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隐患多藏于隐蔽处,且具有潜伏性。为此,在开展‘排雷’行动之前,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情报’收集工作。”近日,开滦股份吕家坨矿经过精心策划,组织开展“排雷”行动,目标是那些潜藏在设备与系统里的安全隐患,该矿安全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徐禄在动员会上说。
开滦股份吕家坨矿大力提升风险辨识与隐患治理能力,以员工为主体,以专业设备为武器,摸排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的“暗雷”,为生产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本报讯(通讯员张纳军 张婧)“安全隐患多藏于隐蔽处,且具有潜伏性。为此,在开展‘排雷’行动之前,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情报’收集工作。”近日,开滦股份吕家坨矿经过精心策划,组织开展“排雷”行动,目标是那些潜藏在设备与系统里的安全隐患,该矿安全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徐禄在动员会上说。
该矿以员工为主体,以专业设备为武器,在与隐患问题的博弈中守护矿井安全,该矿引导员工打破常规思维,通过仔细翻看各区域内设备检修档案、认真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在设备以往“病史”中寻找线索,摸清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的“暗雷”,确保在排查时一击即中。新主井天轮检修班班长王宗彬依据台账中记载的“去年同时期新主井天轮曾更换天轮衬垫”这一记录,综合考量材料使用寿命,在日常巡检中主动加密对天轮衬垫磨损情况的查验,在发现有近20对衬垫磨损较为严重,存在磨穿、掉落的安全隐患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换新处理,超前解决了因衬垫缺失,致使钢丝绳与天轮轮毂直接接触,进而增加断绳风险的问题。
“以往的班前会,员工大多是被动接受安全教育。现在,班前会主持人会结合上一班发现的设备、系统隐患问题,带领员工一起分析,在互动交流中引导员工认清‘隐患就是事故’‘小隐患可能引发大事故’的道理,于潜移默化中帮助员工提升风险辨识与隐患治理能力。”排水系统水泵班班长高涛在谈起近期员工的变化时说。这一转变也为“排雷”行动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如今,该班组员工人人争当“扫雷”先锋,无论是松动的螺丝,还是老化的电线,不管是磨损的齿轮,还是阻塞的管路,都逃不过员工的“火眼金睛”。
此外,该矿结合设备巡检范围点多面广的实际,充分发挥“鹰眼”视频监控系统优势,对各大系统、重点设备实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检查,精准捕捉设备异常、人员违章、环境异常等安全隐患。
他们建立三级视频检查机制,规定管技人员负责全区域、班组长负责分管区域、值班调度员负责重点区域的视频检查,确保隐患问题发现及时、处置到位。调度员宁采军在值班时通过地面监控平台发现新井卸载仓存在撒煤情况,便立即电话联系清理人员赶往现场处理,有效避免了原煤落入井筒或砸伤电缆及管路等安全风险。宁采军也因及时发现和处置该隐患问题,获得了“扫雷先锋”奖励。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