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矿环保是法律法规的硬性要求,例如国务院明确提出严格实施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非电力用煤需重点削减,违规可能面临停产整改或处罚。古莲河露天煤矿通过制定《环境保护工方案》等文件,将环保与安全生产并列管理,体现了政策执行的刚性。
一、煤矿环保与降本的重要性
1. 政策合规与风险规避
煤矿环保是法律法规的硬性要求,例如国务院明确提出严格实施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非电力用煤需重点削减,违规可能面临停产整改或处罚。古莲河露天煤矿通过制定《环境保护工方案》等文件,将环保与安全生产并列管理,体现了政策执行的刚性。
2.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煤炭开采易导致地表塌陷、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例如山西省因采煤造成450万亩水田变旱田,且每年新增塌陷面积30平方公里。曙光煤矿通过矸石山治理、喷淋降尘等措施,推动“产煤不见煤”,减少生态破坏,实现绿色转型。
3. 经济效益与竞争力提升
降本增效是煤矿应对市场压力的关键。济三煤矿通过成本网格化管控、设备自主维保等措施,目标吨煤成本压降5%-10%;柴里煤矿优化设备使用流程,单月设备租赁费用降低24.4万元。
4. 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
环保治理可减少对周边居民健康的威胁,如新疆三塘湖煤田火区因燃烧释放有毒气体,威胁28万人饮水安全。红柳林矿业通过“井下空气质量革命”项目,将粉尘降尘率提升至85%以上,改善矿工作业环境,树立行业标杆。
二、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1. 井下作业区
粉尘与尾气污染:综采工作面、连采掘进区域粉尘浓度高,燃油车辆尾气含CO、HC等有害物质。红柳林煤矿通过“分源-分区-分级-分策”治理理念,研发降尘装备,呼尘降尘率达85.5%。
空气质量预警:需监测井下CO、甲烷浓度,预防瓦斯爆炸和职业病风险。
2. 露天矿区与排土场
生态修复:古莲河煤矿对历史堆存外排土场采用覆土绿化、客土法撒播草种,防止滑坡和水土流失。
矸石处理:曙光煤矿对矸石山进行综合治理,覆土后用于复垦或发展生态产业。
3. 运输与储存环节
-道路扬尘:运煤道路需动态洒水、安装喷雾设施。曙光煤矿要求运煤车加盖篷布并冲洗,除尘覆盖率达100%。
煤场管理:露天煤堆需防风抑尘网覆盖,防止煤尘扩散。
4. 燃煤设施与工业排放
锅炉与窑炉:国务院要求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推广清洁能源替代。
焦化废气:山西省焦化行业煤气排放造成资源浪费和污染,需通过技术改造回收利用。
5. 煤田火区与采空区
新疆三塘湖煤田火区因历史开采引发煤层自燃,需剥离、注浆、覆盖综合灭火,减少煤炭资源损失和有毒气体排放。
三、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
1. 管理优化与制度创新
成本网格化管控:济三煤矿将材料费、电费等指标分解至最小作业单元,建立“预警+奖惩”机制。
修旧利废:寺河煤矿通过修复闲置设备、物资共享平台,盘活存量资产,废旧物资综合回收率达95%。
2. 技术创新与工艺升级
智能开采:曙光煤矿推进矿井数字化,应用喷雾降尘、水质回用等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
清洁生产:推广煤矸石发电、矿井水回用等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废弃物处理成本。
3. 能源与资源节约
避峰填谷用电:柴里煤矿调整设备运行时间,峰期停运检修,单月节电22.8万度。
精益生产:优化采掘布局,减少无效作业,如济三煤矿通过巷道支护优化降低材料消耗。
4. 全员参与与文化渗透
绩效考核挂钩:寺河煤矿将节支创效与工资挂钩,激发员工参与修旧利废的积极性。
环保意识培养:曙光煤矿通过宣传和活动,将“变废为宝”理念融入日常操作。
四、总结
煤矿环保与降本增效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污染防治需聚焦井下粉尘、露天排土场、运输扬尘等关键区域,而降本则需通过管理革新、技术创新、资源循环利用等综合措施实现。未来,智能化、清洁化、精益化将成为煤矿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红柳林煤矿的“井下空气质量革命”和曙光煤矿的绿色矿山实践所示。
来源:乌金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