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类以关节软骨退变、骨赘生成、滑膜肿胀等为特征的退变性疾病。本病主要好发于中老年人,其临床症状以疼痛、活动受限等为主。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类以关节软骨退变、骨赘生成、滑膜肿胀等为特征的退变性疾病。本病主要好发于中老年人,其临床症状以疼痛、活动受限等为主。
本病的治疗方式种类繁多,但由于病机较为复杂,目前的治疗未能达到绝对疗效。西药治疗虽然简便,但不良反应较大,其中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注射玻璃酸钠等,远期效果不明确。
中医外治法作为中医药治疗KOA的一种特色疗法,采用中医药外敷、熏蒸等方法,极大地发挥出中医药的优势,操作简便、疗效较佳,且避免了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广为多数患者接纳采用。
中药溻渍法
中药溻渍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将中药和醋相混合后加热,再均匀地敷于患处,已达到活血消肿、通经活络的作用。
选取72例风寒湿痹证的KOA患者,以“乌灯合剂”联合中药内服治疗KOA患者作为实验组,评价治疗前后关节炎指数的变化,而证实中药溻渍治疗KOA的疗效。
选取126例KOA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在中药塌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补肾活血方及塞来昔布,统计并分析各评分指标,发现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6%,证明中药溻渍联合补肾活血方内服治疗KOA有确切疗效。选用膝痛宁作为中药溻渍的药物,为KOA患者治疗,通过VAS评分等临床指标的变化,证实中药溻渍法有确切疗效。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利用加热后的中药对患处进行熏洗和浸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等采用单纯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KOA患者,治疗组加用中药熏蒸法。
结果发现在中医疗效方面,治疗组效果更佳,表明中药熏蒸能够有效改善KOA患者生活质量。利用中药对93例KOA患者进行熏洗治疗,显示总有效率达90%以上,疗效明显。
黄毅等选取KOA患者60例进行中药熏洗治疗,统计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和功能评分并做对比,发现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聂智兴等选取98例KOA患者,分别予以依托考昔和中药熏蒸治疗,统计得出后者有效率较高,证实中药熏蒸的有效性。
中药离子导入法
离子导入法,是一种在患处传导中药离子的治疗方法,其利用电学中离子吸引排斥的原理,使得阴阳离子通过相应极直接导入人体病灶,从而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毛永乐等选取风寒湿痹型KOA患者共80例,对照组40例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治疗组加用下肢洗伤方,进行离子导入治疗,以治疗前后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WOMAC指数等作为观察指标。
结果显示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利用该方法治疗KOA,结果显示其可以增加药物的吸收率,改善患处局部血液循环,对患者的康复锻炼具有一定的护理效果。
针灸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针灸治疗的原则,选取人体相应的腧穴进行针刺,已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方法。
研究证实,针刺疗法能够起到舒筋活络,改善KOA患者功能的目的,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和艾灸的结合疗法,适用于表现为关节痹痛等风寒湿盛、经脉阻滞之证。
选取60例KOA患者,在患膝定穴取血海、足三里、阴阳陵泉、内外膝眼,然后将毫针消毒并刺入相应穴位,适时进行行针得气,加用3cm艾条并点燃,每天进行1次,连续6天休息1天,持续3周,结束后统计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66%。
治疗结果表明,温针灸具有行气活血、温经通脉的作用,还能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效提高KOA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度。
电针
电针法是在针具上通入人体能够适应的微量电流,利用针和电的混合效应刺激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姜楠选用电极为疏密波,频率5Hz的电针治疗KOA。
选取相应穴位用电针行针得气,并插入该电极,调控到患者能耐受的程度,每个疗程为1周,1日1次,1次留针30分钟,1个疗程后休息1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计算总有效率为81.25%。
结果显示电针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在电针的持续作用下,可以达到祛瘀止痛、缓解痹症的目的。赵静等选取内外膝眼等相应穴位予以电针治疗KOA患者,再配合电磁波照射,证实其有明显疗效。
火针
将针具烧红来治疗疾病,是使用火针的方法。《针灸大成》可见对火针的描述,其具有通络温经散寒的作用。
俞华等采用火针密刺法治疗KOA,对照组用单纯针刺法,选取梁丘、犊鼻、足三里、阳陵泉、鹤顶、阿是穴等,针具消毒后进行火烧致微红,然后进行快刺,深度控制在7mm左右,1周2次,连续4周。结果表明:火针刺法具有通经活络、温经散寒止痛等作用。
张书彪选取8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火针刺法,对照组予以毫针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膝关节功能等指标,发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腹针
腹针疗法,顾名思义,以针刺腹部穴位为主。王晶采用腹针治疗KOA,在患者腹部寻找相关疾病的相应穴位,消毒后选用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88%,证明腹针疗法对治疗KOA有明显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研究腹针治疗对80例KOA患者的影响,在温针灸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疗程结束后,实验组的VAS、Lequesne评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艾灸,简称灸法或灸疗,主要成分是由艾叶制成的艾柱或艾条,通过产生的热量和针灸的刺激来干预病灶,治疗疾病。选取62例KOA患者,治疗组予以三伏热敏麦粒灸治疗。
根据辨敏定穴,选取患处相应穴位,将出现热敏灸感的位置选为施灸部位,常规消毒后,于患处涂抹少量大蒜,点燃艾柱进行治疗,1伏3天,1天1次。
对照组予以扶他林乳胶剂涂抹于患处,按规定疗程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77.41%,治疗组远高于对照组。
证明三伏热敏麦粒灸对KOA的治疗有明显疗效。研究表明,艾灸对于KOA的疗效一部分来源于其中的光和热因素。
推拿通常指医者通过手部将合适的力量传到患者不适的部位,采用推、拿、揉、捏、按、摩等手法,已达到通经活络、缓解疼痛的疗效。
选取具有相关适应症的KOA患者,对其采用推拿疗法,患者采取仰卧位,予以手法沿患膝周围及患肢大腿肌肉寻找痛点进行松解,解除局部粘连,达到行气活血化瘀的疗效。
这种推拿疗法操作简便,可有效缓解疼痛,易被患者接受。选取76例KOA患者,分别予以推拿手法和调膝法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症状都有改善。
胡炳麟等研究一指禅和滚法对60例KOA患者的疗效,证实其可以明显缓解疼痛。
针刀疗法属于一种闭合性松解术。针刀可以对膝关节局部组织进行松解,降低关节腔内压力,调整力学平衡,改善其微循环,延缓软骨的退变。
选取早中期KOA患者共80例,进行关节腔穿刺注射玻璃酸钠液后,予以针刀松解治疗。嘱患者显露患肢,常规消毒后,选取外膝眼进行穿刺注射玻璃酸钠润滑液,每周治疗1次,共5次。
再予以针刀疗法,在患膝下方垫一软垫,在患膝周围选取3-5个疼痛点,消毒局麻后,小针刀刺入皮肤至骨面,沿软组织纤维方向行“纵疏横剥”、“铲剥”等疗法,完成后拔出针刀,术区予以无菌辅料包扎,每周治疗1次,连续3-5次。
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远高于对照组75%,表明针刀疗法对KOA具体明确疗效。
中医外治法在KOA的治疗中显示出明确的疗效,其方法也多种多样,能够根据患者患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利用中医药的特色进行针对性地治疗,使药效直达病灶。
其具有绿色、疗效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同时,中医外治法治疗KOA也在某些方面体现不足之处,如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及临床疗效标准等,很多临床中用到的处方、操作方法等都缺乏客观的实验研究及统计数据支持。
因此,我们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于临床研究和治疗相结合的模式中,使中医外治法更加综合化、客观化,更好地传承中医药特色,发挥其优势,积极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疗效。
来源:Mr王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