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5日,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河区石牌街道党工委在绿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社区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暨社区职业教育第一课”活动。该基地在天河区委社工部、天河区妇联指导下,由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河区石牌街道党工委联合打造,旨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搭建终身
4月25日,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河区石牌街道党工委在绿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社区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暨社区职业教育第一课”活动。该基地在天河区委社工部、天河区妇联指导下,由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河区石牌街道党工委联合打造,旨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创新。
社区教育示范基地揭牌现场
作为天河区首个社区职业教育基地,其创新采用“政府搭台+高校赋能+社区运营”模式,整合广东邮电职院优质教育资源,构建覆盖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家庭建设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石牌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李玉婷致辞介绍,街道一直坚持以党建引领,以需求导向,资源整合,服务下沉为原则,将社区教育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相结合。打造全市首个城中村“小哥驿站”,助力快递外卖从业者提升职业能力,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陈百利表示,学院将派驻骨干教师团队,构建“安全+职业+幸福”三维赋能课程体系,开发适配新业态劳动者与社区需求的职业提升、数字技能提升等课程。
作为基地共建方之一,天河区妇联蔡进主席为基地引入了“新业态女性职业成长关爱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聚焦快递女骑手等新业态劳动者群体,创新打造"就业促进+职业发展+暖心关爱"三维服务体系,与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形成服务矩阵。
在能力提升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负责人吴剑坪介绍,社区教育项目围绕新业态劳动者在职业稳定性、安全性和幸福感三个维度的核心诉求,构建动态化立体化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建立职业技能提升、职业发展规划、安全防护体系、法律政策赋能、城市归属感培育、心理能量建设六个方面课程类型,并且提出数字技术赋能、多方协同配合、产教融合驱动、成果转化闭环的具体实施路径。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通过线下面授、线上直播和短视频平台发布微课等方式传授课程知识,劳动者可利用配送间隙等碎片化时间完成认证学习。
外卖小哥在授课现场实操AI运用
在职业教育授课环节,广东邮电职院林桥斌老师开展《AIGC工具的生活化应用实践》教学,向30余名骑手和社区居民代表讲解人工智能通过基础概念和现场展示多个AIGC工具的应用,带领骑手和居民一起实操数字工具,大部分参与者都通过实操掌握了智能文案生成、图像处理等实用技能。
据介绍,未来,该基地将定期举办“技能提升工作坊”,并开通“求学圆梦”学历提升与技能认证通道,切实构建劳动者终身学习支持体系,推动职业教育资源下沉社区。
文|记者 徐振天 通讯员 罗文君图|通讯员提供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