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展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审核是加强和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优化国有资本合理配置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四川监管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在“加强、聚焦、优化”上下功夫,坚持统筹兼顾,认真履职尽责,聚焦政策规定、数据质量、沟通联动三个关键环节,不断提升中央企业国有
开展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审核是加强和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优化国有资本合理配置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四川监管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在“加强、聚焦、优化”上下功夫,坚持统筹兼顾,认真履职尽责,聚焦政策规定、数据质量、沟通联动三个关键环节,不断提升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审核工作质效。
一、聚焦政策规定,明确审核要点
深入学习贯彻财政部党组决策部署,系统梳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准确掌握相关政策规定,积极稳妥推进国有资本收益审核工作。
一是把好“政治关”。监管局首先是政治机关,监管局干部首先是政治干部。坚持从政治高度认识国有资本收益审核的重要性,牢牢把准审核工作的正确方向。压紧压实审核人员工作责任,督促提醒审核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审核工作。
二是把好“政策关”。认真学习《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全面掌握国有资本收益申报企业范围、申报内容、上交基数和上交比例以及按照政策规定免交收益相关条件,为做好国有资本收益审核做足知识储备。
三是把好“培训关”。以学促干、以干践学,将党建与业务相融合,通过“党员讲党课”方式对内部审核人员开展培训学习,做好政策解读,明确审核要点、审核方法、注意事项,统一审核口径,为顺利完成审核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聚焦数据质量,夯实审核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全盘谋划申报、核对、研判等全流程各环节工作,切实提高审核效率。
一是关注资料申报完整性。提前梳理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的属地中央企业名册,通知各企业及时、足额开展年度国有资本收益申报工作,按时将纸质资料和电子数据报送监管局审核。同时,针对申报不同资料缺失的情况及时提醒通知企业补充资料,确保按时完成审核工作。
二是关注报表数据合理性。通过分析企业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利润分配方案、产权转让合同、资产评估报告等基础材料,重点关注净利润、往来款项、法定公积金、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影响国有资本收益的事项,分析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研判企业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三是关注企业综合情况。在初步核定当期收益的基础上,综合研判企业合并范围变动、股权结构调整、小微企业认定等各类情况对当期收益申报的影响,比对分析企业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报表附注等信息,进一步核实企业是否如实申报对收益影响较大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交或抵减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等情况。此外,重点关注零申报企业是否符合免交收益的相关条件,核定企业应交利润,提高数据审核质量。
三、聚焦沟通联动,提升服务质效
坚持审核与服务并重,强化沟通衔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审核工作顺利完成。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用好召开会议、开展培训等契机,积极主动与相关企业对接,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告知企业资料申报、审核要点、平台上报、征收缴纳等流程,减少资料补充报送频次,努力推动监管局与相关企业同频共振、同题共答。
二是及时答疑释惑。充分运用即时通讯工具,建立审核工作群,对企业提出的各种问题实时耐心做好解答。对审核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无法准确把握政策口径时,详细做好记录并及时向财政部有关司局咨询和请示,并第一时间将有关答复反馈企业。
三是实现服务闭环。在向财政部报送审核意见的同时,同步告知企业提前做好资金上缴准备工作。待财政部下发国有资本收益收取通知后,第一时间开具《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并明确告知企业办理时限及具体要求,全程跟踪督促企业完成缴库工作,确保收益及时、足额入库,切实保障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高效落实。
四是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落实人员AB角制度、对外沟通协调制度、台账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内控规定,建立并及时更新国有资本收益审核台账,加强内部交流研讨,开展企业缴库截止时间工作提示,实时监控国有资本收益缴库动态,扎实推进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审核收缴取得实效。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