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逻辑链接完整,层次清晰而丰富;能够从多角度论述为何“听过许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角度之间有逻辑关系;在论述过程中能够充分、有效论证;在思辨部分能够抓住关键词进行深入、多维度的挖掘。情真意切,情感充沛。
先看上海高考语文写作高分要求(满分70分):
(1)A+:63-70
逻辑链接完整,层次清晰而丰富;能够从多角度论述为何“听过许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角度之间有逻辑关系;在论述过程中能够充分、有效论证;在思辨部分能够抓住关键词进行深入、多维度的挖掘。情真意切,情感充沛。
(2)A:58-62
逻辑链条完整,层次清晰;能够从两到三个角度论述为何“听过许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在论述过程中能够比较有效地论证;在思辨部分,并能够就一个角度进行深入挖掘。有情感。
(3)A-:55-57
逻辑链条完整,层次清晰;能够从两个角度论述为何“听过许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在论述过程中能够比较有效地论证;有思辨意识,并能够合理思辨,有对象意识。
(4)B+:51-54
层次清晰;能够从一到两角度论述为何“听过许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在论述过程中能够基本论证观点;有思辨意识。
(5)B:48-50
审题正确;能够基本围绕题干分析;大体做到论证合理。
在魔都,高考语文要想过100分,满分70分的作文,起码要拿到48+;而如果想达到120+的高分,作文必须达到60左右,也即是说,作文占高考语文的一半分数,作文得了几分,语文就能拿双倍,作文拿满分,高考语文就有望140左右,作文和高考语文正相关!
话不多说,先来看真题:
25一模杨浦区:
在现代社会,高清纪录片可呈现热带雨林的繁茂、极地冰川的壮丽,虚拟现实设备能模拟漫步山间、泛舟湖海的惬意,打开手机就能欣赏美景直播……然而,仍有许多人执着于亲身奔赴自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杨浦区的作文题历来是风向标一般的存在,而出题清奇,是杨浦区的一贯作风,原因么,大家都清楚,有一所倡导“无用的灵魂”复旦,在杨浦区压阵呀!
25一模徐汇区:
我们更应突破自身的局限性,还是接受自身的局限性?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徐汇区有交大本部在,历来倡导创新思维,作文题自然最能反应这一特征。
25一模闵行区
大明感叹道:“我听过许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请你写一篇文章,对大明说说你的感受与认识。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闵行区如今占据了交大和华师大两大新校区,又有两个附中的强势分部在,更兼有七宝这样的新贵,绝对是新帅级别的存在,“我听过许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道理”就是在某个时间段、基于有限的经验以语言的形式总结表达出来的,对人事规律的抽象性、概括性认识。道理具有一定范围的普适性,但也有时效性、适用人群的差异性,语言形式又有言不尽意的局限性。道理非真理。非经历、体悟、实践得来,听的选择性使道理远离了其存在的完整信息场。听来的道理,有他者属性。听的动机中暗含寻找捷径、精致的功利主义。多而同质,多而杂乱,多而互补,多而全面……
世俗的成功,符合社会期望样态的生活,契合自己德才力命的欲念生活……
审题,破题,立意,组织,提要,表达......
高考写作不像中考,绝对需要列提要,否则容易跑火车。
(25二模·宝山区)
怜悯是人的天性,但是也有人说:“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能有怜悯别人的权利。”
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怜悯”的认识和思考。
(25二模·崇明区)
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担忧行动后的结果而放弃行动。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
(25二模·奉贤区)
达克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指能力弱的人会对自己作出过高评价,而能力高的人却会作出较低的评价。这一心理学现象引发我们对于自我认知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
(25二模·虹口区)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一旦强大的机器成为思想的引擎,必将给芦苇带来深刻的变化。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25二模·黄浦区)
时间似水流逝,但某些瞬间却能让人感到永恒。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与思考。
(25二模·嘉定区)
有人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25二模·金山区)
生活中,人们往往因急于求成而产生忧虑,然而,很多事情未必如自己所忧虑的那样。对此,你这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25二模·静安区)
某中学的校训是:“未来各行业里的创新人才就在这里成长。”请问,中学阶段的创新,主要是教育学生遵守规矩,还是培养他们打破规矩的习惯与能力?
请从该校学生、家长、老师或普通民众等角色中,任选一种身份,对此发表看法,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学生 □家长 □老师 □其他
(25二模·闵行区)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谈谈你对小明的话的认识和思考。
小明:“在科技日益进步的当下,人们更需珍惜可以试错的机会。”
小亮:“犯错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怎么还要珍惜试错的机会呢?”
小明:“我说的是试错,不是犯错。”
小亮:“难道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试错的机会在减少吗?”
小明:“我觉得是在减少。”
(25二模·浦东区)
我们奋斗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世界,还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与思考。
(25二模·普陀区)
有人说,懂得悲悯,方知生活的重量。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
(25二模·青浦区)
生活中,人们常寄希望于努力提升自己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25二模·松江区)
有人说,在屏幕中认识蝴蝶的孩子,将在现实中失去飞翔的翅膀。对此,你是否认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25二模·徐汇区)
我们常会感受到他人的期待带来的压力。那么,我们是否不该被他人的期待所影响?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
(25二模·杨浦区)
营养师精确计算每餐的卡路里,运动手环监测着每一次心跳呼吸,有人担忧:我们越来越习惯用精细化的标尺丈量生活,却往往遗忘了生活本身。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25二模·长宁区)
网络评论区的情绪表达往往直接而激烈,这在激活公共讨论的同时,也让人产生不少忧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与思考。
以青浦区为例:生活中,人们常寄希望于努力提升自己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落实“审题,破题,立意,组织,提要,表达......”
1.审题:这一判断没有歧义,正念;
2.破题:但如果顺理成章这么写,就不叫文章了,必须学会破题,比如“提升”不在于认识,而在于行动;“努力”未必能取得预想的结果;“命运”不在自己掌控中,如何应对等等,对于“正念”题,关键是找到破解的办法。
3.立意:选择一个角度展开,比如“提升”不在于认识,而在于行动!
4.组织:就以上的立意展开内容结构材料的组织思考;
5.提要:以话题引入论题;回扣材料,引发思考;分论点展开论述;补充论证再次回扣材料;结论升华主题:知行合一
6.表达:
开头话题引入论题:
公元1199年的冬天,75岁的陆放翁闲居老家镜湖,写了一首励志的小诗,来勉励小儿“子聿”并以此自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回扣材料,引发思考:
生活中,人们常寄希望于努力提升自己,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这话本没错,可如何努力,有没有努力,努力了是否就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却是需要大家更要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问题所在。就拿这个“提升”来说,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只是空喊口号,却不见行动,到头来,瓜还是瓜,枣还是枣,就算认识到了,却丝毫没有改变,更何谈“掌控自己的命运”!
分论点展开论述:
1.2.3此处省略400字......
补充论证再次回扣材料:
当然,我们“寄希望于努力提升自己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努力过了,未必就一定能有结果;但不努力的人生,注定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儒家倡导勤勉;道家强调修炼;佛家强调精进!无为不是不为,空无不是空虚,中庸不是平庸,没有一家学说,会劝你“混吃”、“等死”!
结论升华主题:知行合一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陆放翁以天纵之才,一生除了写了一箩筐诗词,也未见有实现了自己恢复旧山河的理想和报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但陆放翁一生都在努力,可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和报负,有谁会有资格,指责这样的陆游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人生,往往是常态!而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是否都要好好问一下自己,王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先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到底有没有“努力提升”自己呢!
来源:少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