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最高能的事件之一,它通常是大质量恒星在演化末期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这种爆炸极其明亮,通常整个星系都会被它的光芒照亮。而且整个过程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般可以几周、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对地球上的人类来说,这就像天上突然出现了颗非常亮的星,因此
超新星爆发威力究竟有多大?
高等文明毁灭一颗星球只是科幻中的桥段,现实中一颗星球被摧毁往往有着更普遍的方式。
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最高能的事件之一,它通常是大质量恒星在演化末期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这种爆炸极其明亮,通常整个星系都会被它的光芒照亮。而且整个过程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般可以几周、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对地球上的人类来说,这就像天上突然出现了颗非常亮的星,因此人们称其为“超新星(Supernova)”。
要评估超新星的破坏力,首先要搞清楚它究竟是如何爆发的。其实超新星爆发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白矮星这种简并态的恒星残骸,通过吸积伴星的物质或者合并其他白矮星,使自身质量达到1.44倍太阳质量(也就是钱德拉塞卡极限)时,核心温度会升高到足以开始碳聚变的程度。如此剧烈的能量释放却没有足够的物质向内压缩予以抗衡,于是失控的热核反应会把整个白矮星从内到外彻底摧毁,也就是直接炸开,这种超新星被称为“Ia型超新星”。
除了Ia型这种把自己吃撑了的超新星,另一种超新星被称为核心坍缩型超新星。除了Ia型以外,其他所有的(像是Ib/Ic以及各种II型超新星),它们都属于核心坍缩型超新星。这种超新星是一颗大质量恒星到了演化末期,内部的核燃料耗尽,无法再通过辐射压抵抗自身的引力塌陷,于是核心物质开始不断向中心挤压,直到把核外电子压入原子核,成为中子简并态。伴随坍缩过程的是巨大的引力势能被释放,产生的冲击波会把核心以外的物质全部抛射出去,形成超新星爆发,而最后剩下的中子简并态的核心就是中子星。倘若原本的恒星质量非常大,以至于剩下的中子星质量超过了奥本海默极限(1.5~3倍太阳质量),那么坍缩过程还会进一步继续,直至突破中子简并态成为黑洞。
这两种超新星哪个更厉害呢?
从光度方面来说,Ia型超新星因为炸得非常彻底,几乎是将整个星体的质量全部都转化成了能量释放出去,所以它的峰值光度非常高,通常是太阳光度的数十亿倍。而核心坍缩型超新星,虽然峰值光度也很高,能够达到太阳的数亿倍,但是相对前者还是逊色不少。
你可能会想:“光亮有啥用,又没什么破坏力。”确实,即使是X射线、伽马射线这种高能辐射,除了能对地球生物圈带来影响外,它对地球本身并不能造成太多伤害。所以我们需要考虑更直接的破坏方式,比如冲击波。
“宇宙几乎真空,怎么会有冲击波?”对于超新星来说,这里的冲击波主要来源于恒星抛射出的物质。那些被高速抛射出的粒子携带了巨大的动能,它们就像从枪膛中射出的子弹,直接撞击遇到的物体,这种撞击无疑是极具破坏性的。另外,这种冲击波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还会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加速星际介质中的粒子(费米加速机制),使它们获得极高的动能,这也是许多高能宇宙线的来源。
对于Ia型超新星,冲击波是它释放能量的主要方式。不过由于钱德拉塞卡极限的存在,Ia型超新星释放的能量相对固定。因为一旦白矮星质量达到了1.44倍太阳质量,它必然会发生爆炸,这也是它被作为标准烛光用来天文测距的原因。而对于核心坍缩型超新星,虽然它抛射的只是核心以外的物质,但是由于这种恒星都是些大质量恒星,所以它们抛射出来的物质会更多,通常可以达到几倍乃至十几倍太阳质量。
不过考虑到Ia型超新星发生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爆炸来得更猛烈,所以它产生的冲击波也会更加剧烈。而核心坍缩型超新星,虽然抛射物质的速度相对慢一点,但架不住人家量大,所以整体的动能并不见得比前者小,甚至还要高得多。
除此之外,核心坍缩型超新星还有个“杀手锏”,就是“伽马射线暴(Gamma-ray burst, GRB)”。
在大质量恒星的核心坍缩成中子星或黑洞的过程中,中子星或黑洞会因为吸积物质而形成强大的相对论性喷流。这些高速喷流在突破恒星外层以及周围物质时,会产生强烈且准直的极高能伽马射线辐射,它便是被称为宇宙最亮事件之一的伽马射线暴,其瞬时光度可以达到太阳的万亿倍。但对于Ia型超新星来说,由于它已经被完全炸碎,不存在任何中心吸积,所以不会形成喷流,自然也不会产生伽马射线暴。
不过无论是冲击波还是伽马暴,它们都不是核心坍缩型超新星的主要能量释放方式,它的能量主要是通过中微子爆发释放的。中微子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几乎不与物质发生作用(比如此时此刻就有数万亿个来自太阳的中微子从我们身体中穿过),所以这部分能量很难带来相应的破坏力。
总之,很难简单地说哪种超新星更厉害,威力更大。虽然核心坍缩型超新星整体上更占优势,但是它们依然各有各的特点,仍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来源:Linvo说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