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8日,来自英国7所友好学校的22名师生代表走进迎秋里实验学校,一场跨越国界的青春之约就此开启。中英两国青少年以艺术为纽带,在精彩纷呈、创意十足的互动中,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友谊桥梁。
4月8日,来自英国7所友好学校的22名师生代表走进迎秋里实验学校,一场跨越国界的青春之约就此开启。中英两国青少年以艺术为纽带,在精彩纷呈、创意十足的互动中,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友谊桥梁。
活动伊始,迎秋里实验学校学生用中、英文向英国友人热情介绍学校军乐团和国旗护卫队,展现校园特色与精神风貌。
秋实合唱团随后带来《篇章》等歌曲,一场中英文视听盛宴就此拉开帷幕。《疯狂动物城》主题曲熟悉的旋律拉近中英青少年距离;琵琶合奏《金蛇狂舞》灵动跳跃,传递东方节日的喜庆;京剧联唱中,小学生稚嫩而认真的唱腔、一招一式间的独特韵味,引得英国师生连连称赞。
在传统文化体验区,皮影、京剧、篆刻、书法、剪纸、漆扇等项目深受欢迎。在老师指导下,英国学生执刀刻印、提笔挥毫,每一次尝试都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度探索,专注神情里满是对东方文明的好奇与热爱。
“他们觉得皮影戏像‘古代动画片’,特别好奇怎么用几张皮影讲完《西游记》的故事”。四年级六班的石田奕铭同学兴奋地说,“我告诉他们,这就是中国非遗的魅力所在。”
六年级一班的张皓云同学感慨道:“这次交流让我特别自豪,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么受欢迎!有个英国朋友说,他回去要学中文,以后再来中国看更多的非遗技艺。我觉得,这就是文化交流的意义,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美,也让我们的友谊走得更远。”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这次活动更是一次鲜活的教学实践。英语教研组长常芳认为,英语课程本身讲究的就是真实情境的创设,此次活动,这种真实的跨文化场景让学生对语言学习有了全新认知,让孩子们体会到了英语不仅是一门课程,也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它是一种可以传播我们传统文化的语言。
一直以来,迎秋里实验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秉承五育并举、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此次活动为中英两地青少年打造了深度交流互动的广阔平台,副校长刘岩峰表示,学校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推进中英青少年互访交流,让文化自信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通过这次中英青少年的互访交流活动,两国的青少年得以互相领略彼此的文化魅力。活动搭建了友谊的桥梁,孩子们也互换了联系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国际视野。今后我们还会组织中英青少年互访交流活动,既加强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迎秋里实验学校副校长刘岩峰告诉记者。
来源:秦皇岛海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