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天津的近现代杰出人物简介(第六篇)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6 07:16 2

摘要:姜泗长(1913年9月15日-2001年9月9日),天津人。中国现代耳鼻咽喉科创始人之一、耳鼻咽喉科专家。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医学院医学本科专业;1947年5月获得美国医学援华助学金资助,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1959年任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姜泗长(1913年9月15日-2001年9月9日),天津人。中国现代耳鼻咽喉科创始人之一、耳鼻咽喉科专家。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医学院医学本科专业;1947年5月获得美国医学援华助学金资助,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1959年任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1974年12月被选派为毛泽东主席医疗组成员;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国内第一个开展显微镜下内耳开窗术和镫骨底板切除术的专家,还首次将纤维内诊镜技术应用于诊治气管、食管疾病。他的研究成果包括国内第一例治疗耳硬化症聋的内耳开窗术,这项技术后来被列入《世界耳硬化症索引摘要》。此外,他还主持了对爆震性聋、老年性聋、感音神经性聋等的发病机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叶笃庄(1914年—2000年1月30日),原籍安徽安庆,出生于天津。农业经济学家,翻译家,科技情报专家。早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后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1934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实科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回国,加入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任敌工干事,参与七亘村和黄崖底等战役。1944年,他在昆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参与创办《人民周报》,任主编。抗战胜利后,他在北平与曾昭抡等人组织民盟北平市支部,从事反蒋和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编译委员会主任,主持《农业科学通讯》、《中国农业科学》等刊物的编辑出版,并组织翻译《米丘林全集》等重要著作。晚年,他完成了近500万字的《达尔文进化论全集》翻译工作,并编撰了30万字的精华本《达尔文读本》,使进化论名著在中国系统面世。

马永顺(1914年12月-2000年2月10日),天津宝坻人。1948年参加工作,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铁力林业局依吉密林场主任、铁力林业局副主任,是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在工作中,他积极创新,发明了“弯把子锯”、“安全伐木法”和“四季锉锯法”,极大地提高了伐木效率和安全性。1951年,他创造了冬季手工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手工伐木最高纪录。在退休后坚持造林17年,带领全家植树5万多棵,偿还了对大自然的“欠账”。2009年,他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并获得“时代领跑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陈翰伯(1914年3月14日—1988年8月26日),出生于天津,祖籍江苏苏州。中共党员,新闻家、编辑出版家、国际问题评论家。青年时代就读于燕京大学新闻系,后参加一二·九运动,自此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党领导下在白区从事报纸新闻工作,宣传共产党的主张。解放后曾任江、中宣部理论宣传处副处长,主管理论刊物《学习》的编辑工作,后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兼总经理、人民出版社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出版局局长、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务。他还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并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创建作出了贡献。

陶亨咸(1914年8月31日—2003年6月27日),出生于天津,原籍浙江绍兴。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3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随后在兰州甘肃机器厂担任助理工程师和副工程师。1945年,前往英国学习机床制造及热处理、铸造、机械加工等技术。1947年后,历任中央机器公司工程师、上海机船厂和昆明机器厂副厂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82年4月至1985年8月,担任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长期从事中国机械工程技术领导工作,参与了“一五”计划期间156项工程建设所需设备的研制规划,以及我国“1956—1967年科技发展规划”、“1963—1973年科技发展规划”等重要规划的制定工作。

刘瑞方(1915年—1996年7月3日),天津人。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永城、宿县、涡河、中原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汨州、淮北、津浦路西和解放大西北等战役、战斗。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部主任,西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第二政治干部学校训练部部长,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兼政治经济教研室主任,训练部副部长兼政治经济教研室主任,政治学院特邀研究员。193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7月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王崇实(1915年—1938年08月17日),天津蓟县官庄镇门庄子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组织,积极投入抗日救国斗争,并因此被学校开除。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学校和矿区从事革命活动,宣传革命思想,组织罢工斗争。1936年,回到蓟县以教书为掩护进行地下革命活动。1938年,被任命为中共蓟县县委书记,并担任冀东抗日联军第五总队政治部主任,在蓟县武装抗日大暴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8年8月17日,在与日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王士光(1915年—2003年6月24日),原名王光杰,天津人。电子技术专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肄业。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天津组建党的秘密电台。曾任冀察热辽军区无线电中队机务主任,晋冀鲁豫军区、华北军区通信处副处长。1947年组建邯郸广播电台及时接替陕北广播电台工作,曾获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的特等功臣奖章和锦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军委电信总局电信工业管理处处长、军委通信兵部电信工业管理局副局长,第二、第一、第三机械工业部十局副局长、代局长,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电子工业部总工程师等职务。

叶笃正(1916年2月21日—2013年10月16日),又名叶平斋,出生于天津,祖籍安徽省安庆市。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在浙江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4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在大气环流、长波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提出了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并开拓了全球变化科学的新领域。

吴恺(1917年—2000年5月31日),原名吴宝丰,天津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编译处俄文军事翻译、翻译组组长,军委四局编译处战术科副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飞行科副科长,学员队队长,干部飞行队政治指导员,牡丹江飞行队队长兼政治指导员,飞行教员,飞行大队副大队长,飞行大队大队长。建国后,任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副校长、校长,空军师长,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技术部副部长,高炮指挥部副司令员,空军军训部部长,武汉军区空军顾问。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有遗漏的天津近现代杰出人物,欢迎大家补充。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本文所写杰出人物出生地,是按现在的行政区划编写)

来源:冬小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