《在喧嚣中觅得诗意栖居:》一文里——称唐国明为“都市生活的诗人哲学家”。称《零乡》一书“书中的每一页都闪烁着智慧的熠熠光辉,每一章都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度叩问,如同镜子一般,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困境。”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书。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唐国明在前人做出的文本成就基础上,纠正前80回文本中的不通、删除第67回中不是曹雪芹的文笔,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的80回后曹雪芹文笔以考古复原的方式再现出来,无限真实地再现曹雪芹生前完成的百回《红楼梦》。——《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编辑
唐国明,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体,集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在《钟山》《诗刊》《鸭绿江》《延河》《星火》及其他国内外书报杂志上发表作品近100万字。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的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精选脂批、文句汇校标注、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自2013年成名后,多次因学术主张、作品出版、文学话题登上热搜,最热时,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2亿。
另外,在数学上,因唐国明前所未有地发现论证了两组项数n相同,且数差一律是d的连续整数,一组数之和与另一组之和的和差b的规律,是它们之间的数差d乘以它们一组的项数n的平方。即b=d×n的平方。如1、2、3、4与5、6、7、8;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1乘以它们的项数4的平方16。如2、3、4与5、6、7。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1乘以它们的项数3的平方。如2、4、6和8、10、12,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2乘以它们的项数3的平方。还发现任两组项数n相同、数差是d的连续数之和的和差,与另一任两组项数n相同、数差是d的连续数之和的和差相等。如:2、4、6、8与10、12、14、16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等于15、17、19、21与23、25、27、29,两组数之和的和差,都是32。另,还发现从1开始的,两组项数相同且数差是2的连续奇数,一组数之和是另一组之和的3分之1。如1、3、5和7、9、11,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9:27。如1、3、5、7、9、11与13、15、17、19、21、23,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66:198。使唐国明成了名副其实的数学家。
来源:作家唐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