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游戏对孩子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们沉浸其中,展现出无比的热爱。然而,孩子们对游戏的痴迷以及家长对手机监管的疏漏,成为了一个明显的隐患。可恶!那些诈骗分子恰恰了解这一漏洞,专骗你的娃!
网络游戏对孩子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们沉浸其中,展现出无比的热爱。然而,孩子们对游戏的痴迷以及家长对手机监管的疏漏,成为了一个明显的隐患。可恶!那些诈骗分子恰恰了解这一漏洞,专骗你的娃!
01
小小(化名,9岁)使用母亲手机刷视频期间,留意到一则免费赠送蛋仔派对皮肤的视频。小小与发布者私信交流后,对方获取了小小的 ID。在得知小小系未成年人时,对方要求小小下载软件,宣称此举能够在玩游戏时解除未成年限制。
小小依言下载对方推送的 APP,并以手机号和验证码登录。而后,对方告知小小于第二日晚上查看未成年限制是否解除。第二日,小小发现已被对方删除。2 月 21 日,小小母亲察觉银行卡产生 21 笔转账,总计 13000 余元。经查找下载记录,发现手机中曾下载过远程控制 APP。
02
成成(化名,10岁)欲用父亲手机玩游戏,开启找队友功能后,有陌生人加入。两人在游戏过程中闲聊,对方自称是游戏主播,询问成成期望获取何种游戏皮肤,成成表示想要螳螂的皮肤。随后,两人添加微信好友并开启语音通话,对方指引成成在支付宝中进行操作,接着提供一个 QQ 号让成成登录并对话,具体操作细节成成已难以记清。当成成父亲拿到手机时,发现银行卡有转账记录方知受骗,损失近 2 万元。
03
伟伟(化名)刷视频时,一位蛋仔主播对其予以关注。伟伟与其打招呼,对方发送一个视频,询问伟伟是否想要视频中的皮肤,还表示视频中的皮肤可任选三个。伟伟选取了两个皮肤。此后,对方要求伟伟用抖音拨打视频电话,并指导其获取皮肤的方法。
对方指示伟伟拿来母亲的另一部手机面向镜头,打开支付宝点借呗,借款 20000 元。又打开京东,将收到的三个验证码展示给对方。接着购买五粮液,因支付未成功,遂按对方要求为微信零钱充值 1000 元,后续收到 3 个银行验证码,对方查看后让伟伟退出短信。
此时,伟伟母亲发现手机不在身边,要求伟伟送回。伟伟母亲接过手机,察觉银行卡持续支出,忙询问伟伟所做之事,伟伟将另一部手机拿来,对方尚未挂断视频电话,伟伟称均为对方指使操作。此时,对方阻止伟伟母亲报警,声称会退款,若报警则分文不退。伟伟母亲挂断电话后立即报警。民警查看手机后,发现借款 20000 元尚未转出,成功还回,共计支出 12 笔,损失 3536 元。
骗术解析
在这些案例中,骗子们敏锐地抓住了当前孩童玩手机游戏年龄越来越小以及家长因孩子能灵活操作手机而放松警惕这一特点,实施了一系列狡诈的诈骗手段。
他们以极具诱惑性的“免费送游戏皮肤”等为诱饵,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当孩子们与他们接触后,骗子便以解除未成年模式为借口,要求孩子们下载特定的软件。在这个过程中,远程操控成为他们实施诈骗的重要手段。
一个又一个令人痛心的案例,
让我们看到这些骗子的手段不断翻新,
毫无底线。
从小小的遭遇,
到成成的被骗经历,
再到伟伟的不幸遭遇,
每一个孩子都在这些骗局中
受到了伤害。
面对这些可恶的诈骗行为,
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加强对孩子们的教育和保护。
来源:阎良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