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慈善故事” 专栏依托发展壮大社区公益基金助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聚焦于挖掘和传播社区公益基金背后的暖心故事、感人善举以及慈善项目带来的积极改变,旨在弘扬慈善精神,提升社区公益基金的知晓度与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为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摘要:“讲好慈善故事” 专栏依托发展壮大社区公益基金助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聚焦于挖掘和传播社区公益基金背后的暖心故事、感人善举以及慈善项目带来的积极改变,旨在弘扬慈善精神,提升社区公益基金的知晓度与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为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
暮色漫过潜江市杨市街道李滩村时,115盏太阳能路灯依次亮起。暖黄色的光晕沿着村道铺展,将错落的民居、静卧的沟渠与远处的稻田串联成温暖的图景。这条曾被夜色吞噬的“摸黑路”,如今在政府支持、乡贤助力与村民共建中,成为照亮乡村生活的“希望长廊”,见证着“众人拾柴”如何让“照亮回家路”从民生诉求变为幸福实景。
一、夜幕下的“黑暗困境”:被遮蔽的乡村生活
李滩村长期以来,“夜间出行难”是村民最揪心的痛点:村内主干道及湾组道路均未安装路灯,一到夜晚便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仅靠个别住户门前的微弱灯光勉强视物。漆黑的夜幕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阻隔了乡村夜晚的活力与温度。
二、微光成炬:115盏路灯背后的“善意拼图”
为解决村民需求,李滩村启动“点亮乡村·温暖民心”道路亮化公益项目,项目一经发布,如同一块磁石,吸引着政府、乡贤、村民的力量向乡村汇聚,11万元的财政奖补和8.9万元的自筹资金,共同拼起115盏路灯的“光明版图”。在资金筹备过程中,乡贤们纷纷慷慨解囊,村民们也自发捐款,甚至主动参与路灯安装的前期准备工作,从选址规划到协调土地,每个人都在为点亮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灯光里的生活蜕变:从“摸黑村”到“不夜村”
当暮色浸染村庄,一盏盏路灯次第亮起,李滩村的夜晚被重新定义——灯光不仅撕裂了黑暗,照亮了村民归家的脚步,也照亮了李滩村迈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崭新征程,照见了乡村生活的无限可能。村民都言“亮堂堂的村子,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的活力与希望。”如今,路灯下的村道热闹非凡,原本寂静的夜晚,因为这些温暖的灯光,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村民们交流互动、增进感情的新场所。
四、长明之道:让灯光成为“文明纽带”
为守护这份光明,李滩村建立“路灯守护机制”:一、专业管护。与灯具厂家签订5年维保协议,每季度上门检测电池、光源,确保设备完好率100%;二、村民自治。组建由党员、乡贤、志愿者组成的“光明护卫队”,每月开展“路灯体检日”。通过这种专业与自治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一盏路灯都能持续发光发热。而这115盏路灯,不仅照亮了脚下的路,更成为凝聚民心的“文明纽带”,将政府、乡贤、村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在李滩村落地生根,也为其他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照亮更多乡村的振兴之路。
来源:益加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