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在湖北通城县杨山村青背屋场的千亩药稻轮作基地上空,三架大疆T50农业无人机正编队开展植保作业,细密的药雾均匀洒向田间。种植大户胡阳志轻点手机屏幕,就能查看施药的进度。
本报记者 曹沛原 通讯员 李熠 周旖
近期,在湖北通城县杨山村青背屋场的千亩药稻轮作基地上空,三架大疆T50农业无人机正编队开展植保作业,细密的药雾均匀洒向田间。种植大户胡阳志轻点手机屏幕,就能查看施药的进度。
“1000亩虫害防治,一天就能完成,比传统人工施药效率提升20倍。”这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感叹道,“是通城农商银行的托举,让我们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种植户变成‘科技种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7年,胡阳志返乡创立通城县美丽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简称“美丽鸟合作社”),开展“元胡-优质稻”轮作种植。但合作社成立后困难重重,千亩基地仅人工除草年开销就达20万元,极端天气导致减产风险也让其经营陷入困境。
通城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该合作社的金融需求后,以“设备+场景”金融方案,将科技设备提升的产能收益纳入授信评估系统,为其提供400万元“再担贷”,实现“空中生产力”向“地上信用值”转化。
“传统农业缺乏固定资产抵押,我们从生产场景中挖掘企业信用价值,将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等科技生产资料纳入增信范畴,破解农业主体‘轻资产、缺抵押’的融资痛点。”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美丽鸟合作社已建成智能化田间管理系统,农药用量减少,飞防效率大幅提升,年综合收益显著增加。
在通城县麦市镇云岳智农(湖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5G云养猪”繁育基地,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持续推进。通城农商银行依据该公司运营模式,以科技型小微企业专项贷款形式为其注入270万元贷款资金,助其建成覆盖麦市镇、塘湖镇、马港镇等地13个村的5G“云养猪”平台。通过平台可实现养猪全过程可视化、可控化、可溯源化,带动200余户农户致富。
近年来,通城农商银行深入践行“小微金融店小二,乡村振兴主办行”理念,以“技术降本-收益增加-信用增值-再投资”服务模式,将金融服务嵌入农业生产全链条,形成从产前良种繁育、农机购置,到产中智慧灌溉、数字巡检,再到产后冷链仓储、电商直播的全周期服务矩阵。
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62户、金额10.33亿元,其中,支持科技型主体13户、金额1.42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