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解读:2025 CSCO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更新,资源下沉与体系整合推动指南落地 | 执笔者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4 20:27 3

摘要: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于4月18-19日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在大会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专场中,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洁教授和段建春教授针对《2025 CSCO NSCLC诊疗指南》更新亮点,以及如何在临床实践中高效落地实施展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2025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整理 | Cassie

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于4月18-19日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在大会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专场中,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洁教授和段建春教授针对《2025 CSCO NSCLC诊疗指南》更新亮点,以及如何在临床实践中高效落地实施展开了深度剖析。

值此契机,医学界“执笔者说”栏目特邀王洁教授和段建春教授进行分享,并将本次访谈中的内容汇总整理,以飨读者。

Q1

本次《早期/局晚期/驱动基因阴性晚期2025 CSCO NSCLC诊疗指南》更新中,能否简单介绍令您印象深刻的更新点?该更新对未来的临床指导以及实践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王洁教授:今年指南更新得益于众多新治疗方法和新药物的纳入。谈及令人瞩目的更新点:首先是驱动基因突变NSCLC领域,尤其是EGFR突变,一线治疗方案有了新突破。指南新增化疗与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其中FLAURA2研究明确指出,这种强强联合的策略在未来靶向治疗中极具潜力,但具体实施仍需进一步探索,以明确哪些EGFR突变、ROS1突变或合并突变的患者群体更能从联合治疗中获益。对于伴有脑转移的患者,一代靶向药物佐利替尼因其优异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在初治脑转移患者的III期研究中表现出色,为这类患者提供新的一线治疗选择。

在后线治疗方案上,针对EGFR-TKI治疗失败的患者,信迪利单抗+贝伐单抗+化疗已升级为I级推荐。同时,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获批上市并纳入医保,成为EGFR-TKI耐药后的重要治疗选择。此外,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未来,如何优化一线联合治疗方案、精细化分层二三线治疗策略,在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卫生经济学效益最大化,将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

第二,在驱动基因阴性NSCLC治疗中,HARMONi-2研究结果令人瞩目。依沃西单抗在PD-L1 TPS≥50%的晚期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中,相较于帕博利珠单抗显著延长PFS,且安全性可控。

第三,在其他驱动突变方面,长期难以攻克的KRAS突变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氟泽雷赛等KRAS抑制剂的获批,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段建春教授:
2025年CSCO NSCLC指南围绕早期、局部晚期及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结合2024年领域内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更新,具体要点如:

分子检测策略升级:ADAURA研究证实奥希替尼术后辅助治疗可显著延长IB期EGFR敏感突变患者生存期;ALINA研究显示阿来替尼辅助治疗显著改善ALK融合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新版指南新增IB期患者EGFR及ALK检测要求,并将术后患者相关检测推荐等级从III级提升至I级。

围手术期治疗策略优化:KEYNOTE-671,RATIONALE-315,AEGEAN,CheckMate 77T等多项研究证实,免疫联合化疗的“夹心饼式”治疗模式可显著提高围手术期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和主要病理缓解率(MPR),而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数据均显示获益趋势,推动该方案在指南中获更高级别推荐。

1、靶向巩固治疗:LAURA和POLESTAR研究表明,EGFR敏感突变的不可切除III期患者在放化疗后序贯靶向治疗,可显著延长PFS并呈现OS获益趋势,相关方案被纳入I级推荐;

2、免疫巩固治疗:PACIFIC-5研究数据显示,度伐利尤单抗用于同步/序贯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在中国人群中展现出优异疗效和安全性,该方案新增为I级推荐

晚期一线治疗格局重塑:以免疫联合化疗为基础的一线方案已成为晚期治疗标准,HARMONi-2研究显示,依沃西单抗在PD-L1阳性患者中PFS获益优于帕博利珠单抗。鉴于OS数据尚未成熟,新版指南将其列为II级推荐。

Q2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新指南的发布无疑是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参考,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落实CSCO最新肺癌诊疗指南的要求,提升我国肺癌整体诊疗水平?

王洁教授:虽然大型医院的专家们参与指南编写,但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市、县级医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同样不容忽视。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展的巡回医疗为例,我们近期深入县级医院开展病例讨论等活动,发现基层医疗机构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病例,且形成了一定的诊疗理念,但在实践中仍存在提升空间。尤其在治疗方案选择与患者分层管理方面,亟需多学科协作平台的支持,病理、影像和核医学等辅助科室的技术与理念升级同样关键。

推动指南落地需要"资源下沉"与"体系整合"并行:一方面,通过持续开展专家巡诊、远程指导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另一方面,依托国家癌症中心的质控平台及卫健委肿瘤能力提升的相关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基层医护人员提升诊疗能力,实现肺癌规范化诊疗全面普及。

段建春教授:
CSCO指南立足于中国临床实践,充分纳入我国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与国际指南相比,CSCO指南更注重标准化与规范化诊疗的落地实施,因此多年备受我国临床医生的关注。

在2025年CSCO指南推广工作中,我们将延续以往经验:一、开展全国范围的指南巡讲活动,通过面对面学术交流,确保临床医生准确把握更新要点;二、利用线上平台开展远程连线与交流,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医生受益;三、推动基层与大型医院之间的参访互学,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这些举措旨在帮助更多医生多渠道、多角度了解指南要点,从而在临床实践中更加规范、科学、严谨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Q3

您认为中国学者应当如何把握机遇,在保持国际规范接轨的同时,贡献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诊疗方案与科研突破?

王洁教授:

近年来,中国药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与临床一线紧密合作,研发出众多针对不同瘤种、各阶段的原创药物,为临床研究带来新契机。然而,我们仍需更进一步:临床医生不应仅在药物进入I期或II/III期研究时才介入,而应更早参与原创性研发,针对临床问题提出新疗法、新方案或新药物,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与药企合作,在临床前阶段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我们还应针对现有治疗方法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探索老药新用或老策略的新应用潜力。同时,针对国际罕见但国内相对常见的肿瘤亚型,开展系统性研究,充分发挥我国在样本量和医疗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诊疗方案。

专家简介主任医师,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简介

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肺癌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创新团队”骨干成员

国自然青年基金,国自然面上项目获得者

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国家优秀青年医师”,“2021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

长期致力于肺癌为主的胸部肿瘤的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及转化研究

来源:医学界影像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