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2日,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董事会换届选举议案,71岁的董明珠连任董事长,开启第五个三年任期,不再兼任总裁。同时,格力电器董事会聘请张伟为总裁,格力年轻化管理团队正式走向前台。
今年市场环境的挑战很多,以张伟为首的格力电器年轻化的管理团队,如何保持公司业绩增长是一大重任。
71岁董明珠开启其第五个三年任期
4月22日,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董事会换届选举议案,71岁的董明珠连任董事长,开启第五个三年任期,不再兼任总裁。同时,格力电器董事会聘请张伟为总裁,格力年轻化管理团队正式走向前台。
董明珠不再担任格力电器总裁
4月22日,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董明珠顺利当选新一届董事,并再次当选格力电器董事长,开启她执掌格力电器的第五个三年任期。值得关注的是,她没有再担任格力电器的总裁。
当晚,格力电器公告透露,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同意聘请张伟为公司总裁。张伟1999年加入格力电器,2013年至2020年任格力电器副总裁,2019年至今任格力电器董事,2020年至今任格力电器党委书记。经张伟提名,格力电器董事会聘任方祥建、刘华、李绍斌、胡余生、王凯为副总裁。这意味着,格力年轻化的管理团队走上前台。
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格力电器长期以来对人才培养非常关注,不是以年龄或资历来衡量人才行不行。“你哪怕今年90岁,你要是能干我也可以用你。今年20岁,你优秀我也可以用你。”董明珠认为,“年轻化”的关键是思想与精神要保持年轻。
格力电器的历史公告显示,董明珠生于1954年,现年71岁。她于1990年加入格力电器,2001年至今历任格力电器总经理、副董事长兼总裁,2012年至今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截至目前,董明珠持有公司股份1.01亿股,系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一致行动人。
去年12月,董明珠与新浪财经首席执行官邓庆旭对话时再次谈及了“退休”的话题。当时董明珠提到:“我所有的股民都不会让我退,想让我退的人不是股民,更不是我的员工。”近日,《酌见》栏目发布了董明珠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话片段,董明珠在节目中透露,格力电器已经找到接班人,有三到四位预备人选。
而此次接棒董明珠上任格力电器总裁的张伟,根据公开资料,其1999年加入格力电器,曾任格力电器管路分厂、物资供应部、外协外购质量管理部、企业管理部负责人,格力电器总裁助理、格力集团常务副总裁等职务。
与第十二届董事会构成相比,新一届格力电器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中,现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格力电器董事张伟、格力电器董事张军督继续在名单上,而现任格力电器董事郭书战、格力电器董事兼副总裁邓晓博没有再出现在名单上,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新面孔”——舒立志和钟成堡。
舒立志是格力电器此前三位副总裁之一,现年55岁,于2019年12月入职格力,2020年12月升公司副总裁,主要负责公司日常管理事务。在进入格力前,舒立志曾担任国家审计署武汉特派办副处长、处长。而钟成堡此前并不在格力电器的高管名单中。公告显示,钟成堡现任格力电器总工程师、总裁助理,从其履历来看,他更属于技术型人才。履历显示,2008年,钟成堡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士学位之后,即入职格力电器。历任格力电器技术员、技术研究组组长、研究所所长、研究院院长、总裁助理。
而此次新的副总裁名单出炉,或也意味着此前的副总裁如舒立志、邓晓博职务有所变化。此外2025年1月,邓晓博因工作职责调整,不再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而此次董事会上,舒立志被选为新一届董事成员。
经梳理发现,第十三届董事会名单中,董事会成员平均年龄为58岁,较第12届董事会成员年龄62岁,下降4岁。
=在一位空调行业的资深人士看来,舒立志是审计出身,钟成堡是技术出身,二人成为新晋的非独立董事,显示新一届格力电器董事会的专业化力量加强了,而董明珠没有完全“放手”。
新一届管理层
将应对来自市场的挑战
虽然新一届管理层成员诞生,但渠道变革、产品多元化仍旧是格力“老大难”问题。
2020年,董明珠开始大力推行渠道改革,在线上发力直播带货、亲自上阵,在线下推进门店模式改革,推动专卖店向体验店转型,以提供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全国统一配送的服务。
在渠道变革推进的过程中,格力经历了经销出走、超级网红王自如、孟羽童的来去,股价从每股40多元涨到每股50多元,又一度跌到每股20多元,如今重新涨回每股40多元。
据了解,目前格力电器的零售仍在继续推进落地,并借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实施之机,推进线上线下融合。
2025年3月,格力公告称,京海互联将以自有资金和金融机构增持专项贷款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股份的金额不低于10.5亿元,不超过21亿元。
京海互联最早由格力电器河北、重庆、河南、浙江、山东、湖南、四川等多地的销售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背后实际上是格力电器的核心经销商。
另外,格力还希望通过“董明珠健康家”重构零售价值链。
今年3月,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格力“董明珠健康家”今年的目标门店数量是3000家。而董明珠在北京“董明珠健康家”首店开幕现场则给出了长远规划——未来在全国开10000家。可见,格力对此寄予厚望。
作为格力多元化转型的战略之一,想要开一个董明珠健康家并非没有门槛。据了解,以山东地区为例,董明珠健康家招募要求商家的商铺在城市核心地段,经营者要在35岁以内,有一定的资金与团队基础,店面面积要求在150平方米以上,全品类年度销售的规模要不小于500万元。
有分析人士也提示,目前格力的变革仍面临多重挑战:其一,经销商体系改革难度。现有经销商网络体系庞杂,彻底改革需要较长周期;其二,多元化战略成效待验。董明珠主推的“健康家”品牌正面临认知度如何快速提升、依托IP的多元化能否打开市场的双重考验。
欧睿国际(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格力电器2024年全球分体式空调零售量第一。格力电器2024年中报透露,空调仍占格力电器总收入的近八成。而今年空调行业的竞争加剧。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关税变数增加,另一方面国内空调市场也有增速放缓的压力。同时,老对手美的保持空调销量增长,新对手小米等在空调领域快速崛起。空调是格力主要的利润来源,小米等发起低价冲击,格力能否保住利润“奶酪”是课题。
格力电器在拓展冰箱、洗衣机、精密机床等新兴业务的同时,需要在“发家”的空调领域进一步巩固创新实力、扩大营收规模、提升行业地位。因为随着气候变暖,全球空调市场未来还有翻倍增长的潜力。正如董明珠4月22日在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所言,国际贸易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关键还是要做出别人没有的差异化创新产品。
今年市场环境的挑战很多,以张伟为首的格力电器年轻化的管理团队,如何保持公司业绩增长是他们肩上的重任。
格力或迎来战略缓冲期
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随着“以旧换新”“扩大内需”等政策红利释放,家电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这一系列政策利好为格力争取到了宝贵的战略缓冲期。
天风证券研报表示,随着以旧换新推进,国内空调行业零售增速显著提升,公司空调业务有望迎来拐点。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当前的格力并不只有防御属性,其连续出现的经营变化将在关税风暴后成为推动其业绩提升的重要动力,变化包括但不限于核心经销商增持、董事会换届、渠道数字化等。
银河证券研报认为,格力在2019-2024年处于渠道改革阵痛。格力在传统的商业环境中,公司与经销商利益共同体下的压库存模式是公司的竞争优势之一。
在数字化对商业模式的变革中,公司在渠道扁平化和数字化方面落后于行业。2019年开始,公司受到美的(渠道扁平化)、小米(线上模式)、奥克斯(线下网批模式)等轮番竞争。公司经受渠道改革阵痛,期间渠道大力去库存。2018-2023年公司营收基本无增长,核心的空调业务2018年实现收入1557亿元,2023年收入1512亿元,也未增长,期间还因去库存导致空调营收下滑。
渠道进一步扁平化,轻装上阵将带动增长提速。格力渠道扁平化已取得一些效果,包括降低一级经销商加价率,取消二级经销商,加强与京东合作等。
预计2025年改革将继续深化,例如"董明珠健康之家"模式替代传统的专卖店模式,建立专卖店线下流量+线上直播的混合运营模式。2023年下半年公司核心的空调业务开始改善,2H23、1H24空调业务同比+22.8%、11.4%。2019-2022年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滑,2023年同比增长18.4%,明显提速。预计2024年将同比增长12.8%。2025-2026年随着渠道彻底扁平化,渠道利润部分回流上市公司,有望保持10%的增速。
如何看待小米、奥克斯的性价比竞争?
小米、奥克斯过去几年快速增长。从奥克斯的IPO招股书看,奥克斯毛利率虽低,但通过低费用率、高周转率实现高ROE。小米空调2024年销量680万台,同比增速超50%。
但小米大家电开始摒弃低价策略,2024年发布的差异化产品如双桶洗衣机、上吹风空调定价偏高,2Q24小米大家电均价同比明显提升,行业竞争格局趋缓。在已拥有不错的市场份额情况下,奥克斯和小米的竞争策略不再单纯依靠性价比争夺市场,而更关注盈利能力提升。
银河证券表示,从暖通空调产业看,对格力可以更有信心。暖通空调包括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热泵,是全球各类建筑物的主要制冷或制热解决方案。在全球气候整体变暖,新兴市场国家购买力提升,发达经济体大规模投资建设数据中心等趋势下,全球暖通空调市场需求热点不断,中国企业大有可为。
虽然从消费品角度看,渠道变革、消费者新需求的快速响应、2C品牌形象是重要因素,但从全球暖通空调角度看,核心因素是产业链优势、产品品质、综合成本,并非消费品逻辑可完全解释。即便2019-2022年格力面临渠道改革巨大压力,整体业绩仍保持稳健。(新财富)
来源:经理人杂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