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得去年帮一家餐饮连锁企业做转型时,创始人张总在会议室红着眼眶说:"天真老师,我产品明明更好,为什么就是卖不过对面那家用预制菜的?"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最近收到的几个比较典型的高频问题:
看着这些留言,我特别理解他们的焦虑。
记得去年帮一家餐饮连锁企业做转型时,创始人张总在会议室红着眼眶说:"天真老师,我产品明明更好,为什么就是卖不过对面那家用预制菜的?"
所以今天我们不熬鸡汤,直接上干货。以下5个问题,每个都是中小企业主正在淌的坑。
1、某母婴用品创始人问:“我们月流水刚过50万,现在做品牌是不是太早了?把钱投在抖音投流见效更快吧?”
我的回答:先给结论:越是生存期,越要种品牌的种子。但要用聪明的方式种。
去年操盘过一个儿童辅食项目,创始团队把90%预算砸信息流广告。第一个月ROI 1:3,三个月后降到1:0.8。为什么?因为用户只记得"9.9元包邮",根本不认品牌。
在这里再次强调给中小企业的三个建议:一是把品牌建设融入日常运营。比如打包盒印slogan,比如客服话术植入品牌故事,再比如快递面单贴创始人亲笔信。二是记忆点爆破:集中资源打透一个符号。拿一家烘焙店案例:把「现烤现发」四个字刻进包装/直播间/门店横幅,三个月其复购率提升47%。三是口碑杠杆:让老客户成为品牌放大器,设计分享裂变机制,晒视频@官方账号→返10元券带朋友到店→赠送独家新品
2、某跨境电商老板问:看到大品牌动不动百万预算做campaign(广告战役,我们这种小公司是不是没机会了?
我的回答:
去年用8万预算帮一家美妆品牌做出3000万曝光,核心是做到这三点:
第一,抓准情绪支点。疫情期间帮足浴包品牌策划“给爸妈洗次脚“挑战赛,抓住"愧疚感"情绪,素人UGC播放量破亿。
第二,设计传播母体。火锅店案例:把“菜品不新鲜当场免单“做成荧光牌挂在收银台,顾客自发传播占比过半。第三
第第三,玩转资源置换。你可以用我独创的"资源置换价值公式":(你的闲置资源 x 对方需求痛点)÷ 执行成本 = 置换价值,来核算一下、衡量一下。然后曾用200瓶精华液换来地铁灯箱广告位。现在可好,估计都是一片传染源。
3、一位本地建材经销商问:壁店铺天天搞促销,我跟不跟?不跟丢客户,跟了又没利润……
我的回答:
作为带团队复盘过137个价格战案例的我,曾经总结出一个“三维破壁法“,欢迎你尝试。
首先,你可以将价值可视化(效果立竿见影),以瓷砖商家为例,它原来采用普通卖法,强调"意大利进口釉面"的话术,现在升级卖法:在店里放上设备,可以让客户亲自去看釉面晶体结构。
其次,你可以将场景体验化(难以比价)。比如窗帘商家,可以这样的打法,开发类似“窗帘光线实验室”的体验场景,消费者可以用专业仪器测不同材质遮光率。
第三,你可以将服务仪式化(提升溢价)。比如家电清洗服务这个产品。采用严格标准化的服务程序,并让客户感知到。例如:A、进门戴鞋套+工具箱紫外线消毒,B、维修后赠送“设备健康报告”C、72小时内客服回访。
4、一位原创茶饮品牌的主理人问:小红书/抖音/公众号都在发,内容阅读量不错,但到店转化率不到2%
我的回答:
上周刚帮一个茶饮品牌解决同样问题,可以展开以下三个关键动作:
第一个动作,是内容要有钩子。单纯展示产品是错误的。正确姿势是推"凭本视频到店可解锁隐藏菜单"。第二个动作,是动线要闭环。比如在短视频评论区置顶「预约通道」,直播时弹出"距你3公里的体验店"。第三个动作,是设计社交货币。你可以打造"拍照必点"产品。像定制发光杯托(杯身刻城市限定文案),还可以赠送打卡手卡模板。
5、某服装厂二代接班人问:我爸做了30年的商务男装,现在想转型国潮,老客户流失严重怎么办?
我的回答:
去年成功帮一家有34年历史的皮鞋品牌焕新,其中关键的策略是:保留品牌基因、提取经典元素重构,将老式铜扣设计成国潮胸针伴手礼。同时创建子品牌过渡,主品牌继续服务原有客群,孵化"新匠人"子品牌试水年轻市场。最后构建用户的参与感,举办"老物件改造大赛"用库存面料设计新潮配饰。获奖作品直接量产销售。
今天就先分享这个五个问题吧。
记得刚入行时一位前辈说的话:"营销人的价值,就是帮好产品找到懂它的人。"
各位正在创业路上拼搏的老板们、朋友们。我知道大家每天要面对成本压力、团队管理、现金流焦虑……但请相信,品牌建设从不是大企业的专利。
那些藏在街角的咖啡馆、社区里的私房菜、坚持手作的工坊,只要找到自己的发光方式,都能在消费者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注:欢迎大家遇到问题随时提问。可后台私信直接发你的问题,也可以加本人微信。)
作者简介:天真一笑,资深品牌营销人,10万+爆款文案创作导师。曾服务过50+世界500强企业的创意营销,并帮助100+中小企业及创业者从0到1走上品牌轨道。寻找生意解药,就问天真一笑。有问题咨询作者,请后台私信。
来源:天真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