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4日,贵州省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 “百城千园⾏”活动(六盘站)暨六盘水市2025年工业领域“智改数转”项目观摩会在盘州市举行。观摩会汇聚了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园区的创新应用与实践路径,为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注
4月24日,贵州省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 “百城千园⾏”活动(六盘站)暨六盘水市2025年工业领域“智改数转”项目观摩会在盘州市举行。观摩会汇聚了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园区的创新应用与实践路径,为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总部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两河街道刺梨产研中心,是一家集刺梨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
走进建设中的5G智能工厂,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科技气息。在生产车间,多台智能化设备有序运转,从刺梨鲜果的清洗、压榨,到饮料的灌装、包装,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5G技术的应用,使得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加高效、稳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以往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环节,如今在智能化设备的帮助下,不仅减少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5G+设备互联实现设备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故障响应缩短至1分钟内;MES系统集成全流程,生产效率提升25%;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工厂,减少试错成本;ERP系统升级整合模块,采购周期从15天压缩至7天;智能分析平台生成可视化报表辅助决策;借助5G+移动终端实现移动化办公,智能仓储系统提升库存周转率40%;供应链协同平台与供应商建立在线采购系统,降低采购成本10%;物流追溯体系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
贵州天香宜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食用植物油的军创企业,主要经营油菜籽收储、菜籽油加工、菜籽油仓储,山桐子油、茶籽油、核桃油、花生油、大豆油等油料的加工,木本油料提质增效研究及功能性食用油产品研发。
贵州天香宜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面对市场竞争与产业升级需求,公司积极推进植物油智能化改造项目,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设备与数字化管理系统,旨在实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环保水平的全面提升。此次观摩会不仅是对项目阶段性成果的展示,更希望借此机会与行业同仁交流经验,共同推动植物油产业智能化发展。
在项目成果展示环节,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智能化改造的核心内容。生产车间内,智能生产线贯穿原料预处理、压榨、精炼等全流程,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有效减少人工干预,提升生产稳定性。项目通过自动化设备、MES系统及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环节智能化升级,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90%,生产效率提升30%,菜籽油出油率提高至32%-33%。管理环节依托ERP与AI质量分析,优化工艺参数,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现场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参会嘉宾走进园区,直观感受了整个生产流程;在质量检测区,嘉宾近距离观摩AI视觉检测设备如何快速识别产品瑕疵,检测精度远超人工水平。“这次智能化改造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产业的新可能,这些技术和经验对行业发展极具参考价值。”一位企业代表在体验后赞叹道。
贵州盘誉泰合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煤矿设备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应对效率、质量与成本挑战,公司启动5G+智能制造工厂项目,推动数字化转型。
该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项目背景与建设成果,项目通过引入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及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环节高效互联,生产效率提升20%,次品率降低20%。管理环节升级ERP系统,优化数据驱动决策;供应链环节建立协同平台与智能仓储,降低采购成本15%,库存成本25%。项目建成后,生产周期缩短20%,客户满意度提升22%,并荣获贵州省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称号。随后,在现场观摩环节,参会嘉宾走进智能生产车间,近距离感受智能制造的魅力。只见智能机械手按照预设程序精准抓取、搬运零部件,大型数控加工中心高效运转,进行高精度切削、钻孔等加工工序,一旁的AGV无人搬运车自动穿梭,完成物料配送任务,整个车间生产井然有序,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此次观摩会的成功举办,为企业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加深了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推动园区升级的热情。未来,各方将以此次观摩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园区的广泛应用,共同打造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的现代化园区,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乌蒙新报记者 何宇卓
编辑:周真明
一审:李佳凤
二审:赵明
三审:巫娜
来源:乌蒙视线