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差不多每天来莲池书院报到,孙女说这是我们老俩的‘约会基地’。”周富强说,“我俩爱看书,去过家附近大大小小的书院,眼看着保定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了!”
来“全国书院之城” 赴保定春日邀约
——写在河北省第十一届惠民阅读周暨2025惠民书市即将举办之际
□保定日报记者 杨虎 见习记者 段恋
4月23日午后,阳光打在莲池书院的树上,映出一片阴凉,院中春色正浓。市民周富强和老伴儿各捧一本书,并肩坐在凉亭下。
“差不多每天来莲池书院报到,孙女说这是我们老俩的‘约会基地’。”周富强说,“我俩爱看书,去过家附近大大小小的书院,眼看着保定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了!”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保定作为京畿重地、文化名城,高度重视文化建设。4月27日至5月3日,河北省第十一届惠民阅读周暨2025惠民书市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省举办,其中主会场设在保定市博物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将为文化保定增添一笔浓墨重彩的亮色。
2021年以来,保定按照有一定数量藏书、有专(兼)职师资力量、有专业管理(研究)人才、有适当规模讲学场地、有传统文化品牌活动、有统一书院标识的标准,建设历史书院、社区书院、学校书院、乡村书院等各类书院。
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类书院160余座,“全国书院之城”整体格局基本形成。
一座莲池书满城,多方参与共建特色书院
4月18日上午,莲池大讲堂在莲池书院直隶图书馆开讲。全场座无虚席,掌声阵阵,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张丁以“中国家书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为题进行讲授。
“天天有展示,周周有课程,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品”,莲池书院文化大讲堂至今已经开设52讲。
“莲池书院文化大讲堂是我们和河北大学合作推出的文化活动,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莲池书院博物馆负责人张寒说。
莲花开,根脉在。莲池书院是保定书院的灵魂和全国传统书院的标志。为重塑莲池书院文化品牌,保定市与河北大学签订共建莲池书院协议,依托莲池书院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出河北大学丰富的人才、学术资源以及文化传承优势。
以莲池书院为首,带动全市书院之城建设,是一项大工程。
“推进这项文化工程,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还必须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活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文红说,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根据资源优势,各尽其能建设书院。
“同学,你最喜欢哪本书呀?”
“我最喜欢《鲁滨逊漂流记》!”
4月21日,华中假日山水华庭的社区书院——玉园书屋内,一场图书分享会正在举行,家住附近的刘宇轩正在和同学绘声绘色地分享图书。
该社区书院由华中集团与保定市图书馆签约共建。华中集团旗下小区提供免费场地并负责管理,市图书馆提供免费借阅书籍。目前,双方已建成开放50余个社区书院。
一方书院文脉长,特色书院齐聚烹饪文化大餐
“我们要去书院写作业!”春季学期伊始,12岁的王一诺每天和同学们搭伙儿走向清清书院,养成了去书院完成作业的习惯,“那里有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可以教我们写作业,还能学书法、学画画哩!”
清清书院坐落于涞水县一渡清清小镇,是附近孩子假期最喜欢去的地方。书院主要面向附近农村青少年开展书画培训,自建成开放以来,共组织书画培训、展览等活动80余场。
书院不仅是学习知识、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更能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群众文化自信。在推进各类书院硬件建设的同时,保定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组织各类书院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创新的文化惠民活动。
“我们是保定的大学生,在网上刷到竞秀书院改建得很漂亮,书、咖啡、甜品,太有氛围感了!”郝雨瑄说,“现在花开得正好,一会儿我们就去拍花!”
最是一年春好处,伴随着气温攀升,古城逐渐涌现春日活力。竞秀书院率先开辟“春日游”新赛道,创新推出咖啡甜品、茶饮、花卉绿植、文创产品售卖服务,以“一院四店”的形式,打造“公园+”消费新场景,为保定“书院之城”赋予新内容。
而竞秀书院只是保定书院之城建设的缩影,如今,特色书院建设正在多点开花:
——曲阳县岳阳书院定期开设手工装裱、手工制香和传统武术等非遗技艺传承课程,组织举办传统民俗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徐水区凤山书院聚焦考古知识讲座、藏友文化交流、临时特色展览等,打造新型文化空间。
——高阳县半块糖书院发布“高阳有宝”抖音号系列专辑,组织青少年开展文物古迹研学活动,宣传高阳特色文化。
一脉书香惠万家,擦亮“全国书院之城”金名片
半亩方塘一鉴开,为有源头活水来。
莲池区由金昌小区锅炉房改造而成的半亩方塘书院,是保定文化圈的明星书院。
“我很喜欢半亩方塘书院的讲座,有时候会带家里人一起来听,受益匪浅。”市民张丽说。书院微信公众号上会发布公益讲座的主题预告,观众可留言报名。有高校学子,有退休职工……半亩方塘书院每周公益讲座总是座无虚席。
2020年成立至今,书院已开展公益讲座、微光UTALK公益沙龙、公益心理咨询、传统家风家教、非遗传承、音乐展演、科普手工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受众超过200万人。
来半亩方塘得半日闲,这已经成为“书香保定”的一个新亮点、读书人的打卡地。
为真正做到让书香惠及万家,保定市鼓励各个书院,因地制宜创新文化业态,创作文艺精品和文化产品。
易县双峰书院的“肺腑生春·癸卯上巳双峰书院雅集”特色活动、曲阳定瓷书院的亲子陶艺活动……在推进书院之城建设过程中,保定市各类书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活动,进一步擦亮“全国书院之城”金字招牌。
值得期盼的是,为进一步提升书院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我市在“书院之城”建设基础上探索创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目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数量已初具规模,形态多元,覆盖城乡,基本形成以书院为主,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休闲书咖等类型空间为补充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到充分发挥不同空间文化特点,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尽享公共文化服务。目前,主城区已打造10余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这些空间全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大大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百所书院,一座书城,万家墨香。未来,保定将继续深挖书院历史文化资源,使书香融入市民生活的同时,不断增强阅读的氛围感与仪式感,让“书院之城”成为古城保定重要的文化标识和精神符号。
来源:保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