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1.5自身抗体与Brugada综合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6 09:26 2

摘要:Brugada综合征(BrS)患者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由于该病的心电图(ECG)特征隐匿,常需非常规导联定位或药物激发试验才能检测,诊断极具挑战。虽然NaV1.5钠离子通道功能障碍是BrS公认的病理生理机制,但仅25%的患者携带可检测的SCN5A基因变异

Brugada综合征(BrS)患者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由于该病的心电图(ECG)特征隐匿,常需非常规导联定位或药物激发试验才能检测,诊断极具挑战。虽然NaV1.5钠离子通道功能障碍是BrS公认的病理生理机制,但仅25%的患者携带可检测的SCN5A基因变异。鉴于自身免疫对心脏离子通道功能的新兴影响,本研究探索了BrS患者中抗NaV1.5自身抗体的存在及其潜在作用。

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使用表达重组NaV1.5蛋白的工程化HEK293A细胞,对50例BrS患者和50例对照的血浆进行抗NaV1.5自身抗体筛查,并通过免疫沉淀和免疫荧光验证其特异性。在细胞模型及野生型小鼠血浆注射实验中,评估了这些自身抗体对钠电流密度的抑制及其病理生理效应。

90%的BrS患者检测到抗NaV1.5自身抗体(对照组仅6%),诊断曲线下面积(AUC)达0.92,特异性为94%,敏感性为90%。这一发现在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中一致,且与SCN5A突变状态无关。电生理研究显示,自身抗体显著降低钠电流密度。值得注意的是,注射BrS患者血浆的小鼠出现类Brugada心电图异常,支持这些抗体的致病作用。

本研究揭示了大多数BrS患者存在抗NaV1.5自身抗体,提示该综合征存在超越遗传易感性的免疫致病成分。这些抗体可作为附加诊断标志物,并促使学界重新审视BrS的潜在机制——其在野生型小鼠中诱发BrS心电图表型的能力即为例证。研究结果支持更综合的诊断策略,并为治疗研究开辟新方向。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4) 45, 4336–4348

来源:程中伟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