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创新应用正为基层文化传播注入新动能。4月17日下午,广内街道组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重点探讨如何运用AI技术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提升街道文化传播影响力。全体处级领导、各部门负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创新应用正为基层文化传播注入新动能。4月17日下午,广内街道组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重点探讨如何运用AI技术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提升街道文化传播影响力。全体处级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各社区党委书记、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两新”组织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
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潘达作专题辅导报告。潘达以“AI技术助力意识形态工作,提升街道文化影响力”为主题,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AI在文化提升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从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到如今AI演进出了实用的通用大模型如ChatGPT、文心一言、DeepSeek……”潘达细数着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高光时刻”,展现了AI从理论探索到产业落地的演进路径。
在阐释AI在文化提升中的应用时,潘达系统梳理了AI的六大创新方向,构建起“技术-场景-价值”的完整链条。数字人技术的“形象大使”原型,可化身永不疲倦的讲解员,实现7×24小时多语种文化讲解;智能视频生成系统可在历史街区活化中大显身手,通过AI技术复原广内名人故居百年变迁,让历史重获新生;大空间VR体验可以在虚拟环境进行剧情体验交互,增强了文化的互动性和吸引力;AR虚实结合技术,可令历史故事生动再现;AI创作能够大幅提升基层宣传内容的生产效率,无论是宣传手册还是社交媒体内容,AI都能快速生成高质量的文案;AI修复古籍文献智能系统也能在地方志编纂中创新应用。
培训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如何运用AI技术讲好广内故事、传播广内声音方面,提供了可操作的实施路径。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培训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际操作的方法和工具,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AI技术提升工作效率。”
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推动AI技术与意识形态工作深度融合,让技术创新为街道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更强支撑,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文化根基。
转自:掌上广内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