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不是因为卖课,也不是因为旧闻,而是直播时一句话把国乒新生代顶流“莎头”都捎上了——说王楚钦是“男孩”,孙颖莎是“女孩”,还放话“没可比性”。
最近张继科又上热搜了!
这次不是因为卖课,也不是因为旧闻,而是直播时一句话把国乒新生代顶流“莎头”都捎上了——说王楚钦是“男孩”,孙颖莎是“女孩”,还放话“没可比性”。
这事儿到底咋回事?
网友为啥炸锅?
咱们慢慢唠。
事儿得从张继科的那场直播说起。
作为国乒史上最快大满贯得主,张继科退役后虽淡出赛场,但话题度一直不低。
最近他在直播里聊到国乒新生代,直接给王楚钦下结论:“男孩脚下不行,想登顶没可能,比赛输得频繁,状态不稳定。”又把“女孩”明指孙颖莎,还补了句“他们和我有可比性吗?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这话一出来,评论区瞬间炸成锅——有球迷翻出孙颖莎刚结束的WTT重庆冠军赛现场视频:人家登场时,球馆从稀稀拉拉到坐满只用了十分钟,DJ连放三首她的专属主题曲,现场跟演唱会似的;王楚钦虽年轻,但早就是巴黎奥运混双卫冕主力,世界排名常年前三。
这俩“没可比性”?
网友直接呛声:“您巅峰期再牛,现在不也在卖课?人家莎头热度比您当年高多了!”
要说网友为啥急眼,一是觉得张继科“倚老卖老”。
王楚钦、孙颖莎才24岁,正是上升期;张继科36岁,退役多年,技术体系早和现在的国乒不同。
现在的乒乓球更强调速度、旋转和衔接,新生代练的“脚下移动”“台内控制”都是当年没那么重视的技术。
就像有媒体人说的:“前辈可以提建议,但直接否定后辈‘没可能登顶’,这算哪门子指导?”二是怀疑他“蹭热度”。
这两年张继科直播频繁,话题总绕不开国乒现役选手,从王曼昱到莎头,每次都能上热搜。
有网友直白:“您倒是说说自己的新事业啊,老拿后辈当流量密码,有意思吗?”
更扎心的是,网友的愤怒里藏着对新生代的心疼。
孙颖莎从18岁打成人赛开始,就被贴上“六边形战士”标签,世界杯、奥运会、WTT冠军拿了个遍,连国际乒联都夸她“改变女子乒坛格局”;王楚钦更绝,19岁拿世青赛大满贯,23岁就和孙颖莎拿下巴黎奥运混双金牌,最近还在和马龙的“龙钦”组合里练出了新战术。
这俩哪是“男孩女孩”?
明明是国乒的“顶梁柱”。
就像重庆冠军赛现场,孙颖莎打完比赛,观赛嘉宾里有白发苍苍的老球迷举着“莎宝加油”的灯牌,有小学生举着她的Q版画像,连外国选手都找她合影——这种人气,是靠“卖课”能比的吗?
说句实在话,咱们看乒乓球,最开心的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刘国梁当年当教练,天天追着马龙、张继科喊“小同志”;孔令辉退役后,也总在解说里夸陈梦“这球处理得聪明”。
前辈的格局,从来不是“我比你强”,而是“你比我更强”。
张继科作为大满贯得主,本可以分享自己巅峰期的心态调整、大赛经验,给后辈提提建议;可现在总用“没可比性”“男孩女孩”这种标签化的评价,既不客观,也伤了球迷的心。
最后想说,体育圈最珍贵的就是传承。
当年张继科打比赛时,刘国梁、孔令辉在背后托着;现在莎头打比赛,需要的是前辈的鼓励,而不是“踩一脚”的争议。
与其在直播里“下结论”,不如多想想怎么把自己的经验变成真材实料的课程,或者像张怡宁那样,安安静静当教练带小孩——这才是前辈该有的样子,不是吗?
来源: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