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哪吒系列》电影,是如何颠覆传统,开启东方神话重构之旅?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7 04:34 2

摘要:截至目前,饺子导演的哪吒电影共有两部,分别为《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哪吒之魔童闹海》。这两部作品构建起一个充满奇幻色彩与深度内涵的哪吒宇宙,深受观众喜爱。

饺子的名字与哪吒形象形成了奇妙的共生关系。这位弃医从影的80后导演,用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改写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坐标。

截至目前,饺子导演的哪吒电影共有两部,分别为《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哪吒之魔童闹海》。这两部作品构建起一个充满奇幻色彩与深度内涵的哪吒宇宙,深受观众喜爱。

2019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主打一个反叛者的精神觉醒,以极具创新性的视角讲述了哪吒 “生而为魔” 却 “逆天而行斗到底” 的成长经历。

这部耗时五年制作的动画电影,彻底颠覆了传统哪吒叙事。影片将灵珠与魔丸的阴阳设定注入神话母体,创造出"生而为魔"的哪吒形象。

在陈塘关百姓的偏见中成长的哪吒,通过"山河社稷图"里的虚拟修炼,完成了从破坏者到守护者的蜕变。

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其提炼成灵珠和魔丸,本应灵珠投胎为人的哪吒,却因申公豹的阴谋,成了魔丸转世。他生来便顶着 “魔童” 的标签,遭受陈塘关百姓的误解与排斥。

但哪吒从未向命运低头,他努力学习法术,渴望得到认可。在成长过程中,他结识了灵珠转世的敖丙,两人虽身份对立,却成为彼此唯一的朋友。最终,面对即将降临的天劫,哪吒喊出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豪言壮语,与敖丙携手抗敌,保护陈塘关百姓。

故事核心聚焦于"逆天改命"的主题架构。元始天尊的"天劫咒"设定,将传统神话中的命运悲剧转化为现代生存困境。

哪吒与敖丙的双生设定打破正邪二元对立,两人在东海之滨的终极对决,实则是不同命运观的价值碰撞。

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时,这句台词已超越电影本身,成为许多影迷对抗现实困境的精神宣言。

今年春节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篇,延续了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创新性表达。

天劫之后,哪吒和敖丙的灵魂得以保存,但肉身即将魂飞魄散。太乙真人试图用七色宝莲为二人重塑肉身,却遭遇重重困难。

申公豹放出被囚的四海龙王,东海龙王敖光扬言要让陈塘关鸡犬不留,哪吒为守护陈塘关,不得不与四海龙王展开大战。在这一部中,故事不再局限于哪吒个人的成长,而是扩展至族群命运与正义之战。

影片登场人物数量几乎是前作的 3 倍,龙族四大龙王、申公豹背后的家人、天虚宫内的仙人们以及哪吒的两个哥哥金吒、木吒等悉数登场,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

影片还深入探讨了阴阳平衡、正邪对立等哲学概念,展现出更为深刻的内涵。例如,魔丸与灵珠代表阴阳两极,哪吒的 “火系” 法术与敖丙的 “冰系” 法术也形成鲜明对比。

人物设定上摒弃了简单的二元对立,“正派不全正、反派不全反”,如无量仙翁表面仙风道骨,实则心怀不轨。

饺子导演的这两部哪吒电影,在保留神话故事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通过精彩的剧情、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主题,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哪吒世界,也让中国传统神话在现代影视艺术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觉得饺子对哪吒形象的改造遵循了"陌生化"创作原则。在《魔童降世》中,他将传统混天绫解构为具有自主意识的流体武器,这种既熟悉又新奇的设定,正是文化符号现代转译的典范。

人物塑造打破非黑即白的传统模式,申公豹的结巴设定、太乙真人的川普口音,这些喜剧化处理消解了神话人物的距离感。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50亿票房奇迹,到《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在冲击全球影史票房前三,饺子的哪吒宇宙正成长为中国动画的超级IP。

这个可爱的的魔童形象,既是传统文化现代转译的成功案例,也是中国动画人文化自信的具象化体现。

当哪吒脚踏量子风火轮穿越古今,他承载的不仅是神话的重构,更是整个民族对文化创新的永恒求索。

来源:三半撩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