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最新研究系统揭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分子特征 | 资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4 18:01 3

摘要: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为民教授、王成弟研究员及呼吸健康研究所张立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Multi-omics analyses reveal biological and clinical

本刊讯(通讯员 刘榴 王成弟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为民教授、王成弟研究员及呼吸健康研究所张立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Multi-omics analyses reveal biological and clinical insights in recurrent stage Ⅰ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系统揭示了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分子特征,并通过多组学整合提出新的分子分型及其针对性治疗策略。

目前Ⅰ期肺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但其术后复发率为20%~40%。一旦发生复发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约15%,但这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收集了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22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肿瘤样本和癌旁组织,在随访期间,57例患者发生复发转移,65例患者未发生复发转移。随后,研究人员对样本进行了基因组、表观遗传组和转录组测序及多组学整合分析。

研究发现,高级别病理亚型(实体性、微乳头型)、更显著的DNA错配修复障碍特征以及更高的同源重组缺陷评分与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同时,DNA结合域的TP53基因错义突变与肺腺癌患者更短的无复发生存时间显著相关。

本研究运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整合多组学数据,将非小细胞肺癌分为四个亚型(nmf1、nmf2、nmf3、nmf4)。生存分析表明,多组学数据整合可以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分层,其中nmf1、nmf2为高风险组,nmf3为中风险组,nmf4为低风险组。此外,研究人员针对各亚型独特的分子特征提出了潜在治疗策略。

编辑 | 郑梦莹

责任编辑 | 郑梦莹

审核 | 刘红霞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5年7期第7版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编辑: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编辑委员会

地址:100052,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总编辑:饶克勤

编辑部副主任:刘红霞

投稿邮箱:daobao@cmaph.org

官方网站:http://zhyxxxdb.yiigle.com

来源:免疫守护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