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呼和浩特市武川县锚定自治区“六个工程”战略部署,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大领域为支点,构建“四维联动”诚信建设体系,推动县域社会信用体系实现系统性重塑、整体性跃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诚信动能。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锚定自治区“六个工程”战略部署,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大领域为支点,构建“四维联动”诚信建设体系,推动县域社会信用体系实现系统性重塑、整体性跃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诚信动能。
政务诚信筑基
以制度创新驱动行政效能提升
聚焦依法行政核心,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2024年召开行政执法专题调度会议2次,创新开展 “伴随式执法”23次,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强化法治决策支撑,累计出具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意见书 32份,确保政策制定科学性与合法性并重。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行“信用承诺+远程视频勘验”审批新模式,勘验效率提升 90%以上,累计办结事项 220余件;实施“套餐式”精准服务,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与“帮办代办”有机融合。
完善公职人员诚信管理机制,建立全员诚信档案,将信用评价纳入绩效考核与职务晋升体系,年度开展专题培训4次,信用信息核查覆盖评优评先 17次,全面筑牢政务诚信根基。
商务诚信固本
以信用监管护航市场活力释放
构建“信用评价+分类监管”新范式。全县重点领域实现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全覆盖,动态发布“红黑名单”150条,实施差异化监管。
印发《武川县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方案》,建立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双向机制,创新推出“信易贷”“信易批”等六大守信应用场景,惠及市场主体300余家。
强化信用修复服务,依法依规完成92户个体工商户、1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全年新增“诚信文明户”市级评选2户,以信用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社会诚信铸魂
以榜样引领厚植诚信文化沃土
多维宣传构建诚信价值共同体。县融媒体开设专栏发布诚信专题报道220篇,发布原创短视频4条;举办诚信主题巡讲21场,道德模范霍石柱事迹宣讲7场次。
创新文化传播形式,乌兰牧骑创排诚信主题剧目《情暖人间》演出28场,音乐快板《养老诈骗要当心》获自治区文艺创作三等奖。
深化青少年诚信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70余场,推送施丹、辛子英参评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
打造诚信文化地标,建成道德模范景观小品6处、诚信人物展示栏5块,营造“人人讲诚信、处处见诚信”的浓厚氛围。
司法公信立威
以阳光执法捍卫公平正义底线
构建 “公开+监督”司法透明体系。政法系统全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庭审观摩2次、听证会4场。
强化制度约束,开展 “三个规定”专题学习15次、警示教育7次,筑牢司法廉洁防线。
深化执行联动机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 650余件;公安局大力开展“昆仑2024”专项行动,以刚性执法维护法治权威。
武川县以诚信为笔,以实干为墨,绘就“政务清明、商务繁荣、社会和谐、司法公正”的诚信建设新图景。下一步,将聚焦长效化机制建设,持续擦亮“诚信武川”品牌,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县域范例。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