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消息瞬间引爆热搜。随后,国乒队员纷纷在社交媒体表达不舍。马龙发文:"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我。"樊振东晒出与刘国梁的合影,配文"永远的导师"。刚刚退役的刘诗雯在直播中哽咽:"他不仅是领导,更是家人。"
4月23日,一则重磅消息引发体育界巨震。
中国乒坛官宣刘国梁辞去中国乒协主席职务,选举王励勤为新任主席,高元义、马龙为副主席。
这一消息瞬间引爆热搜。随后,国乒队员纷纷在社交媒体表达不舍。马龙发文:"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我。"樊振东晒出与刘国梁的合影,配文"永远的导师"。刚刚退役的刘诗雯在直播中哽咽:"他不仅是领导,更是家人。"
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球迷在庆祝新气象新时代。
就,挺唏嘘的!
从“了不起的大满贯球员”,到“锐意进取的少壮派教练”,再到推动“中国乒乓、世界共享”的先行者,这一连串印记,都注定了刘国梁将会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的标志性人物。
这位带领国乒创造无数辉煌的"掌舵人",为何颇多争议?又为何在巴黎奥运会临近之际选择离开?在这看似突然的请辞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或许,我们可以沿着他的成长轨迹,探寻背后的真相。
“不懂球的胖子”刘国梁,出生于河南新乡,15岁就破格入选乒乓球国家队。年方20岁,便在1996年乒乓球世界杯上拿下男单冠军。
由此刘国梁一路开挂,在同一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男双、男单比赛中获双料冠军。再到1999年世锦赛的男双、男单冠军,刚刚23岁的他,便成为中国第一位世界杯、奥运会与世锦赛的男子“大满贯”获得者。
对于其他乒乓球运动员来说,这可能是一生都难望其项背的荣誉,乒坛历史上,只有11名男女选手获得这一殊荣。
然而,三年后,刚刚26岁刘国梁便退役了。这在当时令无数球迷深感遗憾,然而,如今回过头来看,或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当时,刘国梁以直拍快攻和前三板技术见长,以至于在乒坛曾流传一个段子:与刘国梁打球,经常是:“开始了吗?”“哦,已经结束了!”
他过快的球速和“发球即胜利”的战术,一度让对手十分恐怖。然而,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国际乒联将乒乓球从38毫米的小球改为42毫米的大球,并实施无遮挡发球规则。
规则的改动使刘国梁的速度优势被削弱,难以应对欧洲选手的横拍弧旋球打法,导致其后期对战成绩下滑。2002年,年仅26岁的刘国梁,功成身退,结束球员生涯。
2003年,刘国梁从运动员转型为主教练,开启了国乒辉煌的“刘国梁时代”。
仅仅一年后,他便率队获得第47届世乒赛男团冠军。此后,在他的带领下,国乒男队实力不断攀升。伦敦、里约、东京三届奥运会,国乒包揽乒乓球项目全部金牌,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
他培养出马龙、张继科、许昕、李晓霞、丁宁等一代“大满贯”选手,做为乒乓球界的传奇人物,这些运动员成为无数后来者的典范。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期间,一则台湾网友的评论刷爆了网络:“中国队后面那个胖子是官员吗?看样子整场就他不懂球。”
这一言论被截图传播后迅速走红,“不懂球的胖子”与刘国梁的辉煌履历对比,形成强烈反差,迅速成为网络热梗。
自那而后,刘国梁便以“不懂球的胖子”为网名幽默自嘲。
而那个眼瘸的台湾网友并不知道,这个胖子,正是中国乒乓国家队的定海神针。无数国人表示,只要在乒乓球赛场上看到刘国梁,就仿佛吃了颗定心丸:你永远可以相信刘国梁!
刘国梁的“懂球”,不仅在于注重技术创新,还在于他长期与队员们建立的亦师亦友的关系。
私下里,刘国梁喜欢和队员们打成一片:他经常亲自给队员煮方便面吃;他享受队员们与自己聊天的时刻,不管是来讨论相关技战术,还是日常生活与训练中的烦恼,他都愿意聆听。
赛场上,在诸多的民间剪辑视频中,刘国梁经常以这样“不正经”的画面出现:或者与队员附耳交谈,或者与他们共同欢呼;输球他跟着气,赢球他一起喊,这样的场边打气方式,也常常将队员和观众的情绪一起点燃。
有时还,他会来一个老父亲般的亲吻。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团决赛,就留下刘国梁亲吻马龙的经典画面。对此,他后来在综艺中笑称:队员生气,亲一下就好了。
有人说,刘国梁这是“沉浸式”指导。其实,“沉浸”的背后饱含着刘国梁的苦口婆心:“你能不能靠你的智慧,靠球员对你的信任,把运动员调整到你想要的状态。”
2018年底,刘国梁当选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开启了他在乒协的改革之路。
他提出国乒“三次创业”的理念,旨在推动乒乓球项目的全面市场化,让国乒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他积极推动乒协实体化改革,精简机构,将乒协领导层从29人砍到7人,副主席从19个减到5个,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高了乒协的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刘国梁深知人才是国乒长盛不衰的根本,因此他非常重视年轻选手的培养。在他的支持下,王楚钦、孙颖莎等年轻选手获得了更多的国际比赛机会,逐渐成长为国乒的中坚力量。
场上场下,刘国梁似乎总是一种王者姿态,这份从容与自信,或多或少也让旁人忽略了,在表面“霸气”之下,其实也深藏忐忑与焦虑。
刘国梁最大的争议之一,便是他的WTT改革。
当选乒协主席后,在赛事改革方面,刘国梁主导创立WTT世界乒联赛事体系。这一举措打破了传统乒乓球赛事的格局,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多的比赛机会和更高的奖金,极大地提升了乒乓球运动的商业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然而,一个不容忽略的现实是:历史上,但凡改革,必将伴随阵痛。因为任何改革,都必然会触碰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如何将这块蛋糕重新分配,平衡各方势力,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政治能力和平衡能力。
然而,长期征战沙场的老将,又怎么能做到政治上的左右逢源?
此外,改革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东京奥运会混双丢金,让刘国梁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饭圈文化的入侵,也给国乒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巴黎奥运会前后,关于运动员的参赛资格,陈梦在决赛里遇冷的遭遇,极端粉丝非法入侵樊振东的房间……
这些,都让刘国梁以及教练组变成了众矢之的。
刘国梁成名后曾回忆,幼年时父亲带着他来到乒乓球世界冠军张立的家中,父亲指着墙上挂着的金牌问刘国梁:“儿子,我问你,这些冠军胸章和奖杯是什么做的?”
刘国梁懵懂地答道:“金牌当然是金子做的呀!”
父亲说:“不!除了金子,还有汗水,甚至是眼泪和热血!”
刘国梁的离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不管有着怎样的内幕和无奈,他的急流勇退一如的盛年退役一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离开了乒协主席的岗位,没有了政界的纷纷扰扰,他恰好可以心无旁骛以国际乒联高层身份,继续更为中国乒乓事业贡献力量!
就目前而言,以更灵活的身份,参与洛杉矶奥运会备战。"轻装上阵",才能更专注于技术指导。
正如他时常训诫弟子们的一句话:球不落地,永不放弃!
来源:忻闻访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