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此时,直线距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424.8公里的安阳滑县桑村乡陈大召村沸腾了。
安阳骄子逐梦太空
——从三组镜头看陈中瑞首次飞天
安阳融媒记者 邓娴
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此时,直线距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424.8公里的安阳滑县桑村乡陈大召村沸腾了。
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奉命出征。这是航天员陈冬(右)、陈中瑞(中)、王杰在出征仪式上。新华社发(韩启扬 摄)
这个距离滑县县城约1个小时车程,处于菏泽、濮阳、新乡、安阳四市交界处的乡村,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中瑞的家乡。
当天,记者早早来到陈大召村陈中瑞的老家,和家乡父老一起观看陈中瑞的首次飞天之旅。
4月24日,航天员陈中瑞的父母在家中接受媒体集中采访。(安阳融媒记者 曲海庆 摄)
镜头一:父亲的墨宝
4月23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前一天,3名航天员透露了他们要带上天的私人物品。陈中瑞的包裹中除了家人和朋友的照片,还有父亲写的几张字。
陈中瑞父亲的书法作品。(视频截图)
说起这几张字,陈中瑞的父亲全然不知它们会“飞”上天。“孩子让我写几张字,我就写了‘志博云天’‘惠风和畅’‘室雅人和’。没想到他带到了天上。”父亲陈秋贵说。
“志博云天”饱含着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祝愿。而陈中瑞把自己的努力藏在默默付出里。无论是飞行员还是航天员,各项训练都十分严格,但陈中瑞从未向父母说过一句苦和累。“他训练受的苦和累从来不回家说。我从新闻上看别的飞行员平时如何训练,能体会到自家孩子的训练是多么辛苦。”陈秋贵说。
“妈妈的味道”总是令人难忘,陈中瑞最爱吃母亲包的饺子。“等他回来,我还给他包饺子。”还未出征,陈中瑞的母亲就在惦记着儿子的归途。
镜头二:母亲的眼泪
4月24日14时,陈中瑞老家的小院儿里,大屏彩电已经摆好,热心的乡亲们拉来了凳子。邻居、亲朋围坐在一起,观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现场直播。
16时许,陈中瑞的父母和家人坐到电视机前,和大家一起观看直播。直播中的每一帧画面、每一句解说,他们都看得仔细、听得认真。弟弟陈增瑞对哥哥第一次太空“出差”充满信心。他说:“中国航天事业越来越强大,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次载人航天任务肯定会顺利进行、满载而归。加油!”
17时16分,现场直播中传来“1分钟准备”“20秒”“10、9、8……”的倒计时声音。听着变化的数字,陈中瑞的父亲禁不住握紧了双手,母亲也目不转睛地盯着直播画面。随着“3、2、1,点火”声音的响起,陈中瑞的父亲、母亲和乡亲们一起鼓起了掌。
载人飞船带着父母的牵挂飞向星辰大海。看着载着儿子的飞船升空,陈中瑞的母亲不忍离别之苦,低下了头,眼泪润湿了手掌。小儿子陈增瑞递来了纸巾。奈何,离别苦,拭不干相思泪。父亲也摘掉眼镜,擦掉眼中的泪水。
镜头三:邻居的直播
“俺的直播开了,来,进直播间点点赞。”观看直播现场,陈秋贵的邻居朱伟红在网络平台上开了直播间,将乡亲们观看神舟二十号飞天直播的画面记录下来。她说:“陈中瑞是俺村人的骄傲,这么难忘的场景必须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知道俺村出了个航天英雄。”
说起陈中瑞这个航天英雄,村里的邻居纷纷竖起了大拇指。陈青梅说:“人家这孩儿好着呢,打小就学习好,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有礼貌,那真是标杆。”
郭焕民和朱国录一边观看一边讨论着飞船的飞行过程。“以前对航天知识了解吗?”记者问。“每次发射都看,但都没有这次看得仔细、看得认真,因为这里有咱身边的人。”郭焕民指着电视画面中的陈中瑞说,“国家航天事业不断迈进,身边的航天英雄越来越多,这是咱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陈中瑞说,安阳是殷商文化的发祥地,自古就有飞天的向往。在场的一位村干部说,安阳大地先后出现刘洋、陈中瑞两位航天员,探苍穹,接续飞天梦,把航天精神、航天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中原大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安阳骄子逐梦太空。
来源:安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