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电如何才能“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5 14:55 2

摘要:今年,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8类增加到12类。在此背景下,山东线上线下家电市场持续升温。然而,随着换新步伐的加快,山东农村地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边是消费者抱怨废旧家电回收价格低、渠道少,一边是拆解回收企业反映“吃不饱”。废旧家电到底“归宿”何处?如何完

今年,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8类增加到12类。在此背景下,山东线上线下家电市场持续升温。然而,随着换新步伐的加快,山东农村地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边是消费者抱怨废旧家电回收价格低、渠道少,一边是拆解回收企业反映“吃不饱”。废旧家电到底“归宿”何处?如何完善回收利用系统?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废旧家电:

留着没用 卖又价低

一台旧电视能值多少钱?可能是35元,也可能是10元!

不久前,在外工作的刘海涛想给老家的父母换台电视。“55英寸的彩电,享受国家补贴后打八折,直降320元,到手价只有1279元,非常划算!”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事情最后卡在了回收环节上。

山东中绿是中国再生资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图为企业从各地回收来的废旧电子产品。

刘海涛的老家在胶东农村,商家承诺送货上门并负责回收旧电视,不过他查看发现,不论品牌、新旧、大小和型号,平台给出的旧电视的回收价格仅有35元。老母亲认为价格太低,他便让父亲给当地走街串巷收废品的打电话。不过,打过三四个电话后,老母亲更不干了:报价从10—40元,还有同村人告诉老人,价格可以谈,高的可以卖到60元。

“旧的处理不掉,老人就不同意买新的。”刘海涛说,卖给商贩虽然价格可能高些,但老人觉得谈价格很麻烦。几个月下来,老家的父母仍在看旧电视。

鲁西某村的吴春梅最近也有相似的烦恼。“前几天,我们家新买了台空调,倒是送货上门,旧的也折价200多元。没想到的是,说好的免费装新,又是加管子、又是换支架,算来算去,不但折旧的钱捞不着,还得另外交200多。”拆下来的旧空调没让安装人员带走,但留在家里又占地方,她觉得很烦心。

山东中绿车间内景。

吴春梅的空调最后卖给了收废品的张德奇。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开着三轮穿梭在农村的大街小巷,扩音器里循环播放着“回收废旧家电,电视、冰箱、洗衣机”。收来的废旧家电他卖给自己的儿子张开(化名)。

和父亲相比,张开换了一种身份:将三轮车“游击队”回收的旧家电聚集,然后再统一卖到比他更大的回收商。只是他的上家并不固定,为了一台旧家电多赚几块钱,他常常要“货比三家”。

旧家电的处理,对于农民来说确实是一件烦心事。对于市场来说,去年以来大规模家电以旧换新步伐加快,迎来了更多旧家电。

“去年,我省通过省内外家电以旧换新和社会回收的“四机一脑”为1196.64万台(套),其中,在省内回收639.62万台(套),来自农村地区的有70万台(套),占比10.9%。”山东省再生资源协会执行会长邱明琦告诉记者。

其实,农村报废的旧家电应该更多。据邱明琦介绍,保守估计,山东省农村地区电器的保有量为9300万台(套),按照10%的报废比例计算,每年的废旧家电产生量应该为930万台(套),但受限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等原因,大量家电处于超期服役状态。

正规拆解厂家:

不同程度“吃不饱”

那么,众多旧家电去了哪里?

一台台旧空调被搬上流水线,全副武装的操作员先抽取氟利昂,再熟练地从机器上拆下压缩机、线路板、热交换组件等电器部件……

在山东中绿,每种电器均可被拆解成40余种可再生利用材料。

在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的山东中绿资源再生有限公司(下称“山东中绿”),回收的废旧冰箱、彩电和空调等家用电器,经过流水线操作,每种电器均可被拆解成40余种可再生利用材料。

据山东省再生资源协会统计,作为山东省具有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质的9家企业之一,山东中绿拥有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冰箱、电脑等“四机一脑”等的拆解线8条,去年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达280多万台(套),占到全省拆解总量的47.3%。

山东中绿副总经理卢海波告诉记者,由于正规拆解企业要负担运营成本,消化安全、环保投入,还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运输等费用。他举例说,“比如规范处置一台空调,里边有一些含氟类制冷剂和废矿物油,除了规范回收,还需要利用负压除尘技术收集废气和粉尘,以减少对大气层的破坏和对空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山东中绿是目前省内最大的家电处理企业,年拆解处理能力480万台(套)。为更好地回收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它在省内建起了50个回收网点。这些网点有企业自建的,有合作的,有挂牌的,服务对象以回收大户为主。

工人在拆解废旧电子产品。

记者走访发现,当前大部分正规拆解企业存在不同程度“吃不饱”的情况。据《山东省2024年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底,我省生态环境部门对9家企业核定的“四机一脑”总拆解能力为1875万台(套),但实际拆解的只有610万台(套),仅占拆解能力32.5%。

更多的废旧家电流入了非法拆解企业。据调查,像张开父子这样的回收“游击队”和大小不一的回收大户决定着废旧电子产品的流通方向。邱明琦介绍说,我省废旧家电货源大约1/6卖入二手市场,1/6作为维修件卖给家电维修点,其余部分视价格高低,或被卖给正规的废旧家电拆解企业,或卖给非法拆解窝点,但大部分流入非法拆解环节,数量约为每年800万台(套)。

山东中绿拆解车间内景。

在这个环节,正规拆解企业的短板是什么?“比如老冰箱里的氟利昂,释放到空气中会破坏臭氧层,但因为没有经济价值,非法拆解企业一剪子剪下去,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而正规企业必须按照规范的处置工艺来操作。”卢海波称,先进的拆解流水线推高了企业成本,加上近年来财政补贴退坡,企业购销倒挂亏损情况已经显现,在回收环节就有些力不从心。

在胶东,记者拨打了当地回收商贩的电话,对方均表示当天或隔天就能赶来收取旧家电。凭借人工、场地等成本优势,在回收价格上,商贩更具优势。

邱明琦认为,缺少土地是影响正规企业设立回收网点的另一个原因。他说,目前我省没有将设立回收网点列入城乡建设规划,回收网点用地没有保障。“这种现象在城镇都普遍存在,更何况在地域分散、货源量少的农村地区。”

企业、专家齐呼吁:

解决购销倒挂问题

废旧家电,如何从农民家里顺利地“走”进正规拆解企业,依旧面临不小的挑战。

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的数据,正规拆解企业拆解一台电器电子产品(如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脑)的成本比非正规拆解企业高出约30元。因此,正规拆解企业在回收价格上难以与非正规企业抗衡。

即使每天装满废旧电器的卡车要排队,但山东中绿仍然“吃不饱”。

“全省各地普遍存在的非法拆解窝点,在回收中以每台(套)高于正规企业5-10元的价格抢货,而且这些非法拆解点工艺管理落后、拆解成本低,环保和安全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邱明琦说。

拆解企业当然想“吃饱喝足”。但在拆解企业、行业协会的人士看来,因财政补贴迟迟不到位,进而引发的资金流动性紧张,已然让众多企业步履维艰。

据邱明琦介绍,2024年,财政部发放了新一轮补贴资金,但仅对原具备补贴资质的拆解企业拨付,以归还以往欠补的部分处理基金,没进入基金补贴名单的拆解企业没有受补资格,造成了拆解企业经营中成本高低不同。而且就我省来看,2024年争取到的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全部补贴到家电售新环节以促进消费增长,而没有补贴废旧家电回收环节。邱明琦认为,这也是造成正规回收企业由于购销倒挂,难以参与废旧家电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向开票”落地效果不佳。目前,从事社会化资源回收的商贩往往采用“不带票销售”方式,资源回收、拆解企业由于缺少“第一张发票”,既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也难以获取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成本费用的凭据。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反向开票”政策,因为种种原因难以推开。

山东中绿是中国再生资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邱明琦认为,正规拆解企业想走出困局,政府应抓住当前废旧家电数量增加的契机,进一步完善政策。他认为,就农村地区而言,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有能力购买新家电,有意愿交售废旧家电,这是推进农村地区家电更新消费以旧换新的根本。

城乡以旧换新应采取差别化补贴政策。考虑到农民收入低购买力差,对农村家庭购买新家电的财政补贴比例和回收废旧家电的价格,应适当高于城镇家庭,以调动农民购新交旧的积极性。

鼓励家电生产、销售和回收企业,针对农村生活特点设计、生产节能、多样、智能的各类家电,通过以旧换新让利于农民,让农村家庭对这些家电买得起、用得上,愿意交旧换新。

如何打通废旧家电回收的“最初100米”也至关重要。从事家电回收的某可再生资源公司负责人公维清建议完善前端市场,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便利农民就近处理废旧家电。

对此,邱明琦建议,鼓励家电生产、销售和回收企业在农村地区联合设立具备卖新和收旧于一体的网络。对具备回收农村废旧家电功能的回收点、中转站、分拣中心建设,应列入乡村发展规划,保障合理用地要求。

对从事农村废旧家电回收的企业,应按回收的不同品种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解决其购销倒挂产生的亏损问题;落实“反向开票”政策,解决企业的“第一张进项发票”问题;将农村分散的废旧家电个体回收者进行整合,督导其将回收的各类废旧家电交售给正规的旧货交易和拆解企业。

他还建议,鼓励企业创新回收模式。针对农村地域广阔、居住分散的特点,企业可以开展 “以车代库”流动回收、电话预约上门回收、“互联网+回收”、以旧换新积分兑换等灵活多样回收方式,方便农民交售废旧家电。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