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发了一个微头条,对曾翔之流的丑书进行了一番嘲讽,没想到引来众多网友热情围观,纷纷表达了对丑书鄙夷不屑,强烈批判。今天就相关话题,发表一些粗浅看法,也算是与一众网友的深入互动吧。
昨天发了一个微头条,对曾翔之流的丑书进行了一番嘲讽,没想到引来众多网友热情围观,纷纷表达了对丑书鄙夷不屑,强烈批判。今天就相关话题,发表一些粗浅看法,也算是与一众网友的深入互动吧。
丑书为何能在当今网络大行其道?尽管有那么多批评者对其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讽刺和批判,但至今为止,网络上关于曾翔、张瑞年之流的视频,仍然泛滥成灾,大行其道,可能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打着对书法艺术突破与创新的帽子,进行自我包装,商业宣传。
其目的说直白点,就是捞钱,根源就是现在社会人对金钱和个人利益的过度追逐。改革开放至今,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金钱至上”的观念,似乎已渗进生活中方方面面,“拜金主义”思想更是深入某些人的骨髓。老人跌倒“扶与不扶”的争论,各种形式的恶意“碰瓷”,振振有词的“天价彩礼”等等,谁能否认与这样的观念没有关系?更不要说贪污、腐败的泛滥。
所以不排除曾翔之流,通过夸张到近乎变态的下三滥手段,吸引眼球,博取流量,由此获取更多展览机会,作品销售和商业合作,他们的视频可能正是在有关机构与商业力量的推动下大肆传播,捞取他们更多的商业利益。所谓艺术的突破与创新,根本就是个笑话!
二、自媒体风行与网络传播的双面特性。
随着这些年网络世界飞速发展,传统媒体电视,报纸,广播已经被边缘化,逐渐走向没落。全民自媒体时代风起云涌已成不可阻挡之势,网络的发达,一方面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传播,为更多人创造了就业和创业的绝好机会,便利的条件,广阔的空间,为经济的发展注入崭新活力。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流量为王。各大网络平台为争夺更多客户,获取更大流量,攫取更好商业利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有些平台忽视道德约束,甚至打法律的擦边球,导致自媒体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曾翔之流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个空隙,表现得如鱼得水。
三、双向奔赴,利益共享。
实际上,也有有良知的网络自媒体人,对曾翔,马保国这些现象进行了批判抵制,但他们及其背后的力量不容小觑,为了各自利益,一定不会轻易罢手,绝不是几个正义的自媒体人轻易禁止的了的。
个人想法,对于这种突破底线的乱象,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坐视不管,必须坚决抵制。也希望更多自媒体人能够站出来,自觉宣传践行正确的传统文化,只有正义的力量强大了,那些宵小之辈才能销声匿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观点,不妨说出来。欢迎留言!
来源:流绪梦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