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潍坊农食产业国际竞争力,助力涉农外向型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潍坊国家农综区推进办联合潍坊海关,聚焦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在通关监管、检测服务、税收优惠、技贸应对、关地协作等方面优化出台了促进农食产品扩大出口十条新举措,赋能企业大踏步“走出去”,全面激发农
4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国家农综区联合潍坊海关优化出台促进农食产品扩大出口十条新举措 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进一步提升潍坊农食产业国际竞争力,助力涉农外向型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潍坊国家农综区推进办联合潍坊海关,聚焦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在通关监管、检测服务、税收优惠、技贸应对、关地协作等方面优化出台了促进农食产品扩大出口十条新举措,赋能企业大踏步“走出去”,全面激发农食产品出口新动能。
01
潍坊国家农综区建设发展成效
一是聚力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结出丰硕成果。联合潍坊海关连续出台45条支持措施,在农产品通关便利化等方面探索形成一批制度型开放成果。推动山东匠造检测有限公司与新日本检定协会签约,首次实现中日农食产品检验检测第三方结果互认。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累计盘活农村资产资源超272亿元,在全国率先实施畜禽活体抵押登记业务。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7项全产业链蔬菜标准填补国内空白,蔬菜标准输出全国27个省区,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鸡屠宰ISO国际标准实现我国牵头制订畜牧业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二是聚焦国际合作,农业开放走在全国前列。大力度“引进来”,落地建设中国—加纳智慧农业产业园、中国—乌拉圭肉牛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引进落户正大食品(360万只蛋鸡)、日本源清田、德国科乐收、先正达种业等跨国企业项目。高水平“走出去”,创新建设农业服务贸易全球商通中心,做大国际农业服务贸易。涉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到1480家,40多家农业企业在境外建设产业园区,涉农产品出口额从2019年的170.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94.6亿元,年均增长12.1%,连续四年超两百亿元;大葱、生姜、柠檬酸、拖拉机、禽肉等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
三是集聚高端资源,农业科技创新全国领先。落地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科院潍坊食品科学与加工技术研究院等“国字号”创新平台,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绘就全球首张六倍体小麦完整基因组图谱和西瓜属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潍坊获评首批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首个全国“区块链+蔬菜”创新应用基地,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6%。
四是拓展产业链条,农业融合发展作出示范。蔬菜、畜禽、农机、花卉全产业链规模均超千亿元,玉米产业集群入选全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名单,蔬菜产销量、盆栽花规模全国第1,预制菜产业居全国50强第2位。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达70个,“潍坊农品”进入300多个大中城市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高端市场。
五是高端展会为媒,持续扩大国内外影响力。先后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特色农产品云上博览会、盐碱地综合利用国际大会、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中国—东盟数字农业论坛等高规格国际性展会活动,去年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农综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02
海关措施助推国家农综区发展成效
潍坊海关通过设立种质资源进口、鲜活农产品进出口“绿色通道”,企业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比2019年压缩86%和89%;通过服务企业“走出去”,潍柴雷沃、诸城外贸、东晓生物等涉农企业获得AEO高级认证,国外注册企业累计181家;通过建成全国首个食品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促成密州酒业清香型白酒首次出口韩国、阳春啤酒首次出口古巴、惠发鸡肉首次出口尼日利亚、广华肉类预制菜首次出口朝鲜、圣沣烤鸭首次出口乌兹别克斯坦、京琪鲜食葡萄首次出口新加坡等,今年又实现山东骨明胶产品首次出口土耳其,首次在全国实施葡萄糖出口“批次检验”业务,为外贸保稳提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03
新出台促进国家农综区
农食产品扩大出口10条措施内容
(一)政策赋能,优化服务体系
一是构建服务矩阵,设立禽肉出口企业服务专员,创新“首单出口全流程辅导”模式;建立“DeepSeek+风险预警”机制,实时推送风险信息与应对方案;优化通关服务,完善鲜活易腐产品“绿色通道”,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二是释放政策红利,加大减免税政策宣讲,确保肉类加工、种子研发等项目享惠;深化RCEP政策应用,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让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
(二)提质增效,强化通关保障
一方面提升检测能力,推广“样捷通”智慧应用实现送检全流程可视,加强国家级检测实验室建设,实施农食产品优先检测机制,压缩检测周期。另一方面优化监管模式,创新试点批次检验、扩大远程查检范围;设立(潍坊)签证中心,提升检验检疫证书办理效率;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对低风险货物实施非侵入式查验,守护农食产品新鲜品质。
(三)靶向发力,拓展国际市场
一是强化注册推荐,依托数字化平台建立“目标市场注册推荐辅导清单”,运用AI智能指导企业了解注册要求,助力企业快速获取境外准入资质。二是实施AEO认证领航,优先支持农食产品企业获得AEO认证。拓展优先检测、降低抽批(抽检)比例等专属便利,并推进跨部门信用互认。三是丰富贸易渠道,优化TIR物流模式、支持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同时扩大农食产品跨境电商出口,多路径拓宽国际市场。
(四)协同联动,凝聚发展合力
一方面加强技贸应对,升级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常态化开展法规咨询与培训,为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深化关地协作,落实与潍坊国家农综区合作备忘录,建立不合格退运处置通报机制,强化关地协同监管。第三,强化统计服务,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和专题研究,为潍坊农业高水平开放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服务政府科学决策。
下一步
潍坊国家农综区将充分发挥国家级开放平台作用,以深入开展“开放发展走在前、担当作为挑大梁”活动为抓手,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用好用活海关一系列支持措施,不断提高“引进来”“走出去”工作水平,探索形成新一批制度创新成果,为全国农业开放发展再蹚新路、再立新功,奋力打造全国农业开放发展新高地。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今年以来,国家和省、市都对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系列部署要求,农综区作为全国农业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和新高地,在推进高水平开放方面有哪些新举措,请具体介绍下。
于飞答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指由企业负责经营管理,供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境内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出、停靠,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进出、装卸、储存、集拼、暂时存放等有关经营活动,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办理相关海关手续的场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一个地方重要的开放平台。潍坊综合保税区“四位一体”综合运营中心是严格按照《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要求建设的,海关全程参与指导,该监管作业场所已经通过济南海关实地验核,并于今年5月25日获批《海关监管货物仓储企业注册登记证书》,标志着综合运营中心已具备开展跨境电商相关业务的条件。
今年以来,省委、市委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高水平建设潍坊国家农综区”。我们将深入开展“开放发展走在前、担当作为挑大梁”活动,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引进来”“走出去”工作水平,奋力打造全国农业开放发展新高地。
一是聚焦制度创新,在政策创设上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学习借鉴全国各自贸区、农高区等先进经验做法,积极与省内外各类开放平台联动创新。强化对上对接沟通,努力争取部省支持,推出更多具有含金量和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创新提升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发展动能,巩固拓展农村改革成果,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二是深化对外开放,在国际合作上干出“挑大梁”的担当。务实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加快推进中非智慧农业研究院、中巴(基斯坦)农业合作中心等落地建设,深入谋划实施一批“小而美”合作项目。开展驻华使节、跨国企业走进农综区等系列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会,进一步拓展与中亚、中东、东盟、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农业经贸合作,努力打造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是搭建高端平台,在集聚创新资源上干出新篇章。聚焦助力更多企业出海拓市场,高质高效建设运营农业服务贸易全球商通中心,打造高能级农业开放发展平台。聚力推动潍坊农业开放发展集团、东亚畜牧产品高端交易平台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潍坊食品科学与加工技术研究院等科创平台作用,引导更多创新资源向农综区汇集。
四是强化品牌提升,在全域统筹上干出新业绩。立足潍坊雄厚农业产业基础,强化全域统筹,推动安丘开放发展示范区、寿光蔬菜种业创新示范区、诸城农产品加工示范区、高密粮食减损示范区、昌邑盐碱地改良利用示范区、青州花卉产业发展示范区资源要素集聚、放大特色优势,提高农综区全域发展水平。
山东商报记者
潍坊海关在推动潍坊市农食产品出口连续六年超百亿的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请问海关如何精准施策,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助力农食产品实现高质量增长的?
蔡龙答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指由企业负责经营管理,供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境内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出、停靠,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进出、装卸、储存、集拼、暂时存放等有关经营活动,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办理相关海关手续的场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一个地方重要的开放平台。潍坊综合保税区“四位一体”综合运营中心是严格按照《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要求建设的,海关全程参与指导,该监管作业场所已经通过济南海关实地验核,并于今年5月25日获批《海关监管货物仓储企业注册登记证书》,标志着综合运营中心已具备开展跨境电商相关业务的条件。
我关积极支持农综区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农业建设、指导产业精深加工发展、打通农食产品“出海”通道,在推动农食产品出口高水平开放中积极作为。2024年,潍坊出口农食产品163.8亿元,同比增长10.7%,连续6年超百亿元。
一是深耕“生产端”,夯实现代农业根基。引优质良种。指导建设进境活牛、种鸡、种虾等动物隔离场累计13家,支持我市累计进口种牛5.5万头、种鸡73万只、种虾3.1万尾;深入调研蔬菜种源情况,提报增列番茄种子税目建议被税委会采纳,指导企业合规出口良种20多个品种至30多个国家地区。今年一季度,监管蔬菜种子、种苗等出境465批,903.9万元。强科技支撑。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建立快速筛查平台,2024年,新开发检验检测项目244项、农残检测套餐2个,检测能力提升21.6%,实现出口农食产品“一站式检测服务”。保质量安全。建立“政府主导、海关指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的出口农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出口农食产品合格率99.99%。
二是激活“加工端”,推动全链条产业跃升。加强企业信用培育。加大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AEO认证培育力度,指导5家农食产品深加工企业获得AEO认证。加大对外推荐力度。创新首单出口全过程辅导模式,开展靶向培育指导,帮扶企业完善加工环节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累计对外推荐企业185家次,推动外贸“朋友圈”扩容14.6%,首次出口鲜葡萄工作获《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强化技贸措施应对。优化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一体两翼”工作机制,保障加工过程标准合规,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应对技贸壁垒,推动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发布修订《食品法典》公告,将西兰花中烯酰吗啉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放宽20倍。
三是畅通“流通端”,构建农业开放新格局。建立监管新机制。适时出台支持国家农综区发展的系列措施,实施出口农食产品智慧监管快速核放体系,开展“远程属地查检改革试点”,2024年实施远程查检73批,货值1415万元,查检通关时间压缩90%。搭建开放新平台。助力济南关区首单蔬菜TIR出口业务落地,新鲜农产品点对点直达目标市场,运输时间压缩50%,运输成本降低38%。打通国际新通道。支持农综区首发冷链中欧班列,开辟出口农食产品融入“一带一路”新路径,2024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出口农食产品65.8亿元,同比增长7.3%,农食产品出口增加至148个国家和地区。推广“抵港直装”,打造从厂区到码头的快速通道,2024年受惠农食产品2.2万吨。
潍坊日报记者
通过刚才介绍,我们知道潍坊海关新出台的十条促进潍坊农食产品扩大出口措施内容很丰富,未来在落实这些措施、服务国家农综区高水平开放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推进计划和保障机制?
王英答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指由企业负责经营管理,供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境内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出、停靠,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进出、装卸、储存、集拼、暂时存放等有关经营活动,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办理相关海关手续的场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一个地方重要的开放平台。潍坊综合保税区“四位一体”综合运营中心是严格按照《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要求建设的,海关全程参与指导,该监管作业场所已经通过济南海关实地验核,并于今年5月25日获批《海关监管货物仓储企业注册登记证书》,标志着综合运营中心已具备开展跨境电商相关业务的条件。
下一步,潍坊海关将从多方面推进10条支持措施的精准落地,服务国家农综区高水平开放,促进潍坊农食产品高质量扩大出口。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潍坊海关服务农业开放发展工作专班,明确专班成员职责分工,建立“月调度、季总结”工作机制,对政策落实进行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迅速落地、高效执行。
二、推动责任落实。实施“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工作模式,将10条支持措施细化分解为具体任务,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建立动态跟踪台账。通过定期督查、专项通报、考核评估,形成“部署—落实—督查—反馈”的闭环管理体系,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
四、强化部门协作。主动加强与政府、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以及口岸单位的沟通协作,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农食产品出口全链条中的复杂疑难问题,联合开展政策会商、风险研判,构建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凝聚多方发展合力。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