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3日,“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实践——贵阳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带头人培养实践行动”在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举行,来自贵阳开放大学的实践指导教师与贵阳开放大学村居干部学历提升班的40名学员聚焦龙井村发展中涌现的典型案例,交流工作方法,共同探讨农文旅融合发展
4月23日,“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实践——贵阳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带头人培养实践行动”在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举行,来自贵阳开放大学的实践指导教师与贵阳开放大学村居干部学历提升班的40名学员聚焦龙井村发展中涌现的典型案例,交流工作方法,共同探讨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与前景。
活动现场。魏容 摄
据悉,贵州省持续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贵阳贵安通过党建“五个一”行动,深入推进农村“五治”,巩固“一村一品”示范村成果。龙井村,便是贵阳市乡村振兴的生动典型之一。
在龙井村,村“ 两委”班子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通过村民议事会机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村寨和谐,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龙井村成立村集体公司,整合闲置农房,盘活资产,修复古井清渠,搭建非遗工坊为技艺传承提供创新平台,还实施“新农人计划”,引进非遗专业人才,带动村民创造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精美手工艺品,增加收入,带动就业。随着游客增多,龙井村还通过“五治”优化环境,发展精品民宿,打造特色文化节庆,不断提升乡村颜值和吸引力。在“农文旅+”模式推动下,龙井村的文化、生态优势正持续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铺展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簸箕画(书法)馆。熊韵瑶 摄
“绘画类传播最快,村里的簸箕画可以转换为冰箱贴等小文创,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银坊可以探索数字非遗,与时俱进探寻文化新赛道。”……活动现场,教师学员边走边看,探讨热烈。
“龙井村也是贵阳开放大学乡村振兴教学实践基地之一,学校收集学员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建立案例库,建设实践基地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除了学员参观学习,我们还邀请了贵州开放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贵州开放大学商业与贸易学院、贵州青旅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校企的嘉宾,希望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力量,联合农业、文旅、电商等领域专业人士,为学员提供项目指导,助力学员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贵阳开放大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李海山介绍。
在银坊与“苗族银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交流。魏容 摄
据了解,贵阳开放大学是贵阳市以服务地方发展为使命的开放大学,通过构建“理论筑基-实践赋能-数字创新”三维育人体系,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自2022年贵阳市委组织部启动“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以来,贵阳开放大学已培养1500余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 两委”干部;2024年获批贵州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基地项目,建设了花溪龙井村、久安村、南溪苑社区和白云的石龙村四个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基地,为学员搭建起学习交流平台。
下一步,紧扣“五大振兴”需求,贵阳开放大学还将在课程、平台和服务支持上持续发力,围绕乡村发展需求,开发乡村文旅与农产品电商运营等实用课程。邀请专家、创业者授课,传授实践经验与前沿知识,助力学员提升能力,服务乡村发展。
现场培训、宣传。魏容 摄
活动当天,来自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花溪供电局的工作人员做了用电安全宣传培训,贵州联通贵阳市分公司工作人员带来反诈防诈的宣传。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