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不上985、211,你的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4 23:25 3

摘要:每年六七月,总有人捧着“学历无用论”的鸡汤四处兜售,说什么“三本也能逆天改命”“专科生当老板雇大学生”。这些话听着热血,但你要是真信了,恐怕连后悔药都没地方买。现实社会早就把规则写在脸上:985、211是入场券,其他学校的学生,连被规则毒打的机会都未必抢得到。

每年六七月,总有人捧着“学历无用论”的鸡汤四处兜售,说什么“三本也能逆天改命”“专科生当老板雇大学生”。这些话听着热血,但你要是真信了,恐怕连后悔药都没地方买。现实社会早就把规则写在脸上:985、211是入场券,其他学校的学生,连被规则毒打的机会都未必抢得到。

打开任意一个招聘软件,华为、腾讯、阿里这些头部企业的校招页面上,“仅限985/211”六个字刺眼得像一道生死线。国央企的管培生岗位,普通本科生的简历在初筛环节就被自动过滤;哪怕是公务员考试,中央部委的岗位八成以上都要求“本科双一流”。那些嚷嚷“能力比学历重要”的人,可能从没经历过投出200份简历却收不到一个面试通知的绝望。更扎心的是薪资差距——985毕业生起薪比普通本科高出53%,五年后这个差距会拉大到两三倍。当清华北大的学生讨论30万年薪要不要接offer时,三本毕业生正在为月薪5000的销售岗和陌生人挤破头。

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距,从来不只是分数。985高校手握全国70%的科研经费,清北一年的财政拨款抵得过某些省份全省的教育预算。这意味着,当普通大学的学生还在用二十年前的实验器材时,名校生已经用着价值千万的进口设备;当你听着照本宣科的讲师念PPT时,人家的课堂上坐着诺奖得主;当你熬夜备战考研时,他们早就通过“保研直通车”锁定名校研究生席位。更残酷的是人脉资源——某个双非毕业生拼死挤进投行,却发现部门领导全是复旦校友会的成员;普通家庭的孩子创业四处碰壁时,清北学生靠着校友导师的一条微信就拿到百万天使投资。这世上的公平从来分两种,一种是你以为的公平,一种是既得利益者的公平。

总有人搬出“马云也是二本毕业”的例子自我安慰,却故意忽略两个事实:1984年高考录取率不足3%,杭州师范的含金量堪比今天的985;阿里上市时,18罗汉里16个是清北复交毕业生。更可笑的是刷着“大专生直播年入百万”的短视频做梦的人——平台算法早把你的焦虑变成流量,你看到的世界不过是大数据精心编织的信息茧房。去看看真实的数据吧:非985毕业生成为企业高管的概率不足2%,985学生考公上岸的人数是普通本科的4.6倍,三本毕业生里有近三分之一最终在送外卖、跑快递。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现在每偷懒一分钟,都是在给十年后的自己挖坑;每放弃一道大题,都是在亲手掐灭未来的一种可能。凌晨四点的自习室灯火通明,重点高中的学生边打吊针边刷题,衡水中学的走廊里贴着“睡觉是耻辱”的标语——这个社会早就杀红了眼,你却还在纠结“要不要再玩会儿手机”。

醒醒吧!高考是最后一次不看脸、不拼爹的战争。985/211的录取通知书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但偷过的懒一定会变成未来打脸的巴掌。现在躺在床上刷“考不好怎么办”的你,和那些正在默写第三遍英语范文的人,注定走向不同的平行世界。别等到30岁被房贷压垮时,才想起18岁那个本该拼命却选择躺平的自己——有些机会,错过就是一辈子。

来源:战争当中的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