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浅种”,敖汉小米金灿灿喷喷香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5 15:21 2

摘要:在敖汉旗萨力巴乡的梯田上,老农牵着马匹拉犁开沟,身后的木制点种器发出规律的敲击声,谷种均匀落入土壤。这种延续千年的“捋粪”播种方式,将农家肥与种子同步覆土,不仅保留了旱作农业的智慧,更确保了小米的品质。尽管机械化播种已大范围普及,但敖汉旗仍有近三成农户坚持以传

四月,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春播的号角已然吹响,农耕文明与现代科技的对话正在田间上演。

在敖汉旗萨力巴乡的梯田上,老农牵着马匹拉犁开沟,身后的木制点种器发出规律的敲击声,谷种均匀落入土壤。这种延续千年的“捋粪”播种方式,将农家肥与种子同步覆土,不仅保留了旱作农业的智慧,更确保了小米的品质。尽管机械化播种已大范围普及,但敖汉旗仍有近三成农户坚持以传统方式进行耕作。“老祖宗留下的法子保墒又耐旱,种出的谷子香。”老农说。

在木头营子乡,大型播种机穿梭于平整的沙地上,每小时可完成数十亩土地的播种工作。“在平地上,机械播种效率较高。在坡地上,还是得靠人力和畜力。”现场的技术员解释道。目前,敖汉旗小米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机械化覆盖率达70%以上,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春播效率与品质兼得。

敖汉旗地处北纬42°黄金种植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达15℃以上,沙质土壤富含有机质与矿物质,为小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播种时节,农民严格遵循“深耕浅种”的古训——秋日深耕25厘米以蓄水,春日浅播3厘米以保墒。

据敖汉旗农牧局技术员介绍,近年来,当地推广了轻简化栽培技术,优选“大金苗”“大红谷”等抗逆小米品种,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将小米亩产提升至600斤以上,且品质更稳定。

在提升栽培技术的同时,敖汉旗的小米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在敖汉旗盛远米业合作社的车间内,机声隆隆,生产线每小时可加工4吨小米。“合作社保底收购,每斤比市场价高2毛,我们种得踏实。”订单种植户孙晓东介绍,自己今年已将小米种植面积扩大至100亩。

“真空锁鲜包装,买4斤送1斤。”在敖汉旗一家电商企业的直播间里,主播向消费者展示小米菜包并进行介绍。近年来,当地企业通过深加工将小米加工成月饼、面包、小米油等食品以及护肤品,极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目前,敖汉旗已有数十家企业通过直播将小米相关产品销往日韩及东南亚。

下一步,敖汉旗计划以“百亿产业”为目标,进一步推动小米深加工与农文旅融合。规划中的田园综合体将整合农耕体验、小米美食与文化遗产展示,打造全产业链体验。

春播的泥土中,藏着敖汉人对土地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许。从8000年前的碳化谷粒到直播间里的“云端订单”,敖汉小米以传统为根、以创新为翼,在塞北大地上续写着金色传奇。这粒穿越时空的小米,正以更饱满的姿态,奔向世界的餐桌。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5年4月25日4版)

排版、美编:杨晓雨(实习)

审核:欧阳美华

01

02

来源:农民晓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