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出片相机最近被捧为老鼠人神器,“用它拍照活人气莫名爆棚”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5 12:28 2

摘要:今年陆续走红了许多个相近含义的热词,如低能量、低频人、淡人、老鼠人等等,描述人缺乏生活激情时的不同状态。

图源日剧《余命十年》

今年陆续走红了许多个相近含义的热词,如低能量、低频人、淡人、老鼠人等等,描述人缺乏生活激情时的不同状态。

词越多、越细分,越能侧面印证它多普遍。

许多年轻人积极认领这些描述,感慨终于找到了大部队,在评论区晒出照片,细数自己的老鼠人证据。

有说自己拍照时经常表情呆滞的,看起来像沉睡了三百年的吸血鬼刚苏醒,又或者像网上很火的班味表情包。

和朋友一起出门的旅行照片里,自己总是缩在后排阴暗角落里的那个。

网上火过的打卡方式里,似乎只有前段时间走红的“抛尸感”打卡适合自己,只能胜任倒在地上的角色。

认同这些词的同时,不少年轻人也感到些许憋屈与冤枉,因为觉得自己并非是真的无趣、浑浑噩噩。

更多时候,是哪怕自己心情愉悦、脑内异想天开有许多有趣想法,拍照设备记录下的自己看起来仍旧像呆滞章鱼哥。

倘若只用一个词概括,那大概是“命缩力”,看起来生命力不足。

眼看着一周后又是五一假期,原本以为“命缩力”年轻人们阴暗爬行的局面会再一次上演,但最近搜索攻略时却发现网上许多人给自己找到了一剂猛药——

带全景相机去拍照能生命力翻倍,“瞧着死人都微活了”。

via @月亮湾湾Moon

相关讨论的评论区里,被种草的大批网友已经在呼唤报价组出现。

01

网红全景相机

被捧成活人气翻倍器了

全景相机,指的是可同时拍摄360°画面的一类相机。

它原本是运动圈制霸相机,热爱滑雪、骑行的运动健将们几乎人手一个。

影石的官网页面上,全景相机所拍摄的代表性视频画风长下面这样,酷炫肆意勇敢,被用于滑雪、速降、直升机飞行等极限运动的记录中。

简单来说,看起来生命力爆棚。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最近把全景相机奉为神器的年轻人们和“运动健将”四字几乎毫无关联。

别说出色地完成花式运动动作了,光是模仿网上的活人感拍照教程、学网红拍照姿势都觉得要了老命。

这些姿势幅度通常一个比一个大,四肢间的距离堪比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

美是美的,就是对命缩力年轻人来说模仿难度巨大。

出门在外时,很多人都不好意思放开手脚、摆出有张力的动作,别人蹦跳大叫着拍照像小精灵,自己硬着头皮跳像苦命吗喽。

打工人久坐后身体曲度变直的腰板,离静脉曲张只有三年之遥的双腿,受不住大开大合的起跳抓拍。

唯一能做着顺手不羞耻的动作,只有剪刀手。

更重要的是这样照猫画虎拍完后,会觉得照片里的人不像自己了,而像在扮演另一种外向性格模板下的人。

可如果不这么模仿,一切又会回到原点,只能拍出到此一游式的游客照。

互联网上时常有年轻人自嘲,难道不够疯不够社牛就不够有生命力?这也太不公平。

via @荔枝胡

问题的核心原因,在于传统“出片”本身是门技术活。

照片内容不能一味地平淡,总要有些出格之处、能让眼神聚焦的关注点,比如夸张的动作或表情。

但它并不是拍出生命力的唯一解,年轻人发现全景相机可以另辟蹊径:

如果人不够疯,那就让相机代替你疯。

via @影石Insta360

前文提及,全景相机可以同时拍摄四周360°的画面。

这意味着相较于手机、相机的常见平面拍摄,全景相机的视角更独特。

能把被拍摄者普普通通的站立、走路、骑车等场景,都拍得千奇百怪,看起来妙趣横生、生命力溢出。

譬如正常举起手机斜上方自拍,只会得到一张再寻常不过的正面照。

但如果用全景相机以同样的姿势拍摄,利用影石APP里自带的小行星玩法,你能得到一张站在地球中心、元气满满的照片。

via @荔枝胡

与此同理,走路过程中用全景相机录像后导入影石APP选择现成模版,就能生成动态的小行星效果。

寻常散步走路,拍出来像是小王子在造访他的六个星球。

via @橘一橙NiceFriend

整个拍摄过程中不需要凹姿势,只需要正常走路、把全景相机举在手上拍一小会而已。

但最终效果与普通走路视频相比,活人气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全景相机的生命力原理在于创造陌生感。

用一看就不同于日常手机拍摄的画面,让视频氛围顿时与平淡二字无关。

非常规视角下,许多曾会困扰普通人的拍照瑕疵无形消失,没人会再去注意你加班留下的黑眼圈还有痕迹,也看不出你的腰背并未像模特一般挺直。

只会感受到一些最直观元素,譬如阳光、蓝天、草地、笑容。

同一张全景照片,在影石APP里上下划拉一下换角度,就能生成完全不同的趣味效果。

前段时间爆火的大头钉转场,被网友们戏称为“向世界竖个中指”,其实也是用全景相机拍摄。

平常镜头下有些呆的立正姿势,被大头钉特效拍出了小人国奇遇记的既视感。

via @原来是陶阿狗君

博主@原来是陶阿狗君发明带火这个拍法后,大头钉特效迅速全网爆火,一个月内小红书、抖音上相关笔记教程出现了数十万篇。

地方文旅用它拍宣传,把特色娃娃放在本地美景里,小红书等大厂吉祥物也参与凑热闹。

拍摄过程简单到老爷爷拿上全景相机后都能自己拍,不需要做什么夸张的表情,独特的画面已经足够有张力。

via @姚之恒

02

“用了全景相机,

才发现之前自己在没苦硬吃”

此前“老鼠人”相关话题讨论里,很多网友提出了一个悖论。

大家认为那些拍摄出高赞“老鼠人vlog”视频的博主,并不是真正的低能量,因为视频拍摄工作量一看就很大。

起床后先去床边架个相机,再回到床上假装刚刚睡醒,拍完后还得再把设备拿去卫生间架好拍洗漱,之后再依次在餐桌、书桌、窗户等多个地点架机位。

如此愿意折腾哪里是老鼠人,明明是勤劳蜜蜂人。

而对真正的命缩力人群来说,拍照时生命力增加可以,工程量要是也成倍增加万万不行,为数不多的精力更要捉襟见肘。

这也是许多年轻人追捧全景相机的另一原因——

普通人需要为生命力做出的改变,被降到了最低。

via @哈利

就以拍摄室内vlog这个场景来举例。

由于全景相机可以拍摄周遭所有场景,你把它固定在屋子中间的某个区域开始录制后就可以去做其他事,不需要再换机位。

之后依旧是利用影石APP里的现有模板,可以生成下图中“AI影分身”的效果。

通过镜头角度的旋转,展现你不同时间、在屋子里不同角落时的身影。

via @loveqiqi

许多人感叹,用过了全景相机才发现之前很多苦是没苦硬吃。

比如自己有拍照时一笑就僵硬的问题,之前总想要纠正自己学着怎么笑,现在发现用全景可以选择不直面镜头。

它的特色是“先拍摄、后选角度”。

因此拍摄过程中你不用为某一瞬间的表情焦虑,眼睛无需直视镜头、嘴角无需绷紧,保持本我的状态享受旅程就好。

后期再自由选择最佳视角,容错空间极大。

via @okbin!

选角度过程中,还有可能发现自己错过的美景。

比如博主@彩蜂摄影大马猫本乘坐完热气球后回看全景相机拍到的素材才发现,热气球掠过河流时留下了惊艳的倒影。

而当时正坐在热气球上的自己,视角受限无法看到这一幕。

全景相机的算法可以把自拍杆从画面中隐藏,因此一个人也能拍出不同景别的画面。

视频效果就像是你身边跟了一位follow PD、架了台跟随摄像机。

谢霆锋年初发布过一个滑雪视频,许多人惊叹他滑雪厉害的同时也讨论起“摄影师更厉害”,竟然能做到镜头就在他面前拍。

底下不少懂行的网友指出,摄影师根本不存在,谢霆锋是用全景相机拍的。

仔细看会发现,谢霆锋的左手里好像捏了“一块冰”,那其实就是被隐藏的自拍杆。

正常情况下自拍杆会被算法几乎完全抹除,像下图中的博主是用自拍杆高举着全景相机录像。

谢霆锋的视频大概率是因为自拍杆上沾裹了一些雪,算法消除后呈现出类似一块冰的效果。

via @吴哈哈

非常摄影小白友好的是,全景相机不同于其他摄影设备,使用时不需要像祖宗一般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

它的抗跌落性能,能大幅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心理风险。

全景相机有多抗造呢,@影视飓风测评影石新品Insta360 X5视频中,甚至敢抡起锤子砸镜头,以此展示新品的镜头保护功能。

锤子砸下来的瞬间网友们都忍不住隔空肉疼,但替换完新镜片后,X5本体未受半点皮毛伤。

前天夜里影石新品Insta360 X5发布后,许多科技博主都进行了相关评测。

结论是全景相机的全能性,还在上升。

此前全景相机有一些会被介意的“硬伤”,如画质问题、夜景功能一般,它的总像素要分配给前后两个镜头。

由于拍摄出的画面是360°模式,剪辑思路与操作和常规视频不同,不少普通人也会畏惧后期处理的难题。

但据博主们对影石新品的测评,一些老大难短板问题这次竟然解决了。

和上一代产品X4相比,X5的夜景效果进步很大,阴影部分更明亮的同时高光更柔和。

via @Leo叔叔爱摄影

博主@Fier斐儿的游牧计划用它在霓虹灯遍布的香港街头进行拍摄,直接拍出了赛博朋克游戏既视感。

画质肉眼可见有了质的提升,被网友们调侃“这还是曾经的监控画质吗”。

出片流程也更普通人友好了,用动态跟拍进行拍摄,可以直接生成能够立即分享的画面。

不再需要像之前那样,顾虑后期处理的问题。

这意味着,全景相机能在最大程度展现活人气的同时,又最大程度地平衡保留了打工人们“做自己”的权利。

你不需要扮演谁,也不需要像出片博主们那样努力钻研,就可以让生命力double翻倍。

03

让记录归于记录

有很多年轻人奔着记录自然笑容入手全景相机后,反而更沉迷起了用它拍一些发癫视频。

优雅精美的转场固然让人心动,但还是抽象的灵魂更胜一筹。

E人或许有胆量在街头随地大小疯,但对许多I人来说,想发疯也需要契机需要合适的条件。

得是有点疯,但又不能疯得太惊天动地。

全景相机刚好满足这种微妙的需求,围着相机蹦跶几下、和好朋友拉着手转个圈,视频的精神状态就足够美丽。

via @Lat

许多人都在使用全景相机的过程中,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主体性”。

镜头不对着人的它,能让自己在记录过程中没有防备心,卸下曾经困住自己的诸多烦恼。

譬如站位对不对、该看镜头还是别处、姿势是不是没有凹对。

只需要最简单地把全景相机拿在手上,享受旅途,全景相机就会像一台情绪3D打印机一般还原出整个场景,构建一个小世界。

via @Karen莫文蔚

UP主@豆豆豆豆逗是我曾经用影石全景相机,从第一人称视角拍摄出视频《赛博朋克,但是真人版》

视频把日常视角拍出了开放世界游戏的效果,全景相机成为了主人公的义眼,播放量近800万。

在全景相机创造出的这个小世界里,我们不再是曾经自嘲的“小说里的NPC”,而是唯一的主角。

一切故事,一切过去未来与现在,都从我的身侧展开。

影石的云存功能,能够把相机拍摄还原出的场景分享给亲密的人。

不同于普通的照片分享,全景相机的云存功能就像是刘慈欣小说《带上她的眼睛》那般,让对方用自己的眼睛看了次世界。

去年5月,一位患乳腺癌晚期的妈妈为了给年龄尚小的孩子留下点陪伴找到影石。

影石团队用全景相机,帮她录下了到孩子18岁成年的多个“预制”陪伴影像。

有“妈妈送我上学”的场景,妈妈叮嘱着被欺负了要打回去,预备着7岁等孩子上小学时给他看。

有“妈妈带我去游乐园”场景,画面中一家人身临其境般在咖啡杯里大笑着旋转。

未来18年间可能会出现的特别场景都录了一遍,孩子考差了妈妈安慰、上大学前妈妈帮忙收行李等等。

全景相机在此刻生产出了一颗又一颗能够长久存在的“时空胶囊”,等待着在未来被开启。

所有影像都可以通过VR眼镜看到全方位的完整环境,孩子能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仿佛就走在自己身边的妈妈。

很多网友看了这个视频后,惊叹于原来常见于运动记录、花式转场的全景相机还能适配VR眼镜。

其实这个感叹倒反天罡了,全景相机曾经就是十年前风口上的VR相机。

当时三星、理光、影石等国内外多家企业都有意开拓VR相机领域,但如今似乎只看到影石跑了出来。

2015年,开创运动相机品类的美国GoPro已经霸榜多年,日本理光发布全球第一款360°全景相机,掀起全球竞争。

而同时期的影石还只是南京大学的一个学生创业团队,90后的创始人刘靖康初出茅庐,刚凭借初代VR相机拿下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亚军。

但极短时间内,GoPro与理光就被这家深圳的“小创业公司”甩在了身后。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中,影石以67.2%的市占率位列第一,第二名日本理光的市占率仅为12.4%。

2024上半年,影石营收超过GoPro,也成为运动相机品类的全球第一名。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前几天影石发布新品X5在国外也热度颇高,直接闹出了#老外为了抢购国产全景相机排队两条街#的新闻。

影石在纽约中央车站的新品发布活动早上9点才开始,但凌晨3点现场已经有人开始排队,想争下第一批新品购买试用的体验。

这届打工人思维很前沿地把全景相机从传统运动场景中解放了出来,看到了这款品类大众化的潜力——让相机回归记录的本质。

美剧《再造淑女》中曾展现一个知名观点,“你以为拍照能捕捉当下美好,但其实是在错过它”。

指出当人们分心去思考摄影构图、相机参数、拍照姿势,欣赏美景的过程会被打断。

全景相机则没有这一困扰,它不需要使用者扮演被网络固化出的高能量精致形象,也不太会让被拍摄者感到是被镜头凝视的对象。

全景相机的“生命力翻倍”,实际上是通过为使用者留出更多放松、自由的空间实现。

你只管尽情享受当下,把记录交给全景。

来源:BXBR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