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熊金荣,男,景德镇市政协常委、民进景德镇市委会秘书长。1975 年3月出生,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届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家。擅长陶瓷釉上工笔人物及花鸟,尤擅仕女,作品多次荣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
熊金荣,男,景德镇市政协常委、民进景德镇市委会秘书长。1975 年3月出生,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届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家。擅长陶瓷釉上工笔人物及花鸟,尤擅仕女,作品多次荣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创新作品展“金奖”等奖项,创作的《西园清音图》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被江西省总工会授予2024年“江西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4年4月获聘江西省人民政府督查室兼职督察员。
.
杯、盏、壶、盘、瓶、扇面、屏风……各种精美的陶瓷器型,辅以高超的青花、粉彩、工笔等技艺,走进熊金荣闹中取静的工作室,宛如置身一座“五脏俱全”的陶瓷展览馆。这里展出的,不仅有他精心创作的陶瓷作品,还有他斩获的一系列重量级荣誉和相关证书。
“这不仅是我艺术之路的缩影,也见证了奋力作为、双岗建功的足迹。”甫一落座,健谈的熊金荣就打开了话匣子。
向下扎根:汲取艺术养分
出生普通家庭、家里10个兄弟姐妹,熊金荣的人生开局就是困难模式。15岁那年,父亲去世,品学兼优本已考上景德镇市一中的他毅然退学,选择上景德镇市技工学校学习日用陶瓷。“原因很简单,高中收学费、技校免学费,读完技校还能赶紧出来工作,减轻家庭负担。”孝顺的他特别体谅母亲独自操持家庭的辛苦。
寒暑假他就出来打零工补贴家用,工友休息的时候他想的还是学习,有一次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工地干活间隙,他从图书馆找到《芥子园画传》,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来。没人教,他就照本临摹,空闲时间还向学院的老师讨教。“特别感谢那些老师,他们的指导和鼓励给我的艺术之路启蒙了。”他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技校毕业后,为了学技术,他不顾劝阻,从国营瓷厂转到大集体——景德镇市雕塑瓷厂,跟着老师傅学习绘制青花、山水和各种图案。深感美术基础和理论知识的匮乏,他又来到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继续学习。这是最辛苦也是收获最丰硕的三年。他一边恶补基础知识,一边勤工俭学,到景德镇雕塑瓷厂里帮人画瓷器,赚学费和生活费。画起来太投入,有时忘了时间,“一次凌晨3点还没回家,母亲找到厂里,门卫大叔根本不信还有人在干活,找到我后才喃喃自语说第一次见这么晚还不下班的”。
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技艺越来越纯熟、越来越受认可,最直观的感受是:工费水涨船高,日子不再紧巴巴的。
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毕业后,经老师推荐,他来到上海知名的民营文化创意企业鸿运斋进行社会实践。在这座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吸引他的还是艺术创作。在店里画瓷器之余,他不仅挤出时间泡图书馆,还成了各类画展、艺术展的常客。“这座开放包容的都市,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更关键的是,那些在景德镇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和相关书籍,都成了我学习研究的对象。”熊金荣说。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思考、沉淀,一颗陶瓷艺术界的新星正冉冉升起。
向新发力:练就独门绝技
结束社会实践回到景德镇后,他创作了一套釉上人物作品,有别于传统作品注重“形”,这套作品以抽象画笔突出“意”。此时正值景德镇的展销活动方兴未艾,这套作品受到追捧,迅速被抢购一空。自此,厚积薄发的熊金荣以一鸣惊人的姿态在艺术创作道路上高歌猛进。
数十年的苦练、积累,让他纯熟掌握各种技艺,练就极具个人特色和艺术表现力的两大独门绝技。一是窑变加彩。窑变高温颜色釉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所谓入窑一色、出彩万千, 熊金荣善于在窑变瓷烧出后构思、绘画各类精细花鸟、人物题材,实现画面与窑变釉面有机融合。2024年1月1日的央视新闻以直播方式介绍了这一特色新技艺。二是综合装饰一人完成。传统上一件作品融合多种元素,由多位工匠分工完成。但熊金荣能一人独立完成青花、粉彩、图案、山水、花鸟、人物等陶瓷元素,更好呈现作品主题。
绝技也带来过有趣的误会。有一次他的作品参评一个奖项,评委首先就排除了他。“有评委认为我不诚实,三五人才能完成的作品,作者只写了我一个人。后来有了解情况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加之创作时留存的部分影像资料,才消弭误会,顺利获奖。”熊金荣笑着回忆说。
创作精品不断,荣誉自然纷至沓来。他的作品陆续荣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创新作品展“金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首届“百鹤杯”百鹤奖、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八届“大地奖”一等奖等多个重量级奖项,诸多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和省级博物馆收藏。
2015年8月,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访问景德镇,他受邀展示陶瓷技艺,现场为巴赫解读陶瓷承载的中国文化;2017年6月,“国之瑰宝——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展”在中国政协文史馆开展,他再次受邀现场展示陶瓷技艺。
向阳成长:倾情回馈社会
苦出来的孩子取得一定成就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回馈社会。2012年,他加入民进。“一见如故、一见倾心,民进就是咱艺术家的‘家’”。自此,他发挥艺术特长,积极参与各类帮扶活动。义卖助学、现金捐赠,十几年下来,他捐赠了60多万元用于帮扶困难群体、抗击新冠疫情、助力乡村振兴等。他与帮扶的困难学子一直保持着联系。“这位小伙子毕业后回到景德镇工作,已经买房了,马上办婚礼,发微信邀请我一定要参加。”他拿着手机,一边说一边展示两人温馨的日常对话。
2015年他担任民进景德镇市委会文化支部主委,凭借在当地影响力,他吸引了近10位高层次人才入会,其中有的成长为基层组织的骨干。2016年,时任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来到景德镇参加基层支部组织生活会,他作为支部主委参会发言,提出意见建议。
一路奉献、一路成长,2017年他获评“全省优秀民进会员”、2019年获评“民进全国组织建设先进个人”,在组织的关心、大家的支持下,2021年他担任民进景德镇市委会秘书长。虽然这个秘书长不占编制、不领工资,但一点都不影响他履职的积极性。2022年,他带着会员到浮梁县寿安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义务支教,艺术家会员们轮流为孩子们传授书法、美术、声乐、陶艺等知识,反响热烈。他撰写的多篇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和上级部门采纳。聚焦文化艺术领域,他带头建言献策,连续多年提交多篇提案。当地政府吸纳他的建议,成功把景德镇雕塑瓷厂打造成“网红”打卡点。最近他在琢磨着怎么让“网红”变“长红”,更好释放文旅潜能激发消费潜力。
“刚到景德镇市技工学校时,恩师方旺生叮嘱我‘艺术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窍门是勤学苦练’。”如今,熊金荣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悟,他常挂在嘴边的是:“不走捷径就是捷径,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来源:民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