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创新司法保护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海淀法院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25年度)及典型案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5 14:07 2

摘要:“近三年来,海淀法院共受理涉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知识产权案件5000余件,占全部知识产权案件60%以上”。4月2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海淀法院发布《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25年度)》,介绍了上述情况。除

“近三年来,海淀法院共受理涉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知识产权案件5000余件,占全部知识产权案件60%以上”。4月2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海淀法院发布《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25年度)》,介绍了上述情况。除对近三年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情况进行通报外,这场发布会还介绍了该院2024年知识产权审判情况,并发布了涉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纠纷十件典型案例。北京市人大代表高琼、海淀区人大代表叶映芳、海淀区人大代表孙淼观摩了此次发布会。发布会由海淀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戴国主持。

据海淀法院梳理,2024年该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171件,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657件,同比上涨12.73%;其中以速裁方式结案1995件,占全年审结案件的54.55%。海淀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贾柏岩表示,2024年海淀法院聚焦为海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以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抓手,通过培养“一支队伍”、完善“一个机制”、打造“一个平台”的“三个一机制”,为创新发展战略和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全面和精准的司法服务。精心培养“一支队伍”,以高水平专业化审判为辖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支撑;持续完善“一个机制”,以数智化司法为辖区高科技创新构建良好法治生态;全力打造“一个平台”,以典型案例不断积累为辖区经济高速健康发展提供精准规则导航。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的动力和保障,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淀法院审理了众多助推新质生产力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件,以明晰裁判规则为科技创新提供有益司法指引。发布会上,海淀法院民事审判五庭(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杨德嘉介绍了近三年涉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情况。在他看来,此类案件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新趋势:

一是涉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问题成为热点。与AI相关的纠纷不断增多,被诉行为表现多样且案件受关注程度较高,应选择何种路径进行保护以及相关法律适用的考量因素成为此类案件审理的难点及要点。案件审理中,需回归到法律规定本身,遵循法律规定和立法初衷,对相关的权利、权益及被诉行为进行认定并作出评价。同时,应秉承全面了解技术、积极探究原理、深入思考争点、依法审慎处理的原则,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充分考量经营者、消费者、社会公共利益、市场竞争秩序等各方面因素,作出符合法治精神、适应时代发展的司法裁判。

二是涉数据不正当竞争案件备受关注。平台数据保护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此类案件数量不断增长、数据类型日趋多样、诉争标的高、争议大,而对数据权益的认定、行为正当性的判断始终是此类案件的重点问题。案件审理中,应重点围绕数据经营者对其平台数据的投入、平台所享有的数据竞争性利益与数据本身之间的关系,遵循分别审查、整体判断的基本原则,全面考虑被诉行为获取、使用数据的具体方式,对经营者、社会公众及市场竞争秩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三是涉新类型网络平台责任纠纷日益增多。网络平台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下呈现不同的角色和分工,新技术带来的变革使得对平台责任的准确认定和划分难度不断加大。案件审理中,首先应明确网络平台在具体行为的角色,即是否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此基础上,判断网络平台服务者的注意义务,应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考量具体案件中网络平台的服务特点、服务类型、经营规模、技术能力、措施的必要性、可操作性以及对用户权益的影响等因素综合判断。

四是适用惩罚性、裁量性赔偿的案件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当事人提出适用惩罚性赔偿、裁量性赔偿主张的案件呈现上涨的趋势,如何准确适用惩罚性赔偿、裁量性赔偿系难点和重点。案件审理中,对于恶意侵权、情节严重的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坚持严格保护,用足用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并积极探索精细化确定惩罚性赔偿基数及倍数;对于当事人提出适用裁量性赔偿的案件,充分审查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情况、主张计算方式的合理性等,对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的获利进行相对准确的计算,科学、合理、精准适用裁量性赔偿。

五是“数智枫桥”纠纷化解机制创新深化发展。如何妥善处理和化解涉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类纠纷案件,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创新生态保护,始终是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重点。案件审理中,要主动转变纠纷化解理念,细化矛盾解纷方法,在审理前源头识别、把握需求、找准焦点;在审理中靠前研判、找准方向、果断处理;在审理后及时答疑、创新方式、延伸化解,创新升级纠纷治理机制,推动打造海淀特色“数智枫桥”新经验。

结合上述案件特点和趋势,海淀法院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引导企业树立创新意识,维护公平、健康、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二是发挥行业协会纽带桥梁作用,构建协同高质量发展合力;三是强化司法机关法治保障职能,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

随后,海淀法院发布了十件涉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纠纷典型案例,包括“百科词条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皇冠曲奇’与‘蓝罐曲奇’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未经许可抓取体育赛事资讯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涉‘文心一言’竞价排名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生产销售假冒‘华为’品牌交换机惩罚性赔偿案”“直播带货‘泡泡玛特’服饰惩罚性赔偿纠纷案”“教育培训机构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热播剧署名纠纷行为保全和解案”“破解企业微信通信协议行为保全案”。

本次发布会总结了2024年海淀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情况,聚焦科技创新的司法保护,以涉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案件为视角,总结归纳此类案件的新特点、新趋势、新挑战,提炼裁判规则,以期为提升类案的审判质效提供参考,为相关从业者和参与者提供有益指引。海淀法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高质效知识产权审判成果,为海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不断贡献司法智慧与力量。


代 表 关 注

北京市人大代表高琼

本次发布会恰逢其时,响应国家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号召、北京市委市政府改善营商环境的要求、回应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发布的典型案例体现了海淀法院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原创性探索以及法官面对新技术和新业态时持续学习的态度,不仅是法院审判成果的展示,对于企业来说更是教材性指引。希望海淀法院加大对知识产权创造者和社会参与主体的普法力度,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产生。

海淀区人大代表叶映芳

本次发布会围绕海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中心任务,以完善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引导企业强化法律意识、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回应了新业态、新技术的急速发展对司法的迫切需求,在为企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同时也为海淀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司法环境。希望海淀法院通过建立动态专家库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平衡好司法保护与知识传播的关系,以更加专业化的审判为企业构建更好的创新环境。

海淀区人大代表孙淼

本次发布会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时效性,所发布的案例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具有典型意义,充分体现了海淀法院在新时期对新质生产力中司法保护的有益探索、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高效性和专业性、对多元共治和协同创新机制的生动应用。期待今后法院继续探索新时代下以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北京海淀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