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施六大焕新攻坚行动,佛山市三水区以创新驱动城乡融合,擘画绿美三水新图景!近日,佛山市三水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发布《佛山市三水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将深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实施六大焕新攻坚行动,佛山市三水区以创新驱动城乡融合,擘画绿美三水新图景!近日,佛山市三水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发布《佛山市三水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将深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创建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为“再造一个新佛山”作出更大贡献。
方案为三水冲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制定路线图,明确将立足实际系统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坚持走特色差异化、数字智能化、融合集群化、绿色生态化、区域协同化发展之路,激活区域发展动能,促进全区城乡共同繁荣。具体而言,三水将聚焦打造先行样板,实施区域协调焕新攻坚行动;聚焦新质生产力,实施产业发展焕新攻坚行动;聚焦新型城镇化,实施城乡建设焕新攻坚行动;聚焦“内外兼修”,实施镇村风貌焕新攻坚行动;聚焦集成式改革,实施体制机制焕新攻坚行动;聚焦多方参与,实施共建共享焕新攻坚行动。
三水将打造百亿水产产业带。
区域协调焕新:
构建城乡融合先行样板
日前,《关于建设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意见》已经印发,对先行区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作为佛山市委实施“北向战略”和“西进计划”的战略交汇点,三水区以“环西江—北江先行区”为核心,推动城乡空间重构与功能优化,探索城乡协同发展新范式。
方案提出,三水将聚焦打造先行样板,实施区域协调焕新攻坚行动。具体而言,三水将沿链聚合生态、产业、文旅等资源,完善“2+5+2”规划布局,重点推进生态修复、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等标志性项目,将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成“三年初见成效”综合展示区,形成可感可及的实物成果。
三水全力将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成“三年初见成效”综合展示区。
佛山“环两江”先行区将引领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深化跨区域联动是重中之重。为此,三水区将与南海区在设施建设、产业协同、文旅融合、风貌提升等方面联动发展,深化南三结对紧密协作,加快南三合作产业园,建设推动佛山北向战略落地见效。在交通领域,三水区加速推进塘西大道北延线、三水三桥等交通干线建设,打通与南海丹灶、狮山的交通瓶颈,构建30分钟通勤圈。
构建城乡融合先行样板,三水聚焦新型城镇化,实施城乡建设焕新攻坚行动。方案提出,三水将实施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聚焦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投入,建立新型村级治理体系。
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上,方案明确推进医防、医育、医校、医企、医养“五医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具体而言,推动珠江医院三水医院新城院区全面投入运营,深化市区镇村医联体建设,打造市中医院-白坭镇“镇属市管”健共体基层整合型医疗样板,推动市、区妇幼保健院医联体深化协作,提升区域妇幼专科服务能力,新建云东海街道映海南社区、白坭镇岗头村等2个卫生服务站。
民生福祉升级,三水织密“一老一小”保障网。教育领域实施“名校领航”计划,2025年新增公办学位1910座,组建10所镇域名校和19个教育共同体,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养老服务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圈”,老年友好社区覆盖率100%,推广“物业+养老”新模式;托育服务实现医校共建全覆盖,破解“带娃难”痛点。
与此同时,三水聚焦“内外兼修”,实施镇村风貌焕新攻坚行动推动城乡风貌焕新,打造绿美生态样板。三水将以“美学设计”引领城乡更新,“敞亮门户”行动整治江河两岸、高架桥下空间,推进农房外立面改造与“四小园”提升,建成700个以上“美丽庭院”。绿美工程新增苗木12.7万株,打造38公里碧道和4个秀丽湖库,森林质量提升5400亩,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产业焕新攻坚:
新质生产力“多点开花”
高质量发展必须培育新质生产力。方案提出聚焦新质生产力,实施产业发展焕新攻坚行动。三水区以“全链条集聚、全要素集约”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传统+新兴+未来”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战新产业集群,抢占产业制高点。三水七大万亩战新产业园区以“主题鲜明、强配套、低成本”为特色,重点布局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电力设备等赛道。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剑指千亿规模,通过技术改造推动200家工业企业数字化升级,新增6个市级以上中试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生物制造、6G通信等领域,力争招商引资连续三年突破800亿元,形成“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剑指千亿规模。
现代都市农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农业招商引资成果不断,农业好品好企好园区北上山东寿光亮相菜博会,三水现代农业大胆走出去闯出新天地。方案提出,三水将打造百亿水产产业带与万亩高标种植基地,推动山东种业、广东农垦项目落地,抢占高端观赏鱼、高值南药等新赛道;通过“鱼出三水”“鳜鱼之乡”品牌推广和“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建设,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国家级农业科创平台将推动新品种试验与中试产业发展,力争培育1个以上国家认定水产新品种,擦亮“湾区菜篮子”金字招牌。
农文旅融合释放流量经济活力。三水将“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与“几字湾”农旅展示区双核驱动,引入赛事经济、影视IP等重大项目。佛山“西甲”足球联赛、啤酒节等本土品牌持续升温,构建“四季可玩、全域可游”活动体系。芦苞欢乐洞天、白坭农文旅示范项目等加快建设,生态文旅与乡村民宿、研学体验深度融合,推动三水文化故事走向世界。
三水将“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与“几字湾”农旅展示区双核驱动,引入赛事经济、影视IP等重大项目。杨立善/摄
服务业双向赋能构建产城融合生态圈。方案提出, 云秀片区打造夜经济集聚消费区,电商产业园推动“直播+制造”转型;数字云仓、用电集采降低中小企业成本,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中小微企业。到2025年,全区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超25家,形成“材出三水、鲜在三水”湾区美食新地标。
改革攻坚创新治理:
激发共建共享活力
治理机制创新,激发共建共享活力。三水聚焦集成式改革,实施体制机制焕新攻坚行动。方案提出,三水将深化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人才机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
五大改革将激发三水新一轮发展活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全惠你”品牌,国企选派“乡村CEO”助力集体经济转型,探索“保底租金+分成”资产运营模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破解用地碎片化,低效工业园“工改工”释放产业空间;人才机制改革培育20名农村职业经理人、110名乡村工匠,为乡村振兴注入智力动能。
具体而言,三水将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推动村级转变“租赁经济”单一经营模式,开拓集体经济内生成长型发展道路;探索建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区级奖励激励机制,加快推进75个土地整治项目建设;重点推进面积小于100亩的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在人才培育上,三水将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筹建新型技工学校,促进人才培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完善人才引育留用链条,培养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骨干。
做大做强国资,三水将聚焦镇街一级,区镇联动打造“千亿国资”。加速大塘新材料产业园中试基地及算力存储中心建设,全力参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汇聚各方力量,奏响“百千万工程”协奏曲。方案明确聚焦多方参与,实施共建共享焕新攻坚行动。具体而言,在深化对口帮扶协作上,三水全力打造全省“反向飞地”建设标杆,携手推动“茂名高州·佛山三水产业合作园”高质量发展。
在动员各方力量上,三水将重点动员建筑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助力农房风貌提升,打造省级示范案例,累计建成不少于30个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项目;三水还将广泛动员群团组织打造“百千万工程”职工乡村疗休养线路,2025年组织不少于1500人次体验区镇村发展成果;开展“三乡行动”,累计组建80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下乡开展社会实践,开发不少于700个大学生返乡岗位,动员不少于700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乡村;调动广大妇女家庭和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共建“美丽庭院(阳台)”;还将持续实施“百会万企”“百社联百村”等系列行动,办好恳亲大会等涉侨活动,引导港澳台侨企参与区域建设。
此外,三水还将提升校地结对实效,加强与广东药科大学、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抓好16个校地合作共建项目,推动更多产学研成果落地。
来源:三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