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上海民生访谈持续播出中,今天的嘉宾是市数据局局长邵军。“随申码”增加了哪些应用场景?如何通过“大模型+政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如何理解“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这些内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
2025上海民生访谈持续播出中,今天的嘉宾是市数据局局长邵军。“随申码”增加了哪些应用场景?如何通过“大模型+政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如何理解“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这些内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
市数据局局长 邵军(右)
内容摘要
①平均每天用“随申码”次数近 220万次,每天有超过35万市民通过“随申码”获得城市各类服务。从高频应用场景来看,数据显示,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社区服务排名前三。
②2024年“随申码”新增 198个应用场景,其中市民侧 27个,企业侧 122个,城市侧 49个。
①围绕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和要素价值释放,在已有制度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推出有关政策,比如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上海市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
②2021年以来开展了充分试点,先后上线了普惠金融等59个应用场景、122个数据产品、159个数据服务,累计调用量已超8200万次,在很多领域初步显现了成效。
2024年“随申码”新增198个应用场景,24个领域的行政执法单位已应用“检查码”开展涉企行政检查
“随申码”作为上海的城市码,已经覆盖到大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平均每天用码次数近 220万次,每天有超过35万市民通过“随申码”获得城市各类服务。从高频应用场景来看,数据显示, 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社区服务排名前三。
2024年我们又新增了 198个应用场景,其中市民侧27个,企业侧122个,城市侧49个。在新增应用场景中,如交通出行方面,我们支持市交通委深化 “一码同权”服务,实现了一人刷码、同行人乘车(可携带1-2名同行乘客刷码乘车)等服务;看病就医方面,我们支持市卫健委优化了 “亲属码”儿童就医服务功能,新增“家庭医生码上签约”场景;文化旅游方面,支持市文旅局优化了场馆预约服务,新增了民宿等多样化的 住宿场所办理入住登记服务,满足文旅消费新场景需求。政务服务方面,我们支持市政府办公厅进一步拓展了全市行政服务中心以及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预约取号、事项办理等功能;教育方面,我们与市教委紧密合作,拓展 “教育缴费专区”服务,在上海市多所高校试点 扫码入校、餐饮消费等服务;配合市妇联上线 “家庭友好专区”,按照家庭全生命周期,汇聚了93项家庭办事和服务资源;配合团市委上线 “爱心寒托班”服务,各办班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公布报名方式,办班点已实现对全市街镇的全覆盖。 绿色低碳服务方面,支持市生态环境局上线了 “碳普惠”专区。
在服务企业方面,支持市司法局等部门规范了 入企“亮码”检查。行政执法人员进入企业场所开展行政检查时,要出示“检查码”,企业可以通过“随申办”移动端行政检查情况,并对检查情况进行评价。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落实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有关要求,加快统一综合执法系统建设,完善“检查码”功能建设,优化系统体验,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支撑跨部门联合检查、非现场检查全流程办理和执法监督,深化数据共享与智能分析,持续助力涉企监管向“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智慧高效模式转型。
依托 市民数据自动调取+智能校核与交互,解决了过去因市民未能准确掌握自身情况而出现的办事不顺畅问题。比如,针对市民在办理户籍类证明时“选错派出所”等高频问题,通过大数据判断用户户籍类型和居住地址,1秒内自动匹配管辖派出所,首办成功率从不足80%提升至100%;办件流转系统支持跨派出所自动转办,无需市民重复申请。
另外,我们也在弥合数字鸿沟方面,做出了更多创新和探索,比如,持续优化“随申办”长者版,上线更多“免申即享”服务事项,等等。
区块链技术惠企惠民不断丰富新场景,助力构建服务千万级人口规模的新型民生消费网络
前期我们推出了8424西瓜扫码溯源生产销售全程信息,广受好评。一年来,我们又陆续配合有关部门推出了一批新场景,比如“中药安心链”,上海每年约有1500万张中药处方从医院开出,其中约一半通过代煎服务送到市民手中。这个场景实现了中药饮片从种植到加工、流通再到煎服全流程的溯源,让市民用药更加安心和放心。目前上海已经实现了386家医院的中药上链,累计服务了400多万人次,开具了1800万张处方,实现了100多亿元交易额。
又如“咖啡溯源链”,上海是咖啡消费大城,去年贡献了全国进口咖啡豆消费额的近2/3。为了确保这些来自世界各地咖啡豆的品质,让市民喝到真正的原产地咖啡,我们为咖啡豆打造了“数字身份证”,从海外产地的种植海拔、采摘时间,到海运途中的温湿度、海关通关记录,所有数据都通过区块链技术永久保存并且不可篡改。在此基础上,依托虹桥国际咖啡港,搭建“一带一路数字咖啡产业链平台”,从“一粒种子”到“一个杯子”,全流程实现咖啡溯源、普惠融资等咖啡贸易便利化场景。
我们将始终坚持“技术惠民”理念,持续探索“可用不可见”的数据流通利用模式。目前,我们已经推动16家商业服务类头部企业上链,在食品溯源、交通出行、医疗医药、汽车服务等细分领域打造了15个创新场景,实现生产环节数据实时存证、流通环节智能核验,驱动产、供、销及售后全链条升级,助力构建服务千万级人口规模的新型民生消费网络。
围绕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和要素价值释放,进一步释放公共数据价值,继续推出有关政策
今年,我们围绕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和要素价值释放,尤其是进一步释放公共数据价值,在已有制度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推出有关政策,比如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上海市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是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一种方式,是充分挖掘高价值数据潜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严格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所以我们充分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可信数据空间等一系列前沿技术,让这些数据既安全又便捷地被开发成数据产品或者服务。2021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充分试点,先后上线了普惠金融等59个应用场景、122个数据产品、159个数据服务,累计调用量已超8200万次,在很多领域初步显现了成效。
我们也搭建了一系列数据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推介、供需对接平台,比如2024全球数商大会,云集了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嘉宾、近8000个参会商和专业观众,数商“朋友圈”加快拓展。去年,我们也成功举办了首届“数据要素×”大赛上海分赛,涌现出130多个创新应用,其中不少成果转化已显现价值。今年,新一轮大赛已于近期启动,我们为优秀参赛作品准备了政策激励、产融对接、人才支持等赛事权益“大礼包”,欢迎社会各界踊跃参赛。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