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1.9万名村干部被立案,同比增加0.6万丨时政周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6 16:00 2

摘要:2025年4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通报,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还共立案省部级干部13人、厅局级干部1037人、县处级干部8285人、乡科级干部2.7万人。

2021年3月3日,江西省吉水县文峰镇在全镇开展村级“两委”换届选举。(视觉中国|供图)

1.9万人,这是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内,全国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被立案的总人数。同比增加0.6万人。

2025年4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通报,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还共立案省部级干部13人、厅局级干部1037人、县处级干部8285人、乡科级干部2.7万人。

除村支书、村主任被立案的情况外,通报还提到,一季度共处分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13万人,占到所有被处分人员、干部的70%以上。

通过数据不难看出,各级惩治“蝇贪蚁腐”的力度正在加码。

另一方面,从源头的治理也在进行。在此份通报发布的前两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刚印发了新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提出要“推动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对村巡察”全覆盖

事实上,对农村基层腐败问题的关注并非新近刚出现。

“浙江很早就有对村干部的权力进行限制,就是村民监督的‘后陈经验’。”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沈永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早在2004年,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就诞生了国内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又明确提出,要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对基层小微权力腐败的惩处力度。

2023年1月,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会后不久,中央纪委即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惩治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

当年7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通报2023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时,从立案人数中细分出“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25年一季度通报的做法正是由此得来。

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提到,“‘大老虎’腐败,影响虽大,但与老百姓的生活距离太远。”在他看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之所以要公布这一数据,“一方面展示了基层反腐的重大成果,另一方面也是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提振基层群众对反腐败的信心。”

除了公布数据,单从近两年的动作来看,中央对农村基层反腐问题已然愈发重视。

2024年2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首次将村(社区)党组织纳入县级党委巡查范围,明确规定在一届任期内,要对村(社区)党组织实现巡察全覆盖。同年,“对村巡察”成为反腐热词。

在这一动作之下,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过去一年,全国被立案的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共有10.4万人,被处分的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有61.3万人,较上一年分别增长了4.3万人、19.6万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显示,2024年,包括山西、安徽、海南、广东在内的多个省份,都公开曝光了多起与村干部有关的、发生在群众身边或民生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案例显示,利用职务便利,这些村书记、村主任有的违规为亲属申报建档立卡贫困户,骗取扶贫资金;有的伪造文件、合同,骗取或侵吞上级发放的补偿款、工作资金、环境整治资金、土地流转费等;还有的吃拿卡要,挪用村集体资金或是村民转给其代缴的养老保险金。

从新一年已经释放的信号来看,对村巡察仍是2025年反腐工作的一大重点。

2025年1月,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召开,会上明确强调要深入推进对村巡察工作,“聚焦县以下这一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再狠抓两年,确保取得更大成效”。次月,“对村巡察”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新规细化“负面清单”

巧合的是,就在2025年一季度通报发布的前两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下称“规定”)。

这也是自2011年《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颁布施行以来,中央首次对这一文件进行修订。

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任务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状况的变化,是规定修改的一大背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负责人在媒体上公开解释,新修订的规定主要意义有四方面,具体在于细化完善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要求,通过基层干部廉政保证“三农”政策精准落实和涉农资金规范使用,同时织密织牢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的制度笼子,完善农村权力运行监督机制。

2020年6月26日,江苏如皋市丁堰镇赵明村,村干部在鹌鹑饲养基地直播推荐滞销的鹌鹑蛋。(视觉中国|供图)

“调整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行为规范,是本次修订的一个重点。”该负责人介绍,按照“适用对象”,2011年试行规定分两章,分别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廉洁履职列出了具体行为规范。但新时代下,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也已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去,另据即将于2025年5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或者监事、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等,也应被纳入规范适用范围中。

在原有的章节划分标准不复存在的情况下,规定明确按照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从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发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建设项目管理、乡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村级组织选举、作风建设、农村事务监督、社会管理等8个方面,对相关行为加以规范。

值得关注的是,新修订的规定还聚焦此前曝光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和典型表现,列项细化“负面清单”。

人事动向

【刘非跨省任杭州市委书记】

中国蓝新闻报道,日前,中共中央批准刘非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

公开资料显示,刘非出生于1969年9月,吉林长春人,曾任吉林省经济技术合作局局长、吉林市市长等职,2019年12月,刘非跨省转任湖南省娄底市委书记。 2021年10月,刘非升任云南省委常委,次年1月任副省长。2023年11月,他转任云南省委组织部部长,直至此次履新。

此前,任杭州市委书记的刘捷已于2024年12月任浙江省政府党组书记,2025年1月当选浙江省省长。

刘非已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视觉中国|供图)

【齐竹泉任中央广电总台副台长】

2025年4月24日,国务院公布国家工作人员任免消息,任命刘振国为民政部副部长,韩冬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齐竹泉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李良生为国家消防救援局政治委员。

免去唐承沛的民政部副部长职务,免去李良生的水利部副部长职务,免去张姿(女)的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职务。

【朱守科升任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4月25日,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任命朱守科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守科此前任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的。

履历显示,出生于1969年7月的朱守科为甘肃白银人,在职党校研究生,早年曾长期在甘肃工作,担任过甘肃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兰州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

2016年,朱守科出任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2023年10月担任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直至此次履新。

【副部级郑庆华任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据教育部官微“微言教育”4月23日消息,日前,经中央批准,郑庆华出任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不再担任同济大学校长职务。

简历显示,郑庆华出生于1969年1月,浙江嵊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郑庆华本硕均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后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2023年2月,郑庆华调往同济大学,任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直至此次履新。

反腐纪事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宋朝华落马,年内17名中管干部通报被查】

2025年4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宋朝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

宋朝华生于1962年5月,四川邛崃人,曾任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委书记、眉山市市长、南充市市长、南充市委书记。2021年2月,时年59岁的宋朝华升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25年1月,宋朝华辞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宋朝华落马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5年公开通报审查调查的中管干部已有17人。

【“低级红”“高级黑”,陆克华被“双开”】

2025年4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对重庆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陆克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陆克华存在丧失理想信念,搞“低级红”“高级黑”,结交政治骗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违规举债融资兴建楼堂馆所,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搞权色、钱色交易;长期痴迷赌博;与商人老板沆瀣一气,搞权钱交易等一系列问题。

陆克华是2024年年内第51名落马的中管干部。

【“卖官鬻爵”、受贿8.22亿元,李鹏新一审被判死缓】

4月22日,陕西省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李鹏新受贿案。审理查明,1999年至2023年,李鹏新直接或间接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8.22亿余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鹏新的行为已构成受贿罪,且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论罪应当判处死刑。鉴于其主动交代、如实供述,且积极退赃,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中央巡视组进驻后,江西两官员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

4月22日、23日,江西省纪委监委网站先后发布消息,江西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水平、九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戴晓慧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目前两人正在接受江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单从时间上看,两人主动交代问题的时间恰在中央巡视组进驻江西之后。4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称,中央第十五巡视组正在进驻江西,开展为期两个半月左右的巡视。

【大肆敛财,纪委“内鬼”李刚被逮捕】

据最高检4月22日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李刚涉嫌受贿一案,已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检以涉嫌受贿罪对李刚作出逮捕决定。

部委信息

【国家卫生健康委:无资质机构严禁开展产前筛查】

2025年4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前筛查服务管理的通知》,对加强产前筛查服务提出全面规范要求,明确机构和人员资质审批主体,强调不具备资质的机构和人员不得开展产前筛查服务,并建立覆盖全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水利部:未来三年蓄滞洪区建设“时间表”公布】

水利部官网4月23日消息,近日,水利部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管理行动方案(2025-2027)》,启动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蓄滞洪区是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多次在防御流域性大洪水关键时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底牌”作用。按照《行动方案》,到2027年底,新增的33处、累计共72处国家蓄滞洪区将基本完成现行规划确定的工程建设任务,另外13处稳步推进建设、13处加快前期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深入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

据《中国建设报》4月23日消息,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安全生产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视频调度会议。指出接下来要加快推进全国城市燃气管道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深入推进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筑牢燃气“安全阀”;要继续做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常态化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深入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强化城乡房屋安全管理。

法治播报

【最高法:打破“未成年人在校受伤则学校必然担责”误解】

2025年4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件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此次发布典型案例的同时明确,人民法院依法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对于学校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应承担侵权责任,避免产生“只要未成年人在校受伤则学校必然担责”的误解。

【最高检:加大财产刑适用,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

4月23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以高质效知识产权检察履职,服务高水平科技创新”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已于近日挂牌成立,将积极参与“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

科教动态

【清华大学成立教育学院】

2025年4月21日,清华大学宣布,决定成立教育学院,同时撤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建制。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指出,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清华大学成立教育学院,“是要应教育强国建设之需”。

【教育部增设29种本科新专业】

4月22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同步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包括区域国别学、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健康与医疗保障、智能分子工程、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时空信息工程、国际邮轮管理、航空运动等。

【神舟二十号飞船发射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2025年4月25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交流。(视觉中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供图)

地方政情

【北京:禁止电动车进电梯,最高罚一千】

据《人民日报》2025年4月23日消息,近日北京市新修订了《北京市消防条例》,并将于5月1日起实施。《条例》明确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消防责任正负清单”,包括五项消防安全义务和七类不得实施的行为。此外,针对电动自行车,《条例》还首次明确,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池进入电梯轿厢,违规的个人最高可处1000元罚款。

【杭州上线全国首个AI首席知识产权官】

《杭州日报》4月23日报道,杭州市“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活动在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举行。活动期间上线了全国首个AI首席知识产权官——“杭知AI”。

据介绍,这款由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自主研发的超拟人数字生命体,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专业服务,不仅支持专利申请、商标保护、版权管理等全链条服务,还接入了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确保回答的专业性与实时性,可以为杭州企业提供覆盖全球的“一站式”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声音】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搞一哄而上】

据《广西日报》报道,2025年4月21日,广西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系列讲座第132讲在南宁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强调,“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自身产业、区位、成本、资源、人才等比较优势,深入研究市场找结合点,不能搞一哄而上,不能什么时髦就做什么,更不能‘堆盆景’。”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