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款新车亮相上海车展 沪上缘何成为“首发”高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6 04:15 3

摘要:“去年我们只参加了北京车展,因为时间太紧没有赶上上海车展,今年终于如愿参加了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上海车展’)。展会规模非常大,这也是我们首次参加车展。”4月23日,大华股份(002236.SZ)旗下汽车电子子公司华锐捷相关负责人

本报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上海报道

“去年我们只参加了北京车展,因为时间太紧没有赶上上海车展,今年终于如愿参加了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上海车展’)。展会规模非常大,这也是我们首次参加车展。”4月23日,大华股份(002236.SZ)旗下汽车电子子公司华锐捷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感慨道。

保时捷更是在2025上海车展带来史上最大的展车规模,共计带来18辆展车,量产车与经典车双线并行。其中,911 Spirit 70全球首发,中国专属Cayenne劲驰版与Cayenne逐梦版也迎来首秀。

记者了解到,2025上海车展于4月23日至5月2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有超过100款新车型首发,小米汽车、鸿蒙智行、方程豹、乐道等品牌也首次亮相。2025上海车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层级最高的汽车新品首发地和首秀场。

这与上海市近年来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密不可分。一方面,2025上海车展全面融入“首发上海”系列活动;另一方面,4月23日,上海市推出提升展会新品首发能级、提高新品首发活动补贴金额等新举措。

“首发经济”强调链式发展全过程,除了发布新品,还推动企业核心部门加速落地。例如,在2025上海车展上,保时捷正式宣布在上海市建设中国研发中心,整合本地供应链管理、质量管控与前瞻技术研发三大职能,聚焦车内娱乐系统与驾驶辅助系统解决方案开发,以“中国速度”提升产品与服务的中国市场适配性。

戴德梁行大中华区研究内容主管Shaun Brodie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首发经济”的重要发源地,上海市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新品的发布平台,为国内外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于跨国公司而言,选择在上海市亮相新品、开设首店、落地产业链,可以快速接触并了解中国市场,辐射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新面孔”集体亮相

华锐捷相关负责人表示,华锐捷研发人员占比超75%,近5年以智驾和座舱为核心场景,构建了一系列全栈自研技术生态。“一直想要找机会集中展示我们的技术积累,上海车展真是个非常好的舞台。”

同样是“新面孔”的还有一批国产芯片企业。2025上海车展专门设立“中国芯展区”,由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与紫光同芯、纳芯微、复旦微电子等企业一同展示。

“纳芯微首次亮相上海国际车展,不仅是对我们技术实力与产业影响力的认可,也体现了行业对国产芯片加速替代与自主可控的高度关注。”4月24日,纳芯微(688052.SH)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上述纳芯微负责人直言,作为芯片厂商,纳芯微参与2025上海车展不仅是向整车和零部件客户、行业伙伴展示我们在智能化场景中的产品能力,更是深入了解终端需求、优化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上下游深度协同的契机。此外,车展也是展示国产芯片“从可用到好用”的窗口。

整车厂方面,蔚来旗下乐道品牌首次亮相大型车展,并发布第二款新车乐道L90。据悉,乐道L90主打智能大空间旗舰SUV,以技术驱动空间重构,实现240升智能电动前备舱和6人10箱的出行空间。

跨国车企同样将上海车展当作重要的首发舞台。保时捷携18辆展车亮相2025上海车展,保时捷Heritage Design车系第3款车型——911 Spirit 70全球首发并启动预售,限量1500辆。

与此同时,保时捷中国专属Cayenne劲驰版与Cayenne逐梦版于2025上海车展首秀并启动预售,售价分别为99.8万元和91.8万元,并将于4月底到店交付。保时捷亚洲首家品牌快闪店将于2025年落户上海市。

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表示,中国是保时捷重要的战略市场,无论是标志性车型的引进,还是立足中国推出的特别版车型,都彰显着对中国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深度回应。

福特全新F-150猛禽在中国首发,也吸引了无数车迷和观众的目光。记者现场看到,福特将整个展台布置成一个“狂野巴哈”的场景,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猛禽的飞坡表演,还能在模拟的岩石区内感受越野驾驶的魅力。

“我们仍然坚信中国市场。”福特中国CFO Ryan Anderson表示,现在很多进口车受到关税影响,但我们依旧会投放很多优秀产品,希望带给消费者像林肯领航者、F-150猛禽等产品。

“首发经济”释放新动能

据统计,2025上海车展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吸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相比往届参展国别范围更广,规模再创新高。

中外车企纷纷将上海车展作为新品首发地、首秀场,背后是上海市近年来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释放出的吸引力。时间拨转至2018年,上海市率先提出了“首店经济”概念。在“上海购物”三年行动计划中,上海市提出着力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高端品牌首选地、原创品牌聚集地。

2024年5月,上海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吸引更多高品质、高流量的国内外品牌参与活动,来沪首发、首秀、首展、首店,释放“首发上海”集聚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撬动汽车产业链创新的强大牵引,2025上海车展全面融入在3月—5月举行的“首发上海”系列活动。

就在车展开幕第一天,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海关印发《关于加力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对包括2025上海车展在内的新品首发活动上浮补贴金额,给予不超过30%、最高60万元的补贴。

《措施》明确,要提升展会新品首发能级。对在上海举办的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消费品类展会上,举办全球首发新品活动的参展商,按照设计创新、发明专利等维度进行评价,对其展位租赁、展台搭建与设计、宣传推广等实际投入总额,给予不超过30%、最高50万元的补贴。

《措施》还提出,试点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对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等进口商品,采用合格保证等多种便利化合格评定程序,推行差异化检验模式,提升通关效率。

4月21日,2025上海车展最后一票进境展车——本田展台的F1赛车,通过ATA单证册方式向上海会展中心海关申报并得到快速放行。据悉,上述F1赛车属于红牛车队,而本田是其动力单元供应商。赛车涂装上还印有现役红牛车队两大车手维斯塔潘和角田裕毅的名字,而角田裕毅在今年3月底刚刚进入红牛车队。

从首发首秀到产业落地

“通过首发活动,品牌和企业向市场推出了众多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中国商业活力和消费吸引力注入了强大动力,也推动了相关产业创新升级。很多跨国企业还选择将研发中心和制造工厂等产业链条搬到上海。”Shaun Brodie分析道。

4月23日,保时捷方面宣布,其中国研发中心已完成战略性架构升级,全新投建的上海办公新址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这一关键举措不仅标志着保时捷在华研发体系的历史性升级,更有力提升本土研发独立性。

保时捷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研发中心毗邻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核心区,现代化的办公新址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设有专业车间、人机交互(HMI)实验室,将构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人才高地,吸引并培养高水平的工程师与数字化专家。首期工程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届时可容纳逾300名工程师。

保时捷中国技术部副总裁李楠进一步表示,希望在产品上深度融合更懂驾驶且更懂用户的前沿智能科技,在满足中国客户需求的同时,坚守保时捷独有的驾驶体验基因,力求成为“中国科技+驾驶体验”的融合典范。作为研发中心成立后的首个技术落地成果,首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信息娱乐解决方案,计划于 2026年正式搭载至保时捷车型。

就在同一天,雷克萨斯上海金山区超级工厂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146亿元,规划年产能10万辆,预计2027年投产。这是继特斯拉后,上海引入的第二家外资独资新能源车企。工厂将采用“划时代生产技术”,聚焦纯电车型与固态电池研发,并计划实现95%以上本土零部件采购率,深度融入长三角供应链 。

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强调,新工厂以“IN CHINA FOR CHINA”为核心理念,从研发到生产全链条本土化。例如,全新ES专为中国市场优化后排空间与智能交互系统,并推出“青竹”配色本土化设计。

在Shaun Brodie看来,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市拥有完善的产业和供应链体系,以及丰富的国际专业服务资源和能力。这些因素共同为跨国公司在上海市设立研发、生产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持,帮助它们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经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