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资源;老年人的“钱袋子”是晚年幸福的基石;水域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资源;老年人的“钱袋子”是晚年幸福的基石;水域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公安局立足民生关切与生态保护大局,以宣防结合、部门联动、创新形式为抓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为维护群众权益、守护生态安全构筑坚实法治屏障。
01
在黑土地上,一场守护“耕地大熊猫”的法治行动全面铺开。哈尔滨市公安局各分局因地制宜,构建起立体化普法矩阵,让黑土地保护理念深植田间地头。
平房分局以“法律宣讲+场景化普法”为核心,组织民警深入农业生产一线,通过播放警示教育片、剖析非法占用耕地典型案例,向500余名群众揭示黑土地退化的生态危害,推动形成“保护黑土人人有责”的共识。
巴彦县公安局瞄准春耕关键期,组织民警走进田间与农民“面对面”,结合农事生产实际,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盗采黑土的法律后果,让百余名农户在耕作间隙接受法治教育。
香坊分局的普法实践更具创新性,在伏尔加庄园景区,民警将俄罗斯风情旅游与黑土地保护宣传深度融合,向游客展示黑土形成需“每厘米200~400年”的漫长历程,用“每亩最高罚款5万元”的经济账警示破坏行为的违法成本。在乡村,民警发动群众化身“移动摄像头”,鼓励举报盗挖线索,并通过“大喇叭”循环播放普法音频,构建起“田间+景区+村屯”的全域宣传网络。村民王大爷感慨道:“保护好这‘一寸土’,就是保住子孙的‘金饭碗’。”
双城分局则通过联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机制,并在社区、学校等基层开展巡回宣讲,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实现普法效能最大化。
+++
02
守护民生关切
精准普法筑牢群众“安全堤”
针对老年人、农民等群体权益保护,哈尔滨市公安局以“精准滴灌”式普法回应社会关切。
木兰县公安局紧盯水域生态安全,沿江派出所民警向800余名渔民讲解“绝户网”“电鱼炸鱼”对渔业资源的毁灭性破坏,发放宣传单千余份,用“非法捕捞即犯罪”的法治红线警示从业者,守护松花江流域生态平衡。
+++
03
护航创新发展
协同机制激活知识产权“保护力”
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松北分局打出“严打+宣传”组合拳。一方面,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化行刑衔接,对侵权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形成震慑效应;另一方面,深入企业讲解专利维权知识,增强市场主体创新保护意识。这种“执法带普法”的模式,既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又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同时,还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知识产权密集单位合作,共同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增强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市公安局通过系列普法行动,让黑土地保护宣传覆盖超万人次,老年群体识骗能力显著提升,沿江非法捕捞举报线索同比增加,企业知识产权受理渠道更加畅通。
下一步,市公安局将持续深化“普法+”模式,推动法治宣传与执法监管、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法治力量护航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守护“大国粮仓”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强保障。
+++
素材来源:新闻宣传处、香坊分局、松北分局、双城分局、平房分局、通河县局、木兰县局、巴彦县局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