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兄弟,顶薪就该给你!"四年前陶汉林力挺高诗岩的呐喊声就像还在耳边,现在山东男篮更衣室的团队温度却瞬间降至冰点。
为什么高诗岩和陶汉林从“黄金搭档”到公开背刺,是因为一场直播引发的兄弟情仇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兄弟,顶薪就该给你!"四年前陶汉林力挺高诗岩的呐喊声就像还在耳边,现在山东男篮更衣室的团队温度却瞬间降至冰点。
4月20日的一场直播连线,队长高诗岩直言陶汉林"记不住战术";短短四天后他又晒出的全队合影中,陶汉林这位效力于山东16年的功勋老将已经消失。
从直播间的"公开背刺"到社交媒体的"合影除名",这样的连环操作做法究竟是年轻核心的铁腕立威?还是流量时代的更衣室背叛?还是管理层的意思?还是高诗岩的投名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诗岩在直播间的那句"教练不用你,肯定是你有问题",像一记重锤砸碎了山东男篮的体面。
数据显示,陶汉林本赛季场均出场时间暴跌10.6分钟,季后赛生死战仅登场5分钟。而高诗岩作为控卫,场均仅2.1次传球给这位老将,却反而指责其"战术脱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让人深思的是,陶汉林为了球队硬是减重20斤后仍然被边缘化。球迷翻出2021年两人并肩作战的录像——那时的陶汉林为高诗岩挡拆后暴扣,赛后发布会上两人互称"黄金搭档"。现在这样的对比,就像巩晓彬时代的"兄弟篮球"与邱彪时代"职场规则"的碰撞。
图片来源于网络
4月24日的30人聚餐合影,成了压垮骆驼的致命稻草。照片里有外援、队医甚至翻译,唯独却没有了陶汉林。
这让人想起NBA更衣室的潜规则:集体照缺席往往预示着离队不远了。而高诗岩就选择这个时候发布球队照片,被球迷痛批"落井下石"。
老球迷不会忘记,2020年高诗岩被下放二队时,陶汉林曾公开力挺:"小高是我们的人!"
现在角色互换,曾经庇护自己的兄弟反倒成被清理对象。球队为了发展,清理也很正常,但高诗岩这种公开的做法,实属是太不地道了。毕竟是一起拼过命的兄弟,都是一个圈子的人,大家以后还会再见面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这种反差,恰似《水浒传》里林冲被兄弟出卖的现代篮球版。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邱彪上任后,山东队交易6名老将,陶汉林成为"去本土化"仅留的几个队员。高诗岩作为新晋队长,充当马前卒,公开批评或许是为教练组改革铺路——就像当年勇士队格林"赶走"杜兰特,用矛盾换战术统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诗岩直播间当时观看量暴涨300%,但换来的代价就是"铁匠铺VIP""忘恩负义"等骂名。这也暴露出CBA球员的困境:要流量就得牺牲更衣室的隐私,要兄弟情就得放弃话题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比NBA,詹姆斯肯定不会公开批评浓眉战术失误。但CBA更衣室文化尚在转型——从巩晓彬时代的"大锅饭"到邱彪的"绩效考评",高诗岩或许是在用无情方式推动职业化。
对看惯《灌篮高手》的中年球迷而言,这种"直播拆台"犹如樱木花道当众指责赤木刚宪。
陶汉林16年零转会的坚守,本是"一人一城"的一段佳话,现如今却成了球队改革的绊脚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陶汉林本赛季防守效率联盟第87,三分球21中3。在高诗岩35.7%的惨淡命中率背景下,这样踩高捧低的做法或许也是为了自己而不择手段。
正如山东媒体质问:"当年帮你的人,如今你却踩得是较狠,这就是职业篮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更衣室秘密变成了直播间的谈资,当兄弟合影沦为权力游戏的道具,山东男篮的困局何尝又不是现代体育的缩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正如网友戏言:"巩晓彬那口煮饺子的大铁锅,炖得下战术分歧,却盛不住流量时代的算计。
这场风波没有赢家,唯有篮球本身在叹息:曾经的热血兄弟,终究败给了冰冷的职场法则,难道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吗?实在是让人无语!
来源:沐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