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双拥模范城(县)】遵义: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军政军民团结新篇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5 14:40 3

摘要:4月23日,记者从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当天,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遵义市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至此,遵义已10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

4月23日,记者从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当天,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遵义市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至此,遵义已10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

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地,遵义始终将双拥工作视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遵义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目标,创新机制、深化服务、凝聚合力,构建起党政军民同心同向、共建共享的双拥新格局,为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高位统筹,构建双拥工作“大格局”

遵义坚持将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军地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体系。通过建立区域协调、专题会商、联络沟通等机制,实现军地需求精准对接,着力解决部队战备训练、营区建设等问题,推动双拥工作从“碎片化”向“系统化”升级。此外,驻遵部队与地方政府的联动机制同样高效。如针对随军家属就业难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人社、编办等部门建立“绿色通道”。

暖心服务,织密尊崇保障“暖心网”

遵义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为目标,在全省率先推出多项创新政策,建立“就业安置+教育培训+医疗补助”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重点优抚对象在医疗补助、子女入学等9个方面服务全覆盖。

2023年12月9日,高速公路遵义收费站“军人(退役军人)之家”揭牌。2024年10月25日,遵义高铁站“军人候车厅”揭牌,标志着“军人候车厅”正式启用。截至目前,遵义已开通覆盖主城区及重点乡镇的3条"遵义双拥号"公交专线;打造“军人驿站”为现役军人提供免费入住(退役军人享5折优惠);机场、高铁站设立军人专属候机(车)厅,累计服务军人及家属超4万人次。“通过系列创新举措,我们在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收费站等设立军人休息区,营造出浓厚的拥军崇军氛围,激发了红城遵义青年儿女参军热情。”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舒杰说。

关爱行动常态化,连续3年开展“情系边海防”专项慰问,2025年春节期间累计走访慰问优抚对象4.3万人次,发放慰问金867万元;创新开展“四个一”活动(写慰问信、打慰问电话、办实事、解难题),通过上述举措累计为现役军人家庭解决实际困难3400余件。

在民生领域,一批批退役军人在各个领域为遵义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9年12月,退役军人任勇到湄潭县鱼泉街道金桥村任党支部书记,到任后,推动“金桥·斗门印象”农旅小镇项目落地,争取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红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抱团发展,打造有山、有水、有乡愁的农旅小镇。2022年,退役军人甘大礼返回家乡湄潭,和战友一起创办了贵州战友之家食品有限公司,如今该公司年销60万斤辣椒制品,产品销往云南、四川、广东、浙江等地,去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大关,带动周边20余名村民就业。

品牌引领,擦亮双拥文化“红城名片”

遵义市立足红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双拥文化品牌。依托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等红色场馆开展双拥教育。2023年,红花岗区老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入选“全国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成为双拥文化新地标。

典型示范激发动力,以“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为标杆,组建英模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军营,开展事迹报告会180余场;联合央视推出《军民情——走进双拥模范城》专题节目,展现遵义军爱民、民拥军的生动实践,全网播放量破千万。

2025年,遵义市再度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标志着这座红色之城在双拥征程上迈出新步伐。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舒杰表示,未来,遵义将持续巩固“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以争创新一届双拥模范城为契机,推动双拥工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