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5日,国内电竞俱乐部WBG官宣星际争霸2职业选手SHIN加盟;4月22日,JDG官宣与Cyan、JieShi两位神族选手牵手。基本上是同样的时间,在海外,Virtus.pro官宣签约星际争霸2职业选手Classic。
电竞世界杯已经为星际争霸2电竞生态的卷土重来添了一把火了,不过最大的问题是,谁来重建这个“罗马”?
作者:二闹
图片:来自网络
在电竞世界杯的影响力之下,星际争霸2的此时此刻,恰如国际象棋的彼时彼刻。
4月15日,国内电竞俱乐部WBG官宣星际争霸2职业选手SHIN加盟;4月22日,JDG官宣与Cyan、JieShi两位神族选手牵手。基本上是同样的时间,在海外,Virtus.pro官宣签约星际争霸2职业选手Classic。
这不是今年行业头部俱乐部布局星际争霸2项目仅有的案例,包括去年,Team Vitality把韩国的星际争霸2战队Onsyde打包带走。无一例外,这些队伍与选手都是“剑指”电竞世界杯的。
上述案例是电竞世界杯对星际争霸2电竞生态带来的比较直观的影响,还有些对后者的积极影响是比较“隐晦”的,如诸多俱乐部对星际争霸2职业选手的需求必然连带着对教练、分析师等从业人员的需求,赛事方也需要更多相关专业的赛事组织人员、裁判等角色。
这对久旱的星际争霸2电竞生态来说无疑是一场甘露。结合如此良机,一个疑问随之出现:借助电竞世界杯,星际争霸2能否东山再起?
先说结论,即便有电竞世界杯的助力,星际争霸2电竞生态的后续发展仍然不乐观,因为有些问题并不是一场赛事能够解决的。
本月初,第三方赛事组织ESL宣布,从今年开始停办星际争霸2的ESL Pro Tour系列赛事,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出于财务原因,维持这种规模的星际争霸2电竞生态越来越困难”。也就是说,星际争霸2没有职业电竞生态了。
ESL放弃星际争霸2并不令人意外,毕竟它从暴雪手中接过这个“烂摊子”已经有5年,而且在2023年,作为项目官方的暴雪就不再为ESL举行的星际比赛提供资金支持,相当于暴雪把星际争霸2电竞生态直接扔掉了。
没有之前的长周期赛事体系打配合,电竞世界杯能对星际争霸2电竞生态“复兴”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即便因后者的号召力和奖金诱惑,许多电竞俱乐部开始布局星际,许多星际争霸2职业选手也在一些顶级俱乐部中实现了“再就业”。
一方面,类似之前国际象棋选手与电竞俱乐部的合作,电竞俱乐部们选择与星际选手进行短期合作的可能性更大,因其成本与风险相对较小。在这背后,整个生态环境的核心——选手们的生存环境仍然明显缺少可持续性。成绩优异的选手也许能通过电竞世界杯获得的奖金cover掉日常维持职业的成本,但这毕竟是个例。
另一方面,缺少长周期且稳定的曝光,不管是选手还是俱乐部,大家的商业模式没有生长的土壤。
举个简单的例子,缺少其他赛事长期运营以及宣传,选手和俱乐部想要在电竞世界杯期间收获一些赞助、商业合作十分困难:没有其他赛事提供实力参照,商业品牌在星际项目上的投资风险极高。即便有些品牌能够慧眼识英,双方也只能展开短期合作。
此外,在激活星际争霸2的潜在受众人群上,电竞世界杯独木难支。根据Esports Charts数据,去年电竞世界杯星际争霸2项目峰值观众仅超过6万(不包含国内收视数据)。这并不意味着电竞世界杯办得不够出色,而是星际争霸2赛事市场本身长期处于萎缩状态。
从Esports Charts盘点的星际争霸2项目赛事收视排行中我们能发现,这一项目峰值观众数据最好的比赛是2018年WCS全球总决赛,成绩是17.6万。其次是2016年与2017年的WCS全球总决赛。
ESL接手之后,最好的数据是2021年IEM卡托维兹,峰值观众是8.7万。这也是2020年之后,星际赛事取得的最好收视成绩。在此基础上对比电竞世界杯就能发现,后者的表现并不算差,基本吸引了现有大盘中的大部分观众,而且,电竞世界杯还是一个新赛事,在创办之初就吸引大批原有赛事观众并非易事。
当然,不管是2018年WCS,还是2021年的IEM,他们展示的“好成绩”相比其他热门电竞项目动辄上百万的峰值观众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如此市场表现不仅会劝退不少商业合作机会,甚至很难让项目找到愿意“接盘”的赛事组织方。缺少对观众人群的长期激活,观众群体萎缩已成必然。
诚然,电竞世界杯可以在短期之内将项目“带火”,但并不足以帮助星际争霸2解决电竞生态“无根浮萍”的问题。
但换个角度来思考,星际争霸2电竞还有跻身顶流的实力吗?答案是肯定的。
星际争霸2“云玩家”数量不可小觑,并有很多案例能够佐证。在MOBA电竞未大火之前,电竞江湖中RTS项目是有统治地位的,这段历史不再过多赘述。
还有一个外部案例。2011年6月,著名的海外直播平台Twitch正式推出,Twitch能短时间跻身全美四大顶流平台,与星际争霸2直播内容的爆火有很大关系。
这些“当年勇”当然无法与星际争霸2电竞生态的复兴直接关联,不过过去的案例确实意味着星际争霸2项目蕴藏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再举一个仍令大家记忆犹新的案例,2023 IEM卡托维兹,中国选手李培楠爆冷夺冠。
当天,各路社交媒体热搜几乎都被这一喜讯霸榜,微博单话题阅读量高达2.6亿。距离我们最近的案例也证明了大家身边“隐藏”着无数星际人。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激活星际争霸2的用户资源金矿。从上文分析来看,一个长期且稳定的赛事体系是合适的解题思路。而且有电竞世界杯造势助推,如果赛事体系能够再度搭建起来,搭配如今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星际争霸2不说恢复往日雄风,在行业中上游占据一席之地想必不是难事。
不过结合上文对“接盘”困境的分析,“重建罗马”的最佳人选似乎还得是暴雪,这个结果难免让人眼前一黑。
什么假赛事件、政治立场事件、停止付费内容更新,再到给中国市场拔插销、放弃自营赛事体系、结束对三方电竞赛事的扶持……昏庸的暴雪很难让人对星际争霸2电竞的东山再起怀有信心。
今朝有酒今朝醉,星际人们还是先享受世界杯的狂欢,然后再看看有没有“头铁”的第三方,愿意和大家一起为爱发电吧。
来源:体育产业独立评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