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 御制青花应龙纹罐|上海仲轩2025春季拍卖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5 09:47 2

摘要:《Ming Porcelains. 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Adrian M. Joseph,伦敦,1971年,图版33。

明宣德

御制青花应龙纹罐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腹径24.3厘米,高19厘米

来源:

1. Bluett & Sons,伦敦,1963年。

2. 英国重要私人旧藏。

3. 香港苏富比,2017年10月3日(封面),Lot101。

展览:

“The Animal in Chinese Art”,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68年,编号27。

出版:

1.《The Animal in Chinese Art》,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68年,编号27。

2.《Ming Porcelains. 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Adrian M. Joseph,伦敦,1971年,图版33。

来源3:香港苏富比,2017年10月3日(封面),Lot101。

出版1:《The Animal in Chinese Art》,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68年,编号27。

出版2:《Ming Porcelains. 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Adrian M. Joseph,伦敦,1971年,图版33。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上海,2000年,页106,图100。

2.《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上海,2007年,图29。

3.《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页80,图37。

4.《香港东方陶瓷学会汇刊》,第一期,1975年,页54,图1。

5. 张宗宪先生旧藏明宣德青花夔龙纹罐。其所藏出版于《云海阁藏重要中国瓷器》,伦敦佳士得,1993年,编号12。

6. 伦敦佳士得,1988年12月12日,Lot173。

7. 香港苏富比,2000年10月30日,Lot103。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仲轩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有翼之龙,名为应龙。相传大禹治水时,应龙以尾画地,顿成江河,水流入大海。

《山海经》记:“应龙杀蚩尤与夸父,以尾画地,水泉流通”;汉代画像砖拓片中,常见应龙,灵动飘逸,或有引魂升仙之能;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明人王鏊《守溪笔记》中载,“宣宗一日於禁中阅画,见龙有翼而飞者讶之”,陈继对曰:“龙有翅,曰应龙”,出自《尔雅》。

应龙富于神话色彩,神通尽显,明代早期官窑中零星出现,至明中期才逐渐增多。

宣德皇帝勤政尚儒,天下太平富裕,明朝人常以应龙比喻贤人,象征朝廷礼贤下士、广聘贤能之意。宣德御窑选用此题材作罐,显示了宣德皇帝对于汉文化的自信和自己君临天下、俾睨天下的自信。宣德窑所造青花罐,器身一般书年款,受内府管控,多为宫廷所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宗宫中行乐图》记述宣德帝闲暇游戏之景,卷中描绘方桌上、山水案屏前,陈设各式金质酒器,其中三件盖罐器形与本品相似,应为纯金,托以红漆座,罐旁亦见执壶、瓶器、合盌、杯及杯托,可见朱瞻基对于此类龙纹罐之喜爱。

回归这件宣德青花应龙纹罐,远观之,此罐直口圆唇,圆肩丰盈,下渐敛收,轮廓简洁雅致,比例恰到好处;轻抚之,则感叹胎质细嫩,白地匀净,釉面肥如堆脂。

蘸青料,挥笔写意画应龙成双,或浓或淡,率真随心,纵情於点染勾勒之间。应龙鬃毛曲卷,长鼻上卷,翘首张喙,口露尖牙,缓吐双莲,栩栩如生。

双足若狮,三爪如镰,两翅自肩下而出,长尾分岔而曲,连同蜿蜒莲花,弯卷之间,相互呼应,布局妙不可言。二兽相逐,矫健有劲,却不失天趣,足见匠人妙工巧思。

器肩又缀如意云头,加添折枝小花,配以足上交迭莲瓣,画面更显工整典丽。器底足内满釉,署青花六字双圈款,端庄秀雅,实乃不可多得的宣德御窑之重器。

现存此类龙纹罐仅知另外四件,仅其一仍属私人收藏,但品相未及此品完整。宣窑似仅烧造少量绘佛教纹饰之青花瓷,应龙纹更是珍稀少见。著录仅见另外四件类同瓷罐: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例,屡载于博物院典籍,但与此器最大差异在于底部,故宫藏品罐底仅年款处挂釉,其余为素胎留白,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红(上)》,上海,2000年,页106,图100;另一罐现藏北京国家博物馆,刊载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上海,2007年,图29;

第三例带后配盖,曾为吴赉熙、Lindsay F. Hay 少校、Soame Jenyns 递藏,现存剑桥费兹威廉博物馆,录于 B.S. McElney,〈The Foliated Dragon〉,《香港东方陶瓷学会汇刊》,第一期,1975年,页54,图版1,曾二度售于伦敦苏富比,1937年5月26日,编号37,及1939年6月16日,编号97;最后一例曾展出于《云海阁》重要中国瓷器—张宗宪珍藏展,出自于伦敦佳士得,1993年,编号12,在1988年12月12日曾售于伦敦佳士得,编号173。还有一件相近但无年款之例,2000年10月30日于香港苏富比上拍,编号103。

参阅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上海,2000年,页106,图100。

参阅2:《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上海,2007年,图29。

参阅3:《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页80,图37。

参阅5:张宗宪先生与其珍藏的明宣德青花夔龙纹罐。

参阅5:《云海阁藏重要中国瓷器》,伦敦佳士得,1993年,编号12。

参阅6:伦敦佳士得,1988年12月12日,Lot173。

参阅7:香港苏富比,2000年10月30日,Lot103。

纵观公私收藏,环宇之中存量不及一手之数,诚为难得。

藏友们可以关注相关信息,有计划可以私信或留言小编!

老规矩唠几句,东西有好有更好,出手也要看渠道的性价比,适合自己是最好。能出入手的都是经受市场考验的,藏友们有一颗强大心脏,乐观理智看待收藏市场的波动。

藏友们有安排有计划的可以冲冲冲,征集火热开始了,如有相关疑惑或疑问,都可以私信或留言小编,送拍文交咱都有,嘉德保利手牵手,圣佳翰海走一走,还有很多好消息好方向,期待您的关注!

来源:阿古说收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