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白银区推进3.02万亩林草绿地修复 厚植生态底色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5 10:00 2

摘要:近年来,白银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强化项目争引,务实工作举措,持续推进“三北”六期工程建设,以有力工作成效坚决打赢黄河“几”字湾攻坚战白银区片区任务。

近年来,白银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强化项目争引,务实工作举措,持续推进“三北”六期工程建设,以有力工作成效坚决打赢黄河“几”字湾攻坚战白银区片区任务。

在工程推进过程中,白银区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制定造林方案。2025年白银区大环境绿化2万亩人工乔木林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一片片新绿在山坡上渐次扎根。在“植新绿”的同时,对“退化林”“中幼林”“草原”分别进行修复、抚育和改良。

在白银区楼房沟林场记者看到,绿化工人忙碌异常,正在进行的“三北”工程续建项目是中央财政“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83.62万元,建设内容共3.02万亩,其中退化林修复1.17万亩,中幼林抚育1.12万亩(实施范围为楼房沟林场管护各片区内);草原改良0.73万亩(建设地点为强湾乡川口村),项目预计8月底全面完工。

白银区自2000年起,对周边荒山启动大规模绿化工程,率先在楼房沟进行栽植。针对本地气候干旱、土壤盐碱化等特殊自然条件,着重选用耐寒、耐盐碱且生态效益显著的速生阔叶苗木。这些树种凭借出色的环境适应性,不仅造林成活率高,还能快速成林,短期内便取得了良好的绿化成效。然而,阔叶树种对水资源需求较为敏感,随着苗木生长,原有的水利设施难以满足其用水需求,加之白银区独特的气候、土壤和空气等环境因素,历经20余年“顽强”生长,这些苗木已步入“衰老期”。楼房沟林场的部分林木已经显现出退化特征,生理机能持续下降,抵御病虫害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减弱。科学开展“退化林修复”工作,成为守护白银区生态建设成果、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

白银区楼房沟林场副场长李列贵:此次退化林修复,我们采用了更替修复、补植补造等多种科学方式。针对老化严重的区域,我们会更换更长寿、适应性更强的树种。对于受损较轻的林子,通过补植乡土苗木,增强森林的自我修复能力。我们有信心让这片退化林重新焕发生机。

项目现场管理人员钱进:为了保证项目顺利推进,我们每天都有专人跟进施工进度,严格把控苗木质量和种植规范。储备的苗木棵棵根系发达、枝干健壮。通过我们的努力,守护铜城绿色家园。

截至目前,退化林修复已完成平台开挖368公里,修整树穴约9.2万个,苗木储备16万株,工程正按计划顺利推进。

“中幼林抚育”针对中幼林区域,因供水不足,苗木质量差、种植技术不当等原因导致苗木成活率低、林中空地或稀疏区域较多的情况,通过补植、割灌、除草、修剪的措施,提高林木成活率。目前,已完成前期平台开挖树穴4000余个,苗木储备3万株。“草原改良”针对退化选定区域撒播补种适宜的草种,增加草原植被的种类和覆盖度,计划于6月底前完成工程量80%。

在各个项目现场,机械轰鸣与人工劳作交织成绿色发展的奋进乐章。随着3.02万亩林草绿地修复工程的逐步实施,将大幅提升区域森林覆盖率,增强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能力,也为野生动物栖息创造优良环境。随着“三北” 工程的持续推进,白银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昔日的荒山坡地正逐渐被葱郁的林草覆盖,不仅筑牢了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更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生态红利,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白银区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