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位小店主在网上大吐苦水:一天营业14小时,毛利润20.5元,扣掉租金还得倒贴。更扎心的是,守寡还有人搭讪,守店却连个鬼影子都见不着。帖子一出,瞬间炸出一群“天涯沦落人”,有人哀叹“青春耗在蝇头小利上”,有人吐槽“顾客欠三块钱就永久失踪”,还有位老哥神补刀
老话说“开店容易守店难”,可谁能想到,如今守店的难度已经直逼“修仙渡劫”?
最近一位小店主在网上大吐苦水:一天营业14小时,毛利润20.5元,扣掉租金还得倒贴。更扎心的是,守寡还有人搭讪,守店却连个鬼影子都见不着。帖子一出,瞬间炸出一群“天涯沦落人”,有人哀叹“青春耗在蝇头小利上”,有人吐槽“顾客欠三块钱就永久失踪”,还有位老哥神补刀:“我流动摆摊二十年,离婚都没这么憋屈!”可转头看看胖东来超市——2024年13家店狂赚169亿,结账队伍长得能绕货架三圈。同样都是实体店,差距咋就比人和狗的代沟还大呢?
这年头开小卖部,简直像在演《孤勇者》单曲循环版。凌晨五点开门迎的是晨雾,晚上十点送走的是寂寞,中间还得应付各路“神仙顾客”:有非要店主泡好方便面才付钱的“霸王餐大哥”,有掏硬币掏到地老天荒的“慢动作少女”,更绝的是那位“金叉姐”——欠三块钱就玩人间蒸发,连价值几十块的金叉生意都宁可不要。网友总结得精辟:“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开慈善故事会!”
可同样是实体店,有人愁云惨淡,怎么就有人风生水起?你看河南胖东来,顾客买个菜得先取号,收银台排队能排出春运的气势;北京合生汇春节销售额蹭蹭涨15%,活像装了钞票吸尘器。关键差别在哪?人家早就不玩“坐等客来”的老把戏了——永辉超市学胖东来改服务,愣是从倒闭边缘杀了个回马枪。现在60岁以上大爷大妈网购率都冲到70%了,实体店要是还只会“挂个灯泡卖方便面”,可不就得和冷柜里的冻鱼大眼瞪小眼?
那些逆袭的店铺,个个都是“人精”。有的把便利店改成社区驿站,代收快递还兼卖热乎关东煮;有的小超市玩起“盲盒促销”,买酱油送彩票;更绝的是杭州一家烟酒店,老板自学调酒搞起“深夜小酒馆”,硬是把每晚七点后的“垃圾时间”做成了黄金档。这些店主未必读过MBA,但都深谙一个理:现在卖货不如卖体验,赚差价不如赚人心。
实体店的生死局,从来不是电商太凶残,而是自己太佛系。当胖东来把超市变成“顾客夸夸群”,当合生汇让逛街秒变“都市度假”,那些守着黄灯泡等生意的店主,真该学学《西游记》里菩提老祖的台词:“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与其抱怨“守店比守寡难”,不如把柜台变成舞台——毕竟这时代,连卖煎饼都能直播成网红,只要脑洞够大,谁还不能把“深夜故事会”改编成“财富连续剧”呢?记住,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思维,给泡面加个荷包蛋,说不定就能煎出个新江湖!
对此,你怎么看呢?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