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邮票虽然只是邮政的一种支付工具,却能通过信件传递到世界各地,所以早些年邮票也被称作“国家名片”,通过邮票画面,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地域文化,是通信时代最好的国家级宣传工具。
邮票虽然只是邮政的一种支付工具,却能通过信件传递到世界各地,所以早些年邮票也被称作“国家名片”,通过邮票画面,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地域文化,是通信时代最好的国家级宣传工具。
所以除了邮资凭证这个基本属性外,看似附属的邮票画面,却拥有很强的国家站位,每一套邮票图稿的审批更是经过了层层把关,是记录当下所发生大事最权威的媒介。
不过经历了1997年香港回归邮票之后,很多人都对大事件邮票产生了一种抵触,甚至直接联想到当时过分的敛财行为,所以1999年澳门回归和2000年的“特1”邮票都没掀起什么波澜,50元一张的高面值也成为集邮者心中“坑人”的标志。
2000年开始邮政转变思路,将发行重点放在了“量少精品”邮票之上,于是在2001年7月13日申奥成功开始,一场持续了8年的系列邮票,被陆续打造出来。
【2001年7月14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真正意义上的“特别发行邮票”,一举打破了“特1”新瓶装旧酒的模式,也是大陆与港澳邮政首次联合发行同图案邮票,而创新推出的奥运三联版,更是正式发行邮票中尺寸最大的一个。
【2004年08月13日-奥运会从雅典到北京】
自2001年申奥成功邮票发行后,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才再次发行北京奥运题材邮票,票名巧妙地运用了接力棒的形式,既是纪念雅典奥运会召开,也是拉开北京奥运会的序幕。
【2005年11月12日-会徽和吉祥物】
2003年8月3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公布;2005年11月11日吉祥物“福娃”公布。次日,包含会徽和全套吉祥物的邮票正式发行。
【2006年06月23日-个12-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
首次发行的奥运主题个性化邮票,主图为奥运会会徽,与纪念邮票的不同之处在于,这套邮票的副票可以定制图案,从后期流出的实物看,个12大多用于产品册中邮品的开发,也是迷惑外行人最深的一类邮票。
【2007年04月27日-个14-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接力标志】
火炬接力个性化邮票主要用于火炬手的个性化定制,后期也常见于相关产品册中。
【2006年08月08日-运动项目(一)】
【2007年08月08日-运动项目(二)】
和其他国家奥运题材类似,北京奥运会也发行了体育项目类邮票,虽然两组图案差距较大没能做到统一,但也都是各有千秋,各有各的拥护人群。
【2007年12月20日-竞赛场馆】
北京奥运会唯一包含小型张的一套邮票,在37个竞技场馆中选出了7个场馆作为邮票主图,小型张内芯鸟巢也是新中国首枚正五边形邮票。
【2008年03月24日-火炬接力】
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奥林匹亚举行。3月30日,圣火交接仪式在泛雅典体育场举行。与邮票同时发行的还有一枚小全张,面值4.2元,售价6.3元。
【2008年08月0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
开幕式邮票是北京奥运系列邮票中的重头戏,虽然只有1枚,却囊括了开幕式现场最具代表性的一幕:巨幅画卷。发行之时较为超前的设计曾引发不少争议,即使后来增加发行了首套全息版式,也未能挽回多少口碑。
【2008年08月11日-个16-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
北京奥运会第二套个性化邮票,主图为金镶玉奥运奖牌,当时中国运动员每获得一枚金牌,邮政就发行一套副票印有运动员照片的个性化邮票,将商业化邮票开发到了极致,也吸引了很多运动员粉丝的购买。
【2008年08月24日-奥运会从北京到伦敦】
从雅典到北京开始,在北京到伦敦结束,两套邮票在此刻形成闭环,伦敦也从北京手中拿上了奥运会的接力棒。
关于北京奥运会的邮票一共发行了13套38枚,总售价72.5元,无论是规模还是金额都超过了港澳回归这两件大事中的任意一个,如果加上小版和特殊版式的售价,总金额更是超过了72.5元的数倍。
看着不高的小面值似乎比50元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但乘以套数后的总售价却一点也不比50元低,当时不少人购买的还是高价纪念册,只是过了几年换了个样子,却还是走上了1997年的老路,究竟谁错付了谁呢?
来源:泡椒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