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为陈芋汐发声,人民日报为其友谊点赞,体育饭圈化该终结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5 14:54 2

摘要:4月20日,刚刚结束了跳水世界杯比赛的全红婵陈芋汐二人一同参与了一场直播活动。

文|火火

4月20日,刚刚结束了跳水世界杯比赛的全红婵陈芋汐二人一同参与了一场直播活动。

而在直播期间,却发生了一点小意外。

作为运动员,身上基本上都会有一些伤,而陈芋汐在这场直播中站了很久,腰伤有些顶不住了。

全红婵也体贴地向主持人示意,希望能搬来凳子坐着直播。

这本来是个很正常的,小的不能再小的普通事,但却引起了人民日报的点评,也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全、陈二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互动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时间向前推移,在直播一周前的4月13日凌晨,女子10米台决赛拉开帷幕。

而这场巅峰对决的两位选手,就是全红婵和陈芋汐。

在一周前的墨西哥站决赛上,也是她们二人包揽冠亚,陈芋汐夺冠。

虽然中国队再次包揽该项目的冠亚军确实让人开心,但是两人参加比赛,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毕竟冠军只有一个。

全红婵其实在前三跳的时候是碾压陈芋汐的,如果继续按照这个局势走下去,那么夺冠的就是全红婵了。

然而在三次教科书般的跳水之后,第四跳的207C,全红婵却出现了致命失误。

随着身体的发育,全红婵的身高和体重不断增长,这让她在跳水时总是有些不适应,不适应身体上细节的变化。

在巴黎奥运会的时候,207C就成了全红婵的梦魇。

身高体重的增长导致她身体的重心和翻转的速度受到严重影响,以前的习惯,必须全盘推倒重新来过。

全红婵的207C也每况愈下,从东京奥运会的近乎满分,一直下跌至今。

全红婵也做出了一些应对,在前三跳,选择了更加稳妥的,难度系数更低的动作,来保证后续动作的操作空间。

但是这第四跳,全红婵命中注定的梦魇207C,还是让她发挥失常了,64.35分让她之前的领先优势荡然无存。

而陈芋汐则是超水平发挥,她的207C跳出了92.40分,逆转了比赛,拿下了冠军。

而赛后,网上立刻迎来了铺天盖地的舆论声浪,有声讨全红婵输比赛对不起粉丝,有的怒骂陈芋汐不配夺冠。

这不是第一次了,二人早就面临过无数次类似的场景。

他们的粉丝在网络上互相攻击,好像仇人一样,哪怕是在带货直播的时候也一样。

直播惹争议

赛后全红婵和陈芋汐来到了李宁直播间,也发生了我们开头所说的那一幕。

陈芋汐腰疼的受不了,只得要了把椅子。

哪怕是照顾队友,全红婵也依然被过度解读,被认为是在“耍大牌”,大家都站着,你怎么就好意思问别人要椅子坐着?

这次的小问题还算是好的,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全红婵不过是在照顾队友而已。

她还邀请主持人一起坐下,哪里像是耍大牌呢?

在国家体育总局要整治饭圈乱象之前,那才叫群魔乱舞。

全、陈二人的脑残粉,黑粉倾巢出动,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哪怕是脸上的表情都是他们的武器。

2023年的福冈世锦赛,同样是二人的决赛,当时夺冠的是全红婵,而亚军陈芋汐在一旁默默落泪。

全红婵脸上略显僵硬的笑容,立刻被曲解为,是陈芋汐故意输给全红婵的。

但是这难道不是朋友之间在照顾情绪么?

但偏偏总有一些人,用放大镜盯着两个人的一举一动,试图搞破坏。

除了赛场上,生活也成了这群人攻击的目标。

全红婵的父亲仅仅因为抽烟就被网暴,被认为是在“吸女儿的血”

陈芋汐的日子也不好过,只要拿了金牌就被认为是全红婵在让,要么就是说陈芋汐不配冠军。

而陈芋汐在面对国际媒体不过是一次很平常的英语采访时,用英语回答了,就立刻被网暴为“卖弄学问”“崇洋媚外”。

更离谱的是,当全红婵在几个月前的比赛上,差点因没听懂裁判的话酿成大错的时候,全网批评的方向又变成了“需要学习外语”了。

我们的运动员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来恶意揣测两个形同姐妹的人?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仅仅是要了椅子这一件小事,就让人民日报进行了报道,点评二人的友谊。

那就是要引导人们脱离“体育饭圈化”。

“饭圈”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以“偶像”为中心的人。

他们不论“偶像”做什么都是对的,“偶像”永远不可能输,输了那肯定是有黑幕,这一类人。

当然,以前的“饭圈”不过是英文“funs”粉丝群体的另一种说法,还没有现在这种已经有带有很深的贬义的意思。

“饭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畸形。

就像全红婵与陈芋汐一样,她们之间的良性竞争被粉丝解读为“零和博弈”,甚至出现辱骂裁判、攻击对手家人的极端行为。

在“为了偶像”这一目标下,任何微小的细节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被他们过度解读。

在2023年的全国跳水锦标赛上,还是熟悉的二人,全红婵的亚军引爆了一些极端粉丝。

他们将情绪爆发在了为全红婵打分的裁判上,怒斥其在故意打低分,威胁裁判,把全红婵都吓到了。

这群人对偶像的热爱已经达到了偏执的状态,任何不利于偶像本身的都要找理由化解。

真正热爱体育,欣赏体育的人,绝不是来看“运动员”的,而是来看“奥林匹克精神”的。

我们都不应该过于在乎登场的选手是谁,我们应该欣赏的是选手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竞赛中,展示出来的精神。

全红婵和陈芋汐,她们二人就像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诠释,都有过高峰,有过低谷。

在团体项目上,二人相互依托,是最好的队友。

在单人项目上,二人又同场竞技,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并互相以对方为目标来给自己激励。

这不就是“奥林匹克精神”么?

我们都应当坚决抵制“饭圈”入侵,维护“奥林匹克”的纯粹。

这场关于体育精神的保卫战仍在继续,真正的荣耀不只属于冠军,也属于那些懂得为对手喝彩的人。

竞技体育的终极浪漫,从不是独舞者的加冕,而是同行者的共勉。

参考资料:

国家体育总局:《坚决抵制“饭圈”乱象 聚力聚焦事业大局》:

中国新闻网:《中新人物丨陈芋汐:冠军只有一个,但水花有两朵》

红网:《陈芋汐直播时对全红婵说悄悄话:“我腰好痛,想吐” 全妹一个举动太暖了》

来源:阿言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